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活捉安南国王,郡县安南!
说罢,他转身快步下了甲板,登上另一艘战船,下令左路水师船队即刻扬帆,朝着南岸方向疾驰而去。
王越随即下令右路水师全速前进,十艘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划破江面,朝着黎灏船队的方向追去。
不多时,远处江面上便出现了几艘安南船只的身影,正是黎灏带着心腹大臣丁烈、阮炽及残余士兵乘坐的船队。
“传令下去,靠近敌船后,先放箭威慑,若他们拒不停船,便强行登船!”
王越高声下令,明军战船上火光闪动,箭矢如雨点般朝着安南船只射去。
安南船只上的士兵见状,顿时乱作一团,纷纷躲到船舱或船舷后躲避。
黎灏站在主船的船头,看到身后紧追不舍的明军战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转头对身旁的丁烈、阮炽急声道:“快!让士兵们挡住明军啊!一定要挡住明军,咱们必须渡江!”
“只要渡了江,我们就安全了,我们就安全了!”
丁烈握紧了手中的长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躬身对黎灏道:“大王放心,臣定拼死护住大王!”
说罢,他转身大步走到船尾,对着安南士兵们嘶吼:“将士们,大明欺人太甚,今日若被他们擒住,必无活路!随我杀退明军,护大王渡江!”
安南士兵们在丁烈的鼓动下,纷纷拿起武器,冲到船舷边,朝着明军战船射箭反击。
一时间,江面上箭矢纷飞,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与江水的咆哮声交织在一起。
明军战船渐渐逼近,王越立于船头,目光如炬,指挥若定。
“登船,杀敌!”
随着他一声令下,明军将士们趁着一艘安南船只被箭矢击中,船身晃动的间隙,纷纷纵身跃上敌船。
“杀!”
明军战吼震天,佩刀出鞘的寒光映照着血色江面,安南士兵瞬间被卷入刀光剑影的厮杀之中。
丁烈见明军登船,提着长刀便朝着明军阵列冲来,口中怒喝:“杀啊!随我为大王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他尚未靠近指挥位置,便被眼疾手快的明军士兵团团围住。
丁烈的刀法虽悍猛,每一刀都带着拼命的架势,但在训练有素的明军合击之下,渐渐左支右绌。
“逆贼安南,犯我大明边境,屠戮我大明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王越立于高处,冷眼注视战局,待丁烈露出破绽,即刻挥旗示意。
刹那间,数柄长枪如毒蛇出洞,直取丁烈要害!
丁烈瞪大了眼睛,口中喷出鲜血,身体重重倒在船板上,手中的长刀“哐当”一声掉落在地,彻底没了气息。
阮炽站在黎灏的主船上,亲眼目睹了丁烈战死的全过程。
他浑身颤抖,眼中满是悲愤。
他看着江面上明军节节胜利,安南士兵不断倒下,知道今日已无回天之力。
阮炽转头看向黎灏,声音哽咽:“大王,臣无能,不能护大王周全……臣愿以死明志,不负安南!”
黎灏还没来得及阻拦,阮炽便猛地转身,朝着船舷外纵身一跃,瞬间坠入湍急的黄龙江中。
浑浊的江水瞬间吞没了他的身影,只留下一圈圈涟漪,很快便消失在奔涌的江水中。
黎灏看着阮炽跳江,又看着周围不断倒下的安南士兵,吓得双腿发软,瘫坐在船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安南国王的威严。
明军士兵很快控制了所有安南船只,王越带着士兵走到黎灏面前,
王越一挥手,士兵们便将其死死按住。
“黎灏,你已无路可逃,束手就擒吧!”
黎灏浑身发抖,声音带着哭腔:“饶命……求你们饶我一命……我愿向大明称臣,年年纳贡……”
可明军士兵根本不为所动,拿出绳索将他捆绑结实,押到了王越面前。
王越看着被绑得严严实实的黎灏,冷声道:“黎灏,你犯我大明疆土,杀我百姓,如今沦为阶下囚,还有何话可说?”
黎灏低着头,不敢与王越对视,只是一个劲地求饶。
“求求你们,绕我一命吧!我什么都愿意做的!”
“我可以,我可以把安南献给大明,我甚至可以不当这个国王了,我……”
就在这时,沐琮也率领左路水师赶了过来,登上战船,来到王越面前。
“王将军,黎灏已被擒获,此次追截大获全胜!”
王越点头道:“多亏国公大人配合,才能顺利擒住黎灏。”
王越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慨:“抓到黎灏,这场郡县安南的战场,也算是要结束了。”
王越看着沐琮,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国公大人,这也算是完成了你的心愿了。”
沐琮也点了点头,心中无比激动:“是啊,咱们也算是重走了一遍我爷爷的老路,郡县安南了,还是不容易啊!”
“如今我们活捉了安南国王黎灏,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尽早禀告陛下,由陛下来定夺,如何处置这个人。”
“国公大人所言正是。”
王越说完,招来身边的参军,下令道。
“即刻草拟奏折,将今日在黄龙江抓获黎灏,丁烈抵抗被杀、阮炽跳江自杀的经过详细写明。”
“派快马连夜送往京城,呈给陛下,请陛下定夺处置之法!”
“是,将军!”
随后,王越则下令将黎灏打入囚车,关押在旗舰的底舱。
又安排士兵清点安南俘虏和船只,同时加强战船的戒备,防止有残余安南势力前来偷袭。
很快,参军拿着草拟好的奏折走进船舱,双手递到王越面前:“将军,奏折已拟好,请您过目。”
王越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只见上面清晰地写着。
“臣西南总督王越、黔国公沐琮率水师于黄龙江追截安南国王黎灏。”
“黎灏携大臣丁烈、阮炽欲渡江逃往海外,丁烈率安南士兵抵抗,被臣当场斩杀。阮炽见丁烈战死,悲愤交加,跳江自尽。”
“臣已将黎灏活捉,特将此事禀报陛下,是否押解回京,或就地处置,请陛下定夺处置之策。”
王越看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参军道:“写得很好,即刻用火漆封口,挑选两名精锐骑士,让他们连夜出发。”
“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奏折送到京城,呈给陛下!”
“是,将军!”
不多时,两名精锐的骑士,带着已经写好的奏折,骑着快马消失在夜色中,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
王越和沐琮两人,站在战船的甲板上,遥遥地望向北方,那是京城的方向。
……
紫禁城。
养心殿。
“陛下,西南总督王越从黄龙江发来的密信,说是擒住了安南国王黎灏。”
萧敬快步跑进养心殿,将手中的密信,递给龙案前的朱祐樘。
朱祐樘接过密信,拆开的手顿了顿。
安南近年屡次侵扰大明边境,去年更是派兵袭扰临安府和凭祥州。
朱祐樘忍无可忍之下,起复王越为西南总督,派去郡县西南了。
如今王越竟将其国王生擒,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快速浏览信中内容,得知黎灏是在偷偷渡江,试图出海时,被王越截获于黄龙江口。
密信末尾,王越特意询问“是否押解回京,或就地处置”,字里行间透着对朱祐樘决策的绝对遵从。
朱祐樘放下密信,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案,心中却在思索着江南的事。
如今,江南造船厂已经造好可下水的海船,正在筹备出海重下西洋的事宜。
同时,江南的士绅豪族都已经被清除干净,江南正在休养生息,恢复秩序。
这两桩事,桩桩都关乎大明根基。
江南造船厂的宝船若能顺利出海,不仅能加强海防,震慑倭寇与周边藩国,更能重启海上贸易,为国库添补收入。
而江南士族的覆灭,则彻底清除了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势力,让朝廷的政令能顺畅地推行至江南腹地。
或许,是时候去江南看看了。
朱祐樘走到窗边,带着一丝凉意的风,吹拂在他的脸上。
随着渐渐入秋,北方已经有了些许凉意。
可江南呢,已经还很暖和吧?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没来由的,朱祐樘脑海里想起了这句诗。
也就在此刻,朱祐樘心中已然有了定夺。
念头既定,朱祐樘转身回到御案前,对萧敬下令。
“着王越即刻押送黎灏前往南京,择日问斩!”
“黔国公沐琮,留镇安南,继续追杀黎氏后裔,凡黎氏宗亲及依附其作乱者,一律斩除,务必彻底清除安南反派势力,不留后患!”
“是,陛下!”
萧敬拱手行礼,将朱祐樘的话牢牢记在心里面,不敢忘记哪怕一个字。
“传指内阁,召内阁首辅刘健,内阁次辅丘濬,内阁阁老李东阳,前来觐见。”
“是,陛下!”
萧敬得旨后,快步退出养心殿,带着朱祐樘的旨意,来到文渊阁。
很快,在文渊阁处理政务的刘健,丘濬,李东阳三人,便来到了养心殿。
两人身着朝服,步履沉稳,进殿后先向朱祐樘行跪拜之礼。
“臣刘健,丘濬,李东阳叩见陛下。”
“三位爱卿平身,赐座。”
朱祐樘抬手示意,待两人起身落座后,他开门见山地道:
“今日召两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事要告知你等。”
“安南国王黎灏,被王越生擒,朕已经下令让他将黎灏押送回南京问斩了。”
三人听后,脸上都露出一丝意外的表情。
但片刻后,三人都连连点头。
“好啊,这真是太好了,活捉安南国王之后,郡县安南,就在眼前了啊!”
“是啊,接下来就可拟定官员人选,前去安南按部就班地接管军务了。”
“陛下,内阁在之前便已经拟订了一批,可赴安南……哦不,交趾上任的官员名单,请陛下定夺。”
“……”
朱祐樘摆了摆手:“这个不急,除了这个之外,李鐩也禀报了江南造船厂已经准备好了出海,江南也开始重建。”
“所以朕有意近日南下江南,亲眼看看江南造船厂的宝船进度,也查验江南的重建情况。”
刘健与李东阳闻言,皆是一愣。
刘健率先起身,拱手道:“陛下,江南虽已平定,但路途遥远,陛下龙体为重,南下之事是否需从长计议?”
李东阳也随之起身,附和道:“刘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乃万乘之尊,南下途中需兼顾安全与政务,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荡。”
“且如今江南局势尚未完全稳定,陛下若离京,恐有不妥。”
朱祐樘面色平静:“这不需要你们担心,朕只是通知你们,在朕南下之时,京城的政务,就交给你们处理了。”
“若有紧急事务,可随时通过驿马传信与朕。”
刘健和李东阳脸色一僵,知道再劝阻也无济于事。
若在朱祐樘之前,太宗皇帝之后,哪个明朝的皇帝想离京,那一定是千难万难。
哪个皇帝若说是要出京,那京城的官员们,就跟死了爹妈一样,哭着求着也得把皇帝给留下来。
但现在,已经没有官员,敢再违背朱祐樘的旨意了。
一直没有作声的丘濬,这时却站起身来,恭敬地对朱祐樘拱手行礼:“臣,谨遵圣喻。”
刘健和李东阳,也连忙起身拱手:“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祐樘又叮嘱道:“江南之事虽已平定,但仍需留意地方动静,尤其是那些依附士族的残余势力,不可掉以轻心。”
“是,陛下!”
又讨论一些事情后,朱祐樘便挥了挥手:“今天就到这吧。”
刘健,李东阳和丘濬三人,心领神会,起身告辞。
此时,萧敬安排完快马传旨的事宜,回到了养心殿。
朱祐樘见他回来,便对他道:“萧敬,朕过几日后将南下江南,你留在紫禁城,负责宫城守卫与日常事务,不得有任何差池。”
萧敬闻言,连忙跪地叩首:“老奴遵旨!”
他是宫里的老人了,经验丰富,知道皇宫内该如何运作。
朱祐樘点了点头:“起来吧,你在宫中多年,办事稳妥,朕放心。”
“谢陛下信任,老奴深受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
萧敬起身,满脸肃穆。
(https://www.02shu.com/5_5996/431973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