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34章 为什么严肃的场合一定有搞笑的剧情

第34章 为什么严肃的场合一定有搞笑的剧情


春耕热火朝天地开始了。赵子义也开始了他下一步的谋划。

首先,盘点家底:

人口:

原泾阳庄户159人  +  蓝田老庄户53人  =  212人。

其中娃娃:39+9=48人。

青壮男子:49人。

匠人:

铁匠3人及学徒7人,

木匠4人及学徒12人,

泥瓦匠2人及学徒5人,

其他:

养猪2人-虽然猪基本没了,只剩“钢鬃”和小金猴作伴

酿酒5人。

土地:

原庄550亩  +  新开100亩  +  老庄户过来前紧急抢开的900亩  =  1550亩。

预估收成:按泾阳肥地的标准,550亩熟地亩产2.2石,交五成租,收605石;1000亩新地(沃肥后预计亩产1.8石),交三成租,收540石;共计约1145石。年人均约4石粮,目前存粮加庄户带来的,约3000石

妈的,3000这个数过不去了是吧!。

资金:铜钱约6.5万贯,黄金370两。  铁料:库存铁锭约1200斤。  马匹:2匹。

核心问题凸显:缺人!严重缺人!  矿没人挖,地种不过来,规划的商队没人走。没人,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方向:吸收流民,或去周边“挖”人。

规划:

1.  庄子周边还能开垦约1500亩,需约100劳力。其中500亩给老庄户。

2.  东南方向有一大片缓坡,预计能开3000亩,需约300劳力。这是庄园扩张的极限,总计约6550亩,需总人口近600人。

3.  东北边官道旁  的山坳里还有块地,可开约5000亩,建一个约500人的村子。表面上必须与庄子无关(租子怎么收?户籍怎么上?)。

山里还有一片地。到时候将有孩子在读书、忠诚度高的家庭置换进去,第一年免租,第二三年三成,他们肯定愿意。

“福伯!”赵子义喊道。

不一会儿,福伯小跑过来:“郎君吩咐。”

“庄子周围还能开1500亩,东南边能开3000亩。

我打算这么分:500亩给泾阳过来的老庄户,剩下的4000亩,我要招募400青壮!他们拖家带口我不管,我就按400青壮分4000亩田。

前三年只收三成租!你去庄子里问问,谁有信得过的亲戚乡邻想来的,四月春耕结束前必须到!不然地就分给现有的人了。

让孩子们去测量,标定田界和未来房屋的地基。

让泥匠那边招呼人手,准备修房子的材料。”

福伯点头:“好的郎君。就是……现在春耕,泥匠那边人手恐怕抽调不开,材料准备怕是要慢些。”

赵子义:“……”

得,万能工具人——孩子们,上线!

“让那群孩子测量完,6岁以上的,都去给泥匠帮忙打下手,搬点轻省的东西也行。”

众孩子: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读书识字就是为了干这个?

福伯嘴角抽了抽,替孩子们默哀一秒:“……好的郎君,我去安排。”

“还有,东北边那个小山坳,官道旁边被山体挡住的那片地,看到了吗?我想开了它。关键是,户籍怎么弄?弄了户籍交了税,他们还算不算我的佃户?算的话,地契在我这,他们咋立户?”

福伯被这一连串问题问得愣了一下,疑惑道:“郎君,为何一定要开户籍?”

赵子义:“?!?”

福伯解释道:“郎君,您要找的是流民。他们颠沛流离,能吃上饭活下去就是天大的恩德,户籍对他们而言,是太平年月才敢想的事。

您给他们地种,给粮吃,帮盖房子,他们感激还来不及,谁会在意户籍?

至于官府……只要咱们按时缴纳了田亩税,哪个县令会闲着没事干,跑到这山旮旯里来深究哪块地具体是谁在种、户籍落在哪?

天下还没那么太平,吏治也没那么清明。除非碰上极较真、又闲得发慌的官儿。那块地偏,路又不直接通官道,我们小心些,很难被发现。就算要出去,可以从南边绕,经过咱们庄子,或者干脆走山里头。”

赵子义恍然大悟。是他想当然了,把古代的行政管理效率和乱世下的生存现实想得太美好。是啊,饭都吃不饱,谁管你户口本上写啥?官府能收到税就不错了。

“懂了。那就这么干!目标:500户!必须是拖家带口的青壮!提供半年口粮和种子,帮建简易住房,收成后他们留七成!单独一人的青壮不要,除非他愿意认养孤儿寡母或孤寡老人,组成‘家庭’!”  赵子义下了决心。

福伯虽然不太理解为什么非要“拖家带口”和“认养”,但觉得这条件对流民来说已是天堂,便应道:

“是,郎君。若是流民,这条件放出去,怕是能挤破头。”

“嗯。去把张舟、李强、李刚、苏大军……叫过来。”

赵子义一口气点了九个少年的名字,年龄都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

福伯领命而去。

--

少顷,九个少年有些忐忑地来到赵子义的书房。

赵子义板凳垫着凳子坐着,其他人在八仙旁挤着坐下,桌上还摆了些干果点心。

“今天叫你们来,主要是随便聊聊,吃点零嘴。”赵子义尽量让语气轻松。

九个少年面面相觑,不知道小郎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拘谨地应道:

“是,小郎君。”

赵子义咬了一口米糕,状似随意地抛出一个炸雷:

“你们……有梦想吗?”

“啊?”九个少年全懵了。

梦想?这词太遥远,太奢侈。

他们最大的梦想可能就是每天能吃饱饭,年底能扯身新衣裳,将来娶个媳妇生个娃……这能算梦想吗?

看着他们茫然的表情,赵子义也不急:“现在想,慢慢想,想到了就说。”  少年们开始努力思考,半晌,陆续有人小声开口:

张舟:“我…我想像福伯一样,能管好多事,让大家都听我的。”

李强:“我想当府兵,立军功,当将军!”(说完有点不好意思)

李刚:“我…我想把我娘接来享福,再也不用她给人缝补衣服到半夜。”

苏大军:“我想当个大掌柜,管好多好多钱,天天能数钱。”

王石头:“我想有十亩…不,二十亩好地,全是我自己的。”

赵小海:“我想去长安看看!听说那楼有那么那么高!”

孙剩:“我就想天天能吃上刚才那种白面馍馍,管饱。”

周小山:“我想…我想知道山外面到底是啥样的,是不是真有神仙。”

吴铁:“我想跟李大师一样,做出大家都说好的东西。”

赵子义听完,点点头,又抛出一连串更劲爆的:

“那你们想当官吗?穿着绯袍,管着一县一州?

想当富家翁吗?在长安有个三进的大宅子,出门坐马车,城外有万亩良田?

想娶七八个如花似玉的婆娘吗?”

少年们彻底被这“梦想”吓到了,脸涨得通红,呼吸都急促起来。

这哪是梦想,这是做梦都不敢想!

“我…我们……”众人嗫嚅着,不敢答话。

赵子义声音提高了几分:

“我就问,想!还是不想!回答我!看着我的眼睛!”

赵子义掷地有声的问到,就是配上那奶声奶气的,怎么有点好笑呢?尤其最后那句,看着我的眼睛,吐词都没吐清楚。

少年们被他看得发毛,颤颤巍巍、细若蚊蚋地答:“……想。”

赵子义不满意,大喝一声:“到底想不想?!”(声音奶凶奶凶的)

少年们一激灵,声音大了点:“想!”

赵子义使出吃奶的劲儿,用最大的声音喊道:“我听不到!大声点!到底想不想?!”

九个少年被逼得热血上涌,豁出去了,扯着嗓子大吼:“想!!!”

“砰!”

书房门被猛地撞开!

小桃带着两个手持棍棒的家丁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瞬间将九个少年围住,棍棒差点怼到他们脸上!

赵子义都要疯了!!!老子好不容易把这群小子调动起来,你他妈就这样跟我把氛围给破坏了?

怎么着?这么严肃的场合,非得来点喜剧效果?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想对小郎君做什么?!”小桃柳眉倒竖,一把将赵子义护在身后,

“反了你们了!吼那么大声!吓到小郎君怎么办?!”

九个少年吓得魂飞魄散,差点从凳子上滑下去,刚才那点热血瞬间凉透。

赵子义:“……”

我特么……!!!赵子义要疯了!

赵子义气得小脸通红,指着门口,从牙缝里挤出声音:

“出去!都给我出去!哪怕听到里面拆房子也别进来!”

小桃看着赵子义真生气了,又看看那几个吓得鹌鹑似的少年,一脸不解和委屈:

“郎君,我们就在门口,您有事一定喊救命!”

说完,才不情不愿地带着家丁退出去,临走还狠狠瞪了那几个少年一眼。

尼玛,小桃你多大了,跟着我这这些年咋就没长进呢!还是这么不会说话。什么叫我喊救命?

赵子义一瞅九少年的状态。想死的心都有了。

再来一次?那特么不二吗?而且也没那状态啦!

他无奈地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

“既然想,那为什么不能?”

几个少年答不出来。赵子义接着道:

“因为你们的身份跟技能匹配不了当官跟发财。”

九少年:????

“小郎君我们没听懂”

赵子义想了想,重新说道:

“因为你们的家世和才学不够。”

九少年:懂了,然后呢?就算我们能有才学,家世呢?

“我知道你们想问,就算你们有才学,但家世是没办法改变的。对吧?”

九少年点点头。赵子义接着说:

“盛世家世比才学重要,乱世才学比家世珍贵。乱世是有机会的。现在是乱世,还是盛世?”

九少年眼里亮了一些

“所以想抓住这个机会吗?”

“想。”

“嗯?!”赵子义嗯了一声,斜眼看着他们,指着自己的耳朵。

“想!”

“好!从明天开始你们跟我学习,八年之后,机会就来了。因为我预计八年以后乱世将结束。”

九少年:???

“小郎君,你不是说乱世才有机会吗?”

有个鬼的机会,你们出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八年以后老子也才12岁,老子不出山,你们有个毛的机会。

我不这样说,怎么给你们打鸡血,怎么忽悠你们给老子办事,都他妈青春期的热血少年,我一小屁孩,怎么让你们服服帖帖。

“小桃,上菜!”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996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