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银子入库,国富明强!
等待最是让人心急,但当前方的青石板路上,出现西厂的几位番子的时候,朱祐樘的精神突然为之一振。
西厂番子由远至近,随后空旷的街道上响起阵阵马蹄声。
在青石板上的最中间,缓缓出现了西厂厂督汪直的身影。
他骑着骏马,走在中间队伍的正中心。
在他的身后,跟着一辆包裹严实的牛车。
牛车看起来受力很重,行走起来轮胎嘎吱作响。
一辆牛车身后,是另一辆牛车。
牛车连着牛车,仿佛没有尽头。
朱祐樘看着这些牛车,呼吸也不免变得急促了起来。
他深深地知道,这些牛车上,到底拉着的是什么东西。
骏马上的汪直,隔着老远,也看到了承天门上站着的朱祐樘。
没办法,朱祐樘身上穿着的,是明晃晃的明黄色龙袍。
而且他头上的天遮,也是明黄色的,上面还绣着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图案。
汪直下意识地挺起了身子,狠踹马肚,加快了步伐。
汪直到了承天门下,刚想下马行礼,却听到城墙上,传来朱祐樘的声音。
“别行礼了,快进来吧。”
“是,陛下!”
汪直不敢停留,快速走进了城内。
汪直走进承天门,他身后的马车,也陆续走进承天门。
当朱祐樘走下承天门的时候,汪直已经在城门下等候了。
“微臣参见陛下!”
“快起来吧。”
“谢陛下。”
朱祐樘走到汪直面前,伸手拍了拍汪直的肩膀,无不感慨地说道:“汪督公,这一路以来,辛苦你了。”
汪直挺了挺胸膛,冷落冰霜的脸上,隐藏着深深的激动与感动。
“为陛下效力,不辛苦。”
“这些车上,可都是从江南抄来银子?”
“回陛下,正是。”
“打开,让朕看看。”
“是,陛下!”
汪直伸出手,他背后鱼贯而入的牛车,顿时都停了下来。
他转过身,抽出腰间的长刀,在包裹严实的牛车上一划,那牛车上顿时闪过一道白光。
朱祐樘瞳孔一缩,之间那包裹严实的牛车下面,果然是满满一车白花花的银子。
那白花花的银子,经过太阳一照,亮得刺眼。
这一辆牛车,大概能装三万两白银。
两亿七千万两白银,到底需要用多少牛车来装?
朱祐樘不清楚。
但他知道,那绵延不绝的牛车,从承天门外一直蔓延到京城之外,都还看不见结尾。
朱祐樘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立刻下令。
“即刻送去内帑!”
“是,陛下!”
在朱祐樘的命令下,一辆又一辆的牛车,不断地从皇宫之外,行向内帑。
一路上,密密麻麻的厂卫,将这支车队严密的保护起来,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内宫十二监的太监们,都被召集了起来,合力去将牛车上的银子,卸入朱祐樘的内帑里。
内帑,是对内承运库在内的,皇宫中的十二个库房的统称。
其中内承运库最大,也最重要,里面存放的都是金银,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可尽管内承运库大得吓人,在卸完第一千三百辆牛车后,内承运库已经被装得满满的了。
而此刻,天色已经黑成了一团浓墨。
此时,距离汪直押送这些白银入宫,已经过去了七个时辰了。
在此期间,朱祐樘就一直坐在内承运库外,亲眼看着宫内的太监,一辆接一辆地将牛车上的白银,卸入内承运库中。
“陛下,内承运库已经装不下了。”
汪直清点着白银数量,随后快步走到朱祐樘的面前。
朱祐樘挥了挥手:“那就装到南大库去,南大库装不下,就卸到广积库去,内宫十二库一个一个挨着装!”
“是,陛下!”
汪直领命而去,指挥牛车和太监们,转换库房。
这时,萧敬走上前,表情担忧地说道:“陛下,这里有老奴看着,您先回宫休息一下吧。”
“您在这已经呆了一天了,小心龙体啊。”
朱祐樘想了想,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也好,那朕就先回养心殿了。”
朱祐樘不相信,在东西两厂和锦衣卫的监视下,谁还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把银子给贪墨走。
朱祐樘回了养心殿,简单吃过一口尚膳监送来的夜宵后,便躺在了龙床上。
可躺在床上的朱祐樘,今夜却久久无法入眠。
他的身体很疲惫,但精神却很亢奋。
这可是两亿七千万两白银啊!
有了这两亿七千万两白银,以后大明遇到的天大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大明是怎么灭亡的?
是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党争吗?
是崇祯皇帝的一顿要命的微操吗?
是因为吴三桂开关放满清入关而亡的吗?
是被李自成所灭的吗?
是被满清给灭的吗?
都不是!
明朝灭亡的本质,还是被穷死的。
如果明朝还有粮饷,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官吏下岗,造成大量的流民。
如果明朝还有粮饷,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明朝军队,因为拿不到粮饷,从而转头降清,帮着满清杀汉人。
如果明朝还有粮饷,那么……
没有那么多如果了。
那些被江南士绅们窃取的,属于大明的银子,现在已经回到了朱祐樘的手中。
贫穷的大明王朝,现在已经成了过去。
一个强大的,富裕的大明王朝,正在朱祐樘的手下诞生。
这一晚,朱祐樘直到天空泛起鱼肚白时,才昏昏沉沉地睡去。
但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朱祐樘便又醒了。
他心里记挂着那两亿七千万两白银,醒来后又直接去找了汪直。
此刻,汪直正在广积库监督卸银。
“参见陛下!”
朱祐樘还未走近,隔着老远,汪直和正在卸银的太监们,便连忙向朱祐樘行礼。
“起来,你们继续忙手里的事,别停下。”
“是,陛下。”
朱祐樘看向汪直:“银子卸了多少两了?”
汪直拱手回应:“回陛下,因为银子实在太多,为了加快速度,臣分出十一支队伍,同时对十一个内库卸银。”
“如今已经卸了牛车四千五百辆,银子大概已经卸了一半了。”
从昨天晚上,卸到今天早上,整整十一支队伍,卸了整整一宿。
四千五百辆马车,还只卸了一半。
这两亿七千万两白银,到底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产啊!
朱祐樘深吸一口气:“继续卸,加快速度!”
“是,陛下!”
这些银子,光是卸货,内宫十二监一起帮忙,也足足卸了两天的时间。
两天后,两亿七千万两白银,最终全部卸入了朱祐樘的内帑。
那成山的白银,将朱祐樘内宫十二个库房,都塞得满满当当。
十二监的太监们,不得不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给转移到西苑的库房中去。
此刻,朱祐樘正在广积库里行走。
他走在库房中,看着身边堆得比人还高的银山,看着占满了整整一个内库的银海,久久无语。
银山银海下,朱祐樘这才真切地明白,开海到底能给大明王朝,带来多大的利润。
这海是一定要开的,而且越早越好,不能再拖了!
朱祐樘的目光悠远,仿佛穿过了千山万水,落到了那片广袤的大海之外。
……
并没有让朱祐樘等待多久,远在江南造船厂,负责建造郑和海船的工部右侍郎李鐩,向朱祐樘献上了一封题本。
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拿着一叠整理好的题本和奏折,躬身走进养心殿。
整个司礼监和内阁,每天收到的题本和内阁,都是数以百计的。
这些奏折若是不经过筛选,就交给皇帝处理的话,朱祐樘就算是累死,也不一定全部处理得完。
毕竟他又不是太祖皇帝那样精力充沛,每天勤政不缀。
这些题本和奏折,都是经过司礼监和内阁,双重审查筛选后,留下的最有价值的题本和奏折,才会送到朱祐樘的养心殿。
像那些什么请安帖之类的,早就被司礼监和内阁拿出去丢了。
而今天,工部右侍郎李鐩的题本,被司礼监和内阁放在了所有文件的最上层。
这足以体现,这封题本的重要性。
萧敬将手中的题本和奏折,放到了朱祐樘的龙案上。
此刻,朱祐樘正在看一份昨天遗漏下来的奏折。
主要内容,是北方少民融合的问题。
自朱祐樘开疆扩土,巩固边疆之后,朱祐樘的汉少同流政策,便开始实施。
总的来说,汉少同流,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
朱祐樘看完后,执朱笔轻轻批注几笔后,便放到一边。
“陛下,在江南造船厂督造海船的工部右侍郎李鐩,今天献上了一封题本。”
“里面的内容,真是鼓舞人心啊。”
“是吗?朕看看。”
朱祐樘拿起李鐩的题本翻开,不一会,精神一振,眼睛里都泛出了光。
“好好好,这真是太好了!哈哈哈!”
朱祐樘一连说出三个好,随后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心情是肉眼可见的舒畅。
在李鐩的题本里面,记载了李鐩已经成功改造了当年的郑和宝船的消息。
如今已经有十一艘宝船,初步具备了下海的功能。
并且每一艘宝船上,都增添了工部最先进,威力最大的火炮。
他抬手将题本递给身旁侍立的太监萧敬,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欣慰。
“李鐩果然没负朕所托,当年太宗皇帝派郑和下西洋,靠的便是这般巨舰。”
“如今江南造船厂在郑和宝船的基础上,进化改造,往后东南海防便多了层屏障。”
“而且有了这番宝船,朕的开海计划,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是啊陛下。”萧敬无比感慨地说道:“开海贸易有多赚钱,老奴都是看在眼里的。”
“以后光是开海贸易这一项,就能给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大明的银子,真是连库房都装不完啊!”
朱祐樘轻笑,眼里闪着精光:“银子说到底,也不过只是承载资源的物质罢了。”
“朕要的,是全天下的资源。”
“是是,陛下说的是,老奴目光短浅了。”
萧敬连忙躬身应和。
朱祐樘想了想,对萧敬下令。
“萧敬,即刻让李鐩和继盛,安排出海事宜,备好大明的瓷器,丝绸和茶叶,沿着郑和留下的航海图,沿途贸易。”
“注意,重点不是收多少银子,而是要换得大明缺少的资源,引进新的物种。”
“让大明的舰队们也做好准备,和这支船队们一起,重下西洋,保护好这支船队的安全。”
“是,陛下!”
萧敬连忙拱手领命,随后在第一时间内,将朱祐樘的命令写下,从司礼监快马加鞭地送往江南造船厂。
……
安南。
黄龙江。
这是一条在安南境内,流向西洋的大江。
位于安南的南部,和黄江相连。
黎灏和丁烈,阮炽离开首都升龙后,便躲到了清化府里。
这几日,他们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噩耗。
听着大明的军队,正一步一步地向着清化府逼近,这时候他们终于害怕了。
他们自觉抵挡不住大明的攻势,留在清化府也是在等待死亡。
于是干脆带着一些亲信,拿着金银细软等一些物资,提前从清化府匆匆逃出,坐着船顺流而下,从黄江进入到黄龙江。
只要他们通过黄龙江,便可出海,离开安南。
所以之前王越和沐琮攻破清化的时候,并没有找到黎灏等人。
此刻,王越与沐琮并立于一艘战场之上,而像这样的战场,他们还有十艘。
说起来,这些战船,还都是缴获的安南的船。
两人目光紧锁着下游江面,衣袍被江风猎猎吹动。
“将军,探马回报,黎灏的船队就在前方三十里处,看航向,是想出海!”
一名斥候单膝跪地,语气急促地禀报。
王越抬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沉声道:“国公大人,你率左路水师沿南岸追击,务必堵住他们的渡江之路。”
“我带右路水师从江面直插,截断他们的退路,咱们前后夹击,绝不能让黎灏跑了!”
沐琮拱手领命,声音铿锵:“好!定不让黎灏这逆贼逃脱!”
(https://www.02shu.com/5_5996/4323312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