第954章 四路大军进安南
安南前敌委员争夺激烈,主要原因是朝野上下不认为这次战争有多困难。
永乐四年朝廷征讨安南,从七月出兵到十月进入安南、再到十二月攻占升龙,只花费了短短五个月时间。
嘉靖年间征讨安南就更容易了,朝廷只是派遣大军威慑,平定与莫登庸呼应的土司,就迫使莫登庸乞降,成为朝廷册封的安南都统使。
如今安南分裂为莫氏、武氏、郑氏、阮氏等势力,打起来不要太简单。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大明天兵一到,安南人就会望风而降、或者远远逃窜。
真正困难的是之后的治理,能否把这片土地长治久安。
武英殿中,朱由检在商议安南主帅的会议上,首先询问钱谦益道:
“朕命史学馆整理有关安南的资料,现在有何进展?”
“成祖征讨安南、世宗征讨安南,都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
钱谦益面前堆着一摞资料,回道:
“永乐、嘉靖年间征讨安南,都是七月出兵、十月抵达。”
“臣翻阅奏疏和资料,发现安南的十月到一月是凉季,气候最为宜人。”
“不过即使如此,仍有不少将士不适应安南气候,东平王朱能在广西病亡。”
这是永乐年间征讨安南的最大损失,年仅三十七岁的成国公朱能,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病逝军中,被追封为东平王。
否则有他活着,成祖也不会在丘福战殁后,只能亲自出征。
朱由检颔首赞许,称赞道:
“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啊!”
“越往南方越热,北人会有不适。”
“征讨安南,要选在凉季、旱季出兵,切不可等到雨季。”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凉季很快就会过去,等到三四月的时候,安南就会多雨,将士会更不适应,后勤也会困难。”
“朝廷兵马必须要在二月底前抵达,然后用一到两个月时间,击溃安南主力。”
“征讨安南的主帅,需要尽快定下来。”
枢辅袁可立说道:
“征讨安南的将士,也应该多出自南方,或者就近调遣。”
“川贵五省总督傅宗龙就在云贵,麾下将士又久在南方。”
“臣以为可调遣他尽快出兵,负责安南之战。”
这在理论是最合适的,不过朱由检却知道明末西南土司一直在作乱,就算记不得详情,他也不会轻易把西南兵马调出来。斩钉截铁地道:
“西南改土归流、土司改为卫所,是关系到长治久安的事情,不能受到干扰。”
“别说从西南调兵,白杆兵回京之后,也要重新调到西南。争取把所有不够恭顺的土司清理一遍,改设军民府、军民卫。”
这明显是否决了以傅宗龙为主帅,留他在贵州主持大局。
首辅韩爌趁机道:
“云南相比贵州更安稳,土司也更恭顺。”
“可调云南巡抚袁崇焕率领顺服的土司,沿着红河征讨安南。”
这可以作为一个方向,朱由检点头应允道:
“云南巡抚袁崇焕、广西巡抚李橒,都可以作为征讨安南的一路主将。”
“但是安南毕竟是大国,先前两次都没能完全拿下来。”
“这次必须要慎重,派遣能臣督师,统辖各路军队。”
目光看向了朱燮元,显然是属意此人。
——
在大明当前的将帅之中,朱由检其实最信任朱燮元的能力。
这位是真正在战场上磨炼出来的,曾经统帅十万大军平定奢安之乱。
朱由检对他极为看重,先前一直安排他在长城,就是为了防备建虏和蒙古人,避免发生己巳之变那样的大灾难。
如今建虏逃窜、漠南蒙古被建虏打残,已经不可能威胁长城了。
朱由检出于酬功考虑,就想想让他主持大军攻安南,立下灭国之功,名正言顺地册封爵位。
朱燮元对于皇帝这个想法,当然是很感激的。
在孙承宗等人纷纷被封爵后,他不可能没有立功封爵的想法。
得知皇帝的意图后,早就绸缪着如何攻打安南。
指着殿中的地图,朱燮元道:
“安南北部,地形多山。只要拿下谅山,就能占据地利,直扑交州府所在的红河平原。”
“现在正是凉季,广西又准备了一年多。臣以为可由李橒、张世泽带兵,率先攻打谅山。”
“如果能在朝廷大军抵达前攻下谅山,朝廷兵马就能直接南下,寻求主力会战。”
这个策略,显然是从总体战局考虑,赢得了群臣的纷纷称赞。
他让前线先动手,分明是把立功的机会让出去。
如果在他抵达前李橒等人就打胜了,他很难从中分润多少功绩。
如此一心为公,也难怪皇帝选他做主帅。
朱燮元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知道皇帝对自己不会亏待。
辽东督师孙承宗除了在牛庄之战发挥了作用外,后面几乎就是躺赢,照样是前线平定辽东的第一功臣。
只要攻打安南的方略是他定的,总体也是由他把握,他就不用担心无法立功。无论前线谁打胜仗,他都能分享一份功绩。
而且他没有只重广西一路,而是准备了四路大军。
指着地图,朱燮元道:
“谅山是主攻方向,朝廷可命令高平莫氏协助,以李橒、张世泽为主帅。”
“同时,云南兵马由袁崇焕统领,沿红河进发,逼降宣光镇武氏,从西面威胁交州府。”
“臣和许总兵抽调京营出自南方的新军南下,同样从陆路进发。”
“另有海军陆战队一路,以杨御蕃、郑芝龙为主帅,走海路直扑交州。”
四路大军齐进,而且都安排了将帅。
朱由检满意地点头应允,任命七人为安南前敌委员,朱燮元担任主官。
对安南的战争,将会正式开始,朱由检询问朱燮元道:
“打下安南并不难,困难的是治理。”
“卿有什么策略,让安南长治久安?”
朱燮元指着交州南方道:
“红河平原一带,治理并不困难。”
“黎氏是在清化府起兵,最终让朝廷不得不退出安南。”
“这一带桀骜不驯,而且多有山地,臣以为应设藩国镇守。”
“包括南面的乂安,同样要以有能力的功臣世镇。”
“除了交州、谅山两府之外,其他地方都可分封出去。”
“朝廷只需要掌控两地,就能控制安南。”(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6_6404/1111016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