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64章
叁大爷有些生气了。他毕竟是做老师的,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孩子写错字,还不如不教。
“叁大爷,我们闹着玩呢。”
杨沐之含糊地应了一句。
“平安,平心,别听你们爸爸的,听叁大爷爷说,叁大爷爷是老师,‘你’字得这么写。”叁大爷认真地教孩子写老版的“伱”。
“不学不学,就不学!”
“爸爸不会错,爸爸教的才对!”
两个孩子倔得很。叁大爷气不打一处来,瞪了杨沐之一眼:“你看看,都给你教成什么样了!”
杨沐之摊摊手,没说话。
“好好好,不学就不学。那你们告诉叁大爷爷,还学了什么字?写给叁大爷爷看看。”
“嗯!”
两个孩子乖巧地边念边写,一口气写了几十个字。
“大小多少……”
大、小、多、少……
叁大爷越看脸色越沉,杨沐之教的这些字,几乎没几个是对的。
“胡闹,真是胡闹!误人子弟,简直误人子弟啊!”叁大爷气得直哆嗦,“平常乱来就罢了,教孩子也能这样乱来?你这是哪国的文字?”
“叁大爷您别生气,以后……”
“你这两个孩子多聪明,是读书的好苗子,就这么给你耽误了,你这是犯罪!”
“额……好吧。”
杨沐之还是摊手。
他也没跟叁大爷急,知道对方是真心为孩子好。
“气死我了!”
叁大爷一甩袖子,气冲冲地回了前院。
第二天一早。
叁大爷来到学校。
红星小学教师办公室。
刘校长走进来:“大家先停一下手里的作业批改,我们开个会。”
“开什么会?”
刘校长笑着说:“好消息,咱们的文字改版了。我这儿有几份新版文字模板,每位老师领一份,抓紧时间学习。明年教材全面采用新版文字,大家必须学好,才能教好学生。一定要认真学!”
每位老师都拿到了一份手写的新版文字对照表,带着翻译。
叁大爷展开纸张,眼神一滞——上面的字形竟有几分眼熟。
“慢着!”
他迅速捕捉到“你”字的简写形态,竟与杨沐之所授如出一辙。
这怎么可能?
叁大爷又翻出杨沐之子女习字时留下的“大小多少”等字样对照。
这才惊觉——杨沐之传授的竟是简化文字!
“这......”
叁大爷怔在原地。
身为教书先生,他从未见过这等简写文字,杨沐之究竟从何得来?
联想到杨厂长破格提拔杨沐之任副厂长,叁大爷若有所悟。
他自然不信什么穿越之说,只当杨沐之通过特殊渠道提前获知了文字改革动向。
若真如此,这个年轻人恐怕深藏不露。
“往后得多与这小子走动才是。”叁大爷眼底精光闪动。
经此一事,他彻底颠覆了对杨沐之的认知——那个看似游手好闲的表象下,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谋划。
叁大爷虽窥得端倪,却无揭破之意。
既然杨沐之刻意低调,贸然声张反倒不美。
不如佯作不知,静观其变。
说来叁大爷的处世智慧,终究比院里那些蠢人高出半筹。
......
暮色渐沉,饭香满室。
杨平安连吞四个白馍,连女儿杨平心也吃了三个。
杨沐之见状蹙眉。
自家孩儿食量远超寻常,不足两岁的稚龄竟比成人还能吃。
倒非吝啬米粮,只是忧心存粮不足。
“还得加紧囤粮,二十万斤远远不够,须得攒足百万斤方可。”
他在心底盘算。
时日无多,距八月推行粮票仅剩三月,购粮时机转瞬即逝。
“沐之,雪茹。”白玉兰挪步进门,面染踌躇。
“白姐有事?”杨沐之含笑相询。
“能否借步说话?”
杨沐之会意挥手:“平安平心先去院里玩耍......白姐但说无妨。”
白玉兰捏着衣角道:“往后洗衣做饭带孩子的活计我照常帮着,只是这工钱......不能再收了。”
白玉兰忧心忡忡道:“沐之,你可别多想,公私合营眼看就要推行,我担心……”
杨沐之打断她:“白姐,不用说了,我懂。”
他心中了然。白玉兰名义上是他的表姐,实则是受雇于他家。若被人发现她是杨家的帮工,杨沐之难免要担上资本的嫌疑。
这年头,家里雇保姆可是严重的阶级立场问题。白玉兰虽是农村出身,却也明白其中利害。
近来公私合营的风声越来越紧,白玉兰不得不顾虑。杨沐之待她不满,她绝不能因自己的缘故连累他。
况且她现在跟着何大清,又有蔡全无照应,日子过得不错。有没有杨沐之给的工钱,她都能过得去。
杨沐之点头:“白姐说得对,以后确实不能再给你发工钱了,万一走漏风声……”
“沐之,你千万别误会,你们的孩子……”
杨沐之笑了笑:“白姐,这样吧,这一千块钱你拿着,算是我一次性给你的。往后家里有事还得劳你多帮衬,等孩子大些就不用麻烦你了。”
“这怎么行,这钱我不能收!”白玉兰连连摆手,她来这一趟可不是为了要钱。
陈雪茹起身劝道:“白姐,你就收下吧。这些日子你帮我们带孩子辛苦了,这是你应得的。再说你家两个孩子渐渐大了,用钱的地方多,不能光指着何叔一个人。你手头也得有些积蓄才是。”
说着便将钱塞进白玉兰手中。
“沐之,雪茹,我……我真不知该怎么谢你们,你们对我白玉兰的恩情……”
“白姐快别这么说,咱们都是一家人。”
……
第二天一早,杨沐之就出了门。他先到李记粮铺买了两千斤粮食,又辗转其他粮铺,前后置办了一万斤粮才作罢。
随后他又去菜市场,鸡鸭鱼肉采买了不少。
其实他储存的物资早已够用,但杨沐之总怕孩子们挨饿。
世上就有一种冷,是爹娘觉得你冷;也有一种饿,是爹娘担心你饿。这份为人父母的心,杨沐之也不例外。
转眼三个月过去,杨沐之备足了存粮,公私合营也正式开始了。
“真气人!”陈雪茹一脸不快地回到家中。
“沐哥,绸缎庄现在不归我管了。他们派了个叫廖玉成的公方经理来主事。”
“廖玉成?!”杨沐之心里咯噔一下。
廖玉成是《正阳门下小女人》中陈雪茹的第二任丈夫,也是那个将她家产席卷一空的人。随着剧情发展,陈雪茹嫁给了杨沐之,而廖玉成摇身一变竟成了公方代表。这个小人想要接管绸缎庄,杨沐之绝不会允许。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雪茹,实在不行,绸缎庄我们不要也罢。”杨沐之斟酌后开口。他并不惧怕廖玉成,但对方如今是公方代表,对付他就等于与公方作对。与其如此,不如放弃这个并不盈利的铺子。
“不行!”陈雪茹坚决摇头,“绸缎庄是我父亲一辈子的心血,我绝不会放弃。”她对绸缎庄有着特殊感情,这是杨沐之难以理解的。
“好,我支持你。你去上班时我陪你一起去会会廖玉成。”杨沐之微笑说道。陈雪茹轻轻点头,顿时觉得有了依靠。
杨沐之又问起徐慧真的近况。“唉,慧真最近没少向我诉苦。”陈雪茹叹道,“范金有根本不懂经营,对待客人如同对待下人,酒馆的生意都快被他搅黄了。”
“这样就好办了。”杨沐之心中了然。既然范金有能 馆经营得一塌糊涂,说明公方经理也是可以被替换的。只要抓住廖玉成的把柄,略施手段就能让他下台。
“沐之,吃完了吗?”三大爷推门进来,“一会儿院里的人要去居委会领粮本,我来通知你一声,等会儿大家一起去。”
“这就去。”杨沐之跟着三大爷走出门。
真是多事之秋。陈雪茹这边刚开始公私合营,粮票制度也开始推行了。粮本是领取各种票证的凭证,凭着它才能领到粮票、油票、布票、煤票、鸡蛋票、肉票等。所有物资的分配,都要按照粮本上的定额来获取。
各种票证都是有限额的,如果粮票超出了配额,就算有钱也没法买到东西。
当然,也不是完全买不到,可以花钱买高价粮食。
也就是说去黑市买,价格至少要翻三倍。
而且一旦被抓到,还会受处分。
跟着叁大爷到了前院,院子里已经来了不少人,家家户户都派了一个代表。
“哟~~沐之来了,人都齐了。”
贰大爷开口说道:“今天大家得去居委会领粮本,别忘了带户口本。
另外,在领粮本之前,还要跟大家讲讲粮票的事。
叁大爷,你有文化,你来说吧。”
“嗯。”
叁大爷点点头,说:“从今天开始,公家为了节约开支、避免浪费,实行粮食定量供应。”
“什么叫定量供应?”有人问。
叁大爷解释:“定量就是说,每个人消耗的粮食和物资,由公家统一规定数量,给你多少就只能用多少,不够的话自己省着吃。”
“什么!”
“那要是挨饿怎么办?”
“天啊,原来是这样的定量,我家孩子特别能吃。”
叁大爷的话在院里引起一阵慌乱。
粮食定量,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每个人饭量不一样,有人一个馒头吃不完,有人三个馒头都吃不饱。
要是真有特别能吃的人,半个月吃掉一个月的量,剩下的日子就得饿肚子了。
而且院子里大多是工人,干体力活,一个比一个能吃。
还有那些孩子多的家庭。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孩子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这是明摆着的事。
粮食不够,大人还能忍,孩子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挨饿吧?
另外,粮票要是丢了也是大事。
之前大家也讨论过粮票,但没太在意。
现在才意识到粮票有多重要,甚至比钱还重要。
钱少了可以省,也可以去挣,粮票用完了就没了。
除了命,还有什么比粮票更值钱?
杨沐之看了看叁大爷,问道:“叁大爷,您知道定量具体是怎么定的吗?”
他这一问,全场都安静下来。
大家都想知道,自己能分到多少粮食。
“唉,”叁大爷叹了口气,“按人口分配,不同的人定量不一样。有工作的在职人员,男的每月四十斤白面,女的二十七斤,孩子二十斤。”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36/421985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