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易攻难治的安南
谈到分封的事情,一众勋贵就有兴趣了。
安南的封地,显然远胜塞外,毕竟这里曾经设置布政司。
尤其是他们心动的是,这些地方人口多,只要能够打下,就能收取赋税。
强撑着病体参加会议的张维贤,当场就请求道:
“臣愿镇守清化、乂安两地,不使反贼为祸安南。”
显然看中了这两个地方,打算在这里开藩。
以前,他是看中红河三角洲的,想把藩国设在这里。
但那是他独自打下安南的情况,现在朝廷出兵,而且要设都护府,容易打下的红河三角洲,自然不会分封出去。
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南面的清化府。这里毕竟是一个府的规模,作为藩国世镇不亏。
朱由检对这位四朝老臣是很尊重的,他之所以急着打安南,就有兑现承诺的原因。
听到张维贤的请求,他当即叮嘱朱燮元:
“清化、乂安两府,还有西面的山林,要划足二十五万方里给英国公。”
“朕相信英国公府的能力,定能稳固这两地。”
在地图上划了一块大大的地方,交州府的南面,几乎都给了英国公开藩。
张维贤看着足有两个琼州府大小的封地,欢喜得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之所以一直吊着一口气,就是要看到英国公府拥有封地。
如今得偿所愿,让他怎不欢喜!
一时间,他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朱由检真担心他了了心事当场逝去,急忙向他说道:
“老国公,这开藩还没成呢!”
“你得看着你的孙子,把那块地方打下来。”
“到时候你就是第一位实封的英国公,到了地下也能扬眉吐气见祖先。”
“快让张太医过来,给英国公好好看看!”
命人传唤张景岳,把英国公的命吊下去。
张维贤缓了一口气,总算没有当场逝去。
不过以他现在的状态,显然不能继续参会。
他这次上朝就是为了给英国公府争取利益,如今确定了封地所在,还知道孙子成为前敌委员,心满意足地退了下去。
然后,朱由检看着其他两眼放光的群臣,决定道:
“其他封地,看前线的功劳分配。”
“总之,朝廷要的是这一块,其他地方皆可分封出去。”
随手将安南北部最菁华的地方纳入,划分为交州、谅山、新安三府。
交州府将作为安南都护府的治所,负责镇压这里。
谅山府主要是地形重要,方便和广西联系。
新安府一是港口好,可以在海防一带建个大港口。
二是下龙一带有鸿基煤矿,露天矿储量两亿吨。可以作为南方的煤炭基地,为佛山冶铁供应焦煤。
这三个地方,都是朝廷必须要掌握的,其他地方朱由检根本不在意。
——
朱燮元听着皇帝的要求,已经知道该怎么办。
他看得出皇帝对安南分封缺乏兴趣,主动把这些工作揽了过来。
指着高平莫氏,朱燮元问:
“高平莫氏若是完全归顺,应该如何安置?”
朱由检毫不在意地道:
“归顺就封个爵位,仿照琉球伯册封个侯伯爵位,封地仍是高平。”
“宣光镇武氏同样,可以册封个侯伯给他们。”
“但是封地面积要严格划定,不能超出限制。”
“如果有违犯之处,坚决镇压他们。”
这已经是他的一贯态度,在明白自己掌握的力量后,他已经对怀柔失去耐心。
有人不服就打一顿再说,先用武力威慑他们。
反正安南的势力又打不到京城,朱由检对他们没有丝毫忌讳。
然后朱燮元又问出了一个问题:
“若是安南国主黎氏归顺,应该如何对待?”
“还有这次征讨安南,应该用什么名义?”
这显然是一个大问题,大明毕竟是这一带秩序的维护者,需要讲究脸面。
朱由检琢磨之后,说道:
“这次出兵安南,可以打着解救黎氏的名义,为他讨伐不臣。”
“黎氏如果配合得好立下功绩,最高可以封公,让他把最忠心的人带去。”
“不配合的话就不用理会,打完之后用莫氏献土的名义把安南收下来。”
“要注意笼络当地豪强,多封一些子男爵士,为他们分配领地。”
“万不可出现国初的错误,黎利那样的豪强,竟然只能做巡检。”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失误,大明当时对安南豪强的笼络不够。
黎利拥有千余奴仆,这已经是不可小觑的势力。让这样的人担任区区一个巡检,他当然会有异心。
所以朱由检特意要求,对愿意归顺的安南豪强册封爵位,每一块土地都要有主,不允许空白存在,避免被反抗势力占据。
但是这个政策最大的问题是:安南的人口太多。
朱燮元道:
“国初征讨交趾,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有奇。”
“只是在册的人口,就有五百二十多万,超过当时两广总和。”
“现在二百多年过去,人口繁衍生息,两广相加估计超过千万,安南大约也是如此。”
“如果一百户、一千户就封爵,需要册封数千个爵位。”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朱由检考虑之后,决定还是给实力强的豪强封爵,作为朝廷直辖的领主。其他地方则分封给贵族,让他们册封土司或世袭职位。
对这些人口着实头疼,朱由检强调道:
“对于安南有文化、有势力的人员,一定要着重拉拢。”
“凡是愿意归顺大明、能通过乙等汉字考试的,尽皆授予华人身份,可以担任官吏。祖上有华人血统的,标准放宽到甲等。”
“打下安南就开科举,所有华人皆可应试,考上秀才就任命官身,让他们治理当地。”
“安南都护府直辖的地方,要以华人为主,不愿接受教化的异族,可以迁徙出去。”
说着,他想到了郑芝龙等人的抱怨,说道:
“南安伯等分封在婆罗洲的贵族,一直在抱怨人口不足,移民不愿过去,尤其不愿去危险地域。”
“可以把一些安南人迁去那里,他们更能适应南洋的气候,可以开垦荒地。”
“交州三府,是一定要汉化的。不能像国初一样丢失,时刻威胁广西。”(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6_6404/111101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