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1952,开局继承一座 >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实在对不住各位,这孩子乱说话的,抱歉、抱歉!”牛有德连忙拱手赔礼。

杨沐之语气平静:“这病我确实能治。”

牛有德瞪大眼睛:“沐之,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病?这是胸痹啊!”

一位家属质疑道:“你真能治?小同志,说话要负责任,要是治不好,后果你承担得起吗?”

杨沐之望向其中年纪最长的那位家属,应该是老人的大儿子:“你父亲得的是急症,拖不得。如果让我治,就尽快决定,再耽搁片刻,恐怕老爷子性命难保。”

那人眉头紧锁:“小先生,你有几成把握?”

“九成。”

杨沐之微微一笑。

其实这病就是心血管阻塞,用鬼门十三针疏通一下就好,他有十足把握。说九成,只是以防万一,好向家属交代。

“真的?”

“太好了!”

“那小先生快给我父亲治病吧!”

家属们纷纷开口。虽然心里并不完全相信杨沐之,但眼下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我还有一个条件,不管病人最后结果如何,你们都不能找我们回春堂的麻烦。”

“好!”

家属点头应下。父亲已经这样了,治不好也是没办法的事。

“沐之,你……”牛有德急得满头大汗。

“牛爷爷,您放心,我有分寸。”

“来个人,帮老爷子把上衣脱了。”

一位家属上前帮病人脱去上衣。此时老人呼吸急促,气息微弱。

杨沐之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迅速在病人胸口扎下数针。

三秒后起针,换位置再扎。

如此反复几次。

“这……”

家属们个个眉头紧锁,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扎针方式。

这小子,到底行不行啊?

一旁的牛有德却面露惊异,而孙铁柱也是一脸茫然,他也没见过这么古怪的针法。

“好了!”

又过了几分钟,杨沐之收起银针。

“这就治好了?”

再看病人,此时双眼圆瞪,嘴巴大张,已经没了呼吸。

这哪里是治好了,分明是人已经去了。

“小先生,人命关天的大事,怎能如此轻率。”

“你这是误诊!”

“爸爸……呜呜……”

家属们情绪激动,有人瞪着杨沐之,有人泣不成声。

糟了!

牛有德和孙铁柱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他们绝不会让杨沐之出手诊治。

啪啪啪——

杨沐之将银针收起,随手在老人胸口轻轻拍了三下。

“呼……呼……”

忽然间,已经停止呼吸的病人,竟大口喘起气来。

没过多久,他的呼吸平稳下来,脸色也渐渐恢复红润。

“哭什么哭,我不是还好好的?”

病人忽然站起身来,像没事人一样看着众人。

“哇——父亲好了!”

“太好了,爷爷活过来了!”

“真是起死回生啊,小先生这医术太神了!”

家属们欣喜若狂,纷纷向杨沐之投来感激的目光。

谁也没想到,老人不仅病好了,而且恢复得像从未生过病一般。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请受老朽一拜!”

老人看了杨沐之一眼,毫不犹豫跪地叩首。

他虽然病重,但一直意识清醒,知道是这位年轻人救了他。

“小先生,谢谢你,我们给你磕头了!”

“请受我们一拜!”

“多谢小先生!”

家属们也跟着纷纷跪谢。

“老人家快请起,晚辈承受不起!”

杨沐之将老人扶起,随后提笔写下一张药方,让孙铁柱去抓药。

“东家,您实在太厉害了!”

孙铁柱接过药方,赶忙进药房抓药。

药抓好后,杨沐之交给病人,说道:“诊费五毛,药费一块五,一共两元。”

回春堂的诊费一律五毛,无论病情多重,杨沐之并未多收。

“这怎么行?我父亲的命难道只值五毛?这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病人的大儿子将两根小金条放在柜台上,随后带着家人匆匆离去。

“沐之,你刚才用的,莫非是‘鬼门十三针’?”

病人走后,牛有德激动地问道。

“是的,正是鬼门十三针。”

“好,好!回春堂交到小少爷手里,我此生无憾了!”

“师父,什么是鬼门十三针?”孙铁柱好奇地追问。

牛有德答道:“那是早已失传的针法,据说哪怕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人,也能被它拉回来。”

“真不简单!”孙铁柱满脸钦佩,没想到杨沐之连失传的针法都懂。

牛有德神情严肃:“沐之,你老实和我说,你的医术究竟是跟谁学的?”

“呃……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杨沐之随口编了个高人指点的事。

既然连鬼门十三针都显露了,再说自学实在说不过去。

“少爷,等你成家后,就来接手回春堂吧。”牛有德说道。

“那怎么行,我还想多自在几年。”杨沐之摇头。

要他守着回春堂,他可不乐意。

“那老朽就再替你支撑几年,等我……”

“以后再说吧。”杨沐之笑了笑。

再过几年就公私合营了,杨沐之也懒得掺和公家的事。这药铺能开就继续开,开不下去等改开之后再开也行。

“对了牛爷爷,我结婚您一定得来,还有铁柱哥,那天药铺关一天门,你们都来。”

“那是自然,东家大喜,我们肯定到。”

回到四合院,天已经黑了。

“咦,这小子都要结婚了,还什么都不知道准备。”

“等着看热闹吧,没父母帮着张罗,看他这婚礼怎么办?”

“整天游手好闲,就知道瞎逛。”

见到杨沐之,院里的人纷纷议论起来。

第二天,八月十四,婚礼前一天。

贾张氏母子一大早就去赶集了。

贾家门口早早挂上了大红布。

明天就要办喜事,东西得提前备好,当天再准备就来不及了。再说大喜之日,哪还有空买菜。

杨沐之起床洗漱,白玉兰已经做好了早饭。

两人一起吃了饭。

吃完饭,杨沐之叮嘱道:“白姐,明天何大清来家里做饭,客人多,你帮着打打下手。”

“好,我知道了。”白玉兰应声,心里偷偷高兴。

看杨沐之的意思,是想撮合她和何大清,这也正合她心意。

白玉兰收拾碗筷,杨沐之提着鸟笼,扛着就往外走。

一脸着急的何大清拦住了他。

“杨老弟,这都火烧眉毛了,你怎么一点都不急?”

“急什么?”杨沐之打了个哈欠。

“结婚啊!明天你就要结婚了,你不准备准备?”

杨沐之瞥了他一眼:“我结婚,我都不急你急个什么劲儿?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何大清没好气地说:“明天就办事了,酒席总要准备吧?桌椅板凳、烟酒鞭炮这些不得张罗?最重要的是买菜,贾家一大早就去采购了,你也得赶紧去,不然到时候抓瞎。走走走,我陪你去买。”

“行了何叔,我的事不用您操心,我自己能搞定。”杨沐之伸了个懒腰,提着鸟笼出门去了。

何大清急得直跺脚。

许大茂的父亲在一旁打趣:“老何,你不是答应给杨沐之做厨吗?没菜看你拿什么下锅!”

“要你多管闲事!”何大清气呼呼地回屋去了。

睡觉!反正结婚的人都不急,他急个什么。

“瞧瞧,明天就结婚了,今天还溜鸟呢。”

“你们说这孩子心里怎么想的?”

“唉,没爹没娘的孩子没人张罗,他一个年轻人懂什么呀?”

“我看啊,这婚事八成要闹笑话。”

杨沐之一走,院子里的人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九十点钟,贾张氏母子回来了。

大家纷纷围上去看他们买了些什么——一袋土豆、一袋白菜,还有些粉条,外加一斤猪肉。

“就这么点菜?”

“才一斤肉?”

“这酒席能办成什么样?”

大家纷纷抱怨起来,都觉得被贾张氏母子给糊弄了。

这些东西全加起来也不到两块钱。再说办酒席,烟和酒总该有吧?结果连影子都没有。

要知道,院里每家都随了两块钱礼金。就算全家出动,也吃不回本。

更何况全院一百多口人,一袋白菜一袋土豆哪够啊?

贾张氏忙解释:“不好意思啊,今天菜市场收得早,就买到这些。不过也够了,一切从简嘛,明天每家派个代表来吃席就行。”

“什么?”

“一家只让去一个人?”

“这怎么行!”

院里的人都不乐意了。以前吃席都是一家老小齐上阵,怎么到贾家就改规矩了?

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没什么油水,就盼着贾东旭结婚能好好吃一顿呢。

叁大爷一脸嫌弃:“东旭妈,你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吧?酒席就让我们吃这些?要这样,随礼我只出一块。”

贾张氏顿时拉下脸:“你敢!好事成双,我儿子结婚你给一块钱,这不是寒碜人吗?”

“你信不信,我上你家闹去。”

“你这人怎么不讲理!”叁大爷有点生气。

“我怎么不讲理?菜市场的菜卖完了,我能怎么办?嫌菜不够你自己买去。”

“我……”

叁大爷被怼得说不出话。

你儿子结婚,凭什么让我买菜?

但贾张氏向来不好惹,叁大爷也不敢多说什么。

万一她当场撒泼,叁大爷可招架不住。

叁大爷都不敢吭声,其他人就更不敢说了。

院里谁不怕贾张氏?

“行了,大喜的日子别吵了,明天东旭结婚,大家都要到。”壹大爷一挥手,明显偏袒贾家。

原本不想去的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谁都不想因为一点小事,得罪贾家和壹大爷。

杨沐之在外面转了一天,才慢悠悠提着鸟笼回来。

放下鸟笼,他直奔后院。

“老太太,您吉祥,我是沐之。”

“沐之来啦,坐,坐!”

杨沐之笑笑:“老太太,我明天结婚,请您喝喜酒。”

“我听不见。”

“我说我明天结婚……”

“太太耳朵背,听不清,你大声点。”

“您这耳朵,一阵一阵的。行,那我明天再来请您。”

聋老太太装糊涂,杨沐之也拿她没办法。

不过,他自有办法让她去。

从老太太屋里出来,杨沐之去了贰大爷家。

“喜糖,喜糖,要吃喜糖!”

“沐之哥哥,听说你结婚了,给我们喜糖吃!”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36/421985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