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35章 友好协商

第35章 友好协商


武德三年的春天,蓝田新庄园就像一锅被烧得滚开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几乎要满溢出来。

空气中混合着新翻泥土的腥气、汗水的酸味、还有远处烧制“水泥”土窑冒出的淡淡烟火气,嘈杂却充满生机。

田地里,景象更是火热。壮劳力们吆喝着牲口,驱动着新式的曲辕犁,犁铧破开沉睡一冬的土地,翻起黝黑湿润的泥浪。

效率确实提高了,但人们脸上的汗水却一点没少——开荒、耕熟地、还要抢农时播种,工作量只增不减。

另一边,几个半大孩子拿着标杆和绳尺,在规划好的区域内认真地丈量土地,时不时为了一寸地的归属争得面红耳赤,又被赶来的福伯吹胡子瞪眼地喝止。

更远处,临时搭建的泥窑旁,工匠们指挥着人手将石灰石、粘土等材料按小郎君给的“秘方”混合、煅烧、研磨,忙得脚不沾地。

整个庄子像一架突然被加满了燃料的机器,疯狂地运转着。

然而,这片火热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涌动,并且很快演变成了一场风波。

赵子义原本计划招募四百户青壮,消息通过庄户们的口耳相传,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周边的村庄乃至更远的地方。

条件太诱人了:给地种,帮盖房,前三年只收三成租,还预借半年口粮!对于在乱世中艰难求存的贫苦农民而言,这简直是梦里才有的事。

于是,不到一个月,庄子外围就变得比长安西市还热闹。

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眼巴巴地等待着“赵小郎君”的收留。问题是,人来得太多了!

四百户的额限,硬生生被热情的庄户们和闻风而动的流民挤成了近六百户!

这下可炸了锅。最先带来亲戚的庄户觉得自己有功劳,理应优先;后来者则哭诉着同样凄惨的遭遇,苦苦哀求。

名额有限,谁进谁不进?矛盾瞬间激化。

这天下午,冲突终于爆发了。

在临时划出的接待点外,两拨人为了几个名额争执起来,从口角迅速升级为推搡。

一方是庄里张老汉带来的外甥一家,另一方是李婶子同村的远房表亲。

双方都红了眼,锄头、扁担成了对峙的工具,妇女的哭喊声、男人的怒骂声、孩子的惊哭声响成一片。

“凭啥不要俺们?俺姑父可是庄里的老人!”

“放屁!俺们先到的!这名额是俺婶子争取来的!”

“狗日的!再挤试试?老子一锄头刨了你!”

“娘嘞!没天理了啊!不让俺们活了啊!”

福伯急得满头大汗,嗓子都喊哑了,却根本压不住场面。几个试图劝架的家丁也被情绪激动的人群推搡得东倒西歪。

就在场面即将失控的边缘,一个稚嫩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猛地响起:

“都给我住手!!”

声音不大,却像带着某种魔力,让沸腾的人群瞬间一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赵子义站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坡上,小脸紧绷,眉头皱得紧紧的。

他身后跟着气喘吁吁的小桃和几个一脸紧张的家丁。

“锄头放下!扁担扔了!谁再动一下,全家滚蛋,一粒粮食也别想拿!”

赵子义的声音带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冷厉。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举着农具的人讪讪地放下了手。

在这个庄子,赵小郎君的话就是绝对的权威,没人敢挑战。

赵子义扫视着下面一张张或惶恐、或焦急、或不服气的脸,心里又气又无奈。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吵什么?打什么?显你们力气大是不是?力气大不用来开荒,用在自家兄弟身上?丢不丢人!”

他顿了顿,继续道:

“我知道,大家都难,都想找条活路。我赵子义不是菩萨,管不了天下所有人,但既然你们到了我这地界,求到我门前,我就不能看着你们饿死,更不能看着你们自己人打自己人!”

“四百户是原来的数!现在来了六百户,好!我认!地不够?我再划!东南边那三千亩,我原本想慢慢开,现在等不及了!我给你们开四千二百亩!

按人头算,来的青壮,有一个算一个,人均七亩地!前三年,统统只收三成租!房子,一起盖!粮食,按人头借!但有一条——”

他的声音再次拔高:

“谁再敢内讧,再敢为了点鸡毛蒜皮动手,给我滚蛋!我这庄子,要的是能一起用力气干活、用心过日子的乡亲,不是窝里横的斗鸡!”

这番话先是让众人愣住,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和难以置信的惊喜!人均七亩!

虽然地是生的,需要自己开荒,但那是实打实的土地啊!还借粮食帮盖房!

“谢小郎君恩典!”

“小郎君仁义啊!”

“俺们听小郎君的!谁再闹事,俺第一个不答应!”

刚才还剑拔弩张的两拨人,此刻也不好意思地互相看了看,尴尬地笑了笑。

一场风波,经友好(拿着锄头)协商(喊妈量极高的语言)赵子义出面处理下消弭于无形。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福伯带着人手,按照新的规划,重新勘定地界,分配任务。

熟悉的流程再次启动:定地基、砍树伐木、和泥脱坯、修建统一样式的联排泥坯茅屋(内部预留火炕位置)、发放农具和借贷的粮食……一片更加庞大、更加热火朝天的开荒建屋场景拉开了序幕。

几乎与此同时,真正的流民队伍也陆陆续续抵达了东北山坳的那处秘密据点。

这些人的状况比之前投奔的农户更加凄惨,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眼神麻木中带着最后一丝求生的渴望。

当他们颤抖着从赵子义派去的人手中接过第一袋沉甸甸的粮食时,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扑通!扑通!

几乎是本能反应,许多老人、妇人甚至汉子,拉着孩子,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磕头如捣蒜,哽咽着说不出话,只有额头接触地面的闷响和压抑的哭声。

“恩公啊……”

“活菩萨……给俺们活路了啊……”

“这粮食……是命啊……”

带队的家丁和负责此事的庄户连忙去扶:

“起来!快起来!俺们庄子不兴这个!”

赵子义后来听闻此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特意去了一趟山坳,看着那些因为有了粮食、有了希望而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却依旧习惯性想下跪表达感激的流民,他板着小脸,用最严厉的语气定下了规矩:

“都听着!在我这,膝盖骨是拿来走路干活的,不是拿来磕头的!谁再动不动就跪,立马给我滚蛋!我们凭力气吃饭,不靠跪着求人!谁的感激,我心里有数,不用你们跪给我看!”

流民们被这小娃娃的疾言厉色吓住了,也记住了这条古怪却又让他们感到一丝陌生的尊严的规矩。

此后,下跪的现象果然少了,但那份发自内心的感激,却更深沉了。用他们私下里的话说:

“小郎君是好人,就是脸皮薄,受不住俺们的跪。俺们这条命是他给的,记心里就好,别跪了,再跪惹恩公生气。”

在这些流民中,福伯发现了几个“人才”。一个原来是做过小行商的中年人,嘴皮子利索,脑子活络;还有一对兄弟,据说祖上还是富户,读过几年书,后来家道中落遭了兵灾;甚至还有一个手艺看起来不错的铁匠!

福伯兴奋地来报告,觉得捡到宝了。赵子义听了,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冷静下来。他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先安排他们跟着大伙一起开荒建房,一样待遇。告诉他们,表现好,以后自有重用。现在,不急。”

福伯有些不解:“郎君,正是用人之际……”

赵子义叹了口气:

“福伯,人性经不起考验。

他们刚来,底细不清,心性不明。骤然给了好处,升了位置,一来难以服众,二来也容易养大他们的胃口,甚至埋下祸根。

让他们先跟着大家一起流汗,一起吃糠咽菜。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烂泥,也正好糊不上墙。磨一磨,再看。”

福伯恍然,心中对小郎君的缜密和沉稳更加佩服。

另一边,庄子西南边的铁矿脉处,几排简易但结实的木屋也盖了起来。到时候就不分地了。庄里招一批,流民招一批。给粮食,挖矿去。

为什么不给钱?

因为这年头,李渊还没铸开元通宝,市面上流通的都是前隋乃至更早的劣钱,信用极差,价值混乱。

与其给那些不稳定的铜钱,不如给实实在在的粮食来得稳妥可靠。粮食,才是乱世里的硬通货。

矿工们应该也毫无异议,甚至更加高兴——粮食能填饱肚子养家,那些破铜烂铁有啥用?

安排好了这些琐事,赵子义终于能抽出身来,专心对付他的“九大新宠”——那九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少年。

他把教学地点设在了庄子后山一处相对僻静平整的坡地上,这里视野开阔,远离喧嚣。每天上午,这里都会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和激烈的讨论声。

赵子义的教学方式与这个时代迥然不同。

他不急着灌输经史子集,而是继续强化他们的识字和算术,尤其侧重实用计算和逻辑推演。更多的,他是在和他们对话,引导他们思考。

“张舟,如果你是福伯,庄子里突然多了这么多人要安置,粮食、住房、工具怎么分配才最合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苏大军,你算算,如果我们要组织一支商队,去长安卖我们的新式家具,需要准备多少本金?路上人吃马嚼成本多少?定价多少才能有赚头?”

“吴铁,你看这曲辕犁的辕杆弯曲度,是不是有个最佳角度?怎么测算才最省力?”

“赵小海,如果你负责带人去勘探周边地形,绘制成图,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怎么确保图别人也能看懂?”

除了动脑,更要练体。赵子义深知身体是本钱。伙食上直接拉满,餐餐必有肉或鱼,保证蛋白质供应。

上午文课结束,下午就是雷打不动的体能训练:跑步、俯卧撑、引体向上(找了棵歪脖子树)、……少年们叫苦不迭,但又不敢违抗,只能在心里默默吐槽小郎君花样真多。

赵子义美其名曰:“没有一个好身板,怎么走南闯北做生意?怎么管理偌大的庄园?怎么应对突发状况?都给我练!”

他原本想教综合格斗的,毕竟这他熟啊!但实在身高硬伤,演示起来毫无气势,只好作罢,专注于体能和协调性训练。

他看着少年们汗流浃背的样子,心里盘算:“格斗术以后再说,或者将来请个靠谱的护院教头来。现在,先把他们的基础打牢,脑子练活,身体练棒。”

尽管训练辛苦,但少年们的精气神肉眼可见地发生了变化。眼神更加明亮,身板逐渐结实,思考问题也更加深入。

山坡上,九个少年奔跑、跳跃、争论、演算,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求知的渴望。

赵子义则坐在一旁的大石头上,小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脑子里转着的,是如何因材施教,将这几块璞玉,打磨成未来能帮他管理产业、开拓商业、处理实务的得力助手。蓝田庄园的故事,就在这文韬武略(侧重文韬)、开荒拓土的忙碌中,翻开了新的一页。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996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