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华夏禁区档案:长生诡藏 > 第十四章 岷山诡迹考

第十四章 岷山诡迹考


老北京有句老话,叫“灯下黑”,越是热闹的地界儿底下,越藏着见不得光的勾当。

潘家园这地界儿,白日里人声鼎沸,淘换古玩的、捡漏发财的,热闹得跟一锅滚开的粥似的。

可不少人心里都门儿清,这热乎气儿底下,还藏着另一套不见光的营生。有些摊主收了摊,一转身,就钻进了地底下那套老辈子传下来的暗渠迷宫里。

此时豆大的灯花“啪”地爆了一下,火苗猛地一窜,映得石室里人影乱晃,随即又黯了下去,像是被无形的手掐了一把。

远处,地下暗河那哗啦啦的水声没个停歇,听着像无数人在黑暗里压着嗓子说悄悄话,没完没了。

老胡咂摸着茶碗底儿那点茶叶沫子,三角眼在昏黄的光线下扫过三人,压低了声:“川西那疙瘩,山高皇帝远,邪性玩意儿海了去了。”

“嘎乌婆这仨字儿,我年轻时跑马帮那会儿,听几个老藏人提过几耳朵,说是藏在岷山最里头的一片死地,当地人提起来都犯忌讳。”

“那地方是山神划下的道儿,活人进去,就跟石头子儿扔进深潭差不多,咕咚一声就没了影儿。”

舅公袁守诚眉头拧成了个大疙瘩,手指头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哒、哒、哒,听着让人心慌。

“我爹咽气前,翻来覆去就念叨这么个地名。眼下阴山派那帮杂碎也在打听,看来这地方,怕是戳着啥天大的肺管子了。”

李司辰觉着怀里的量天尺微微发烫,尺身上那点星宿图案一明一暗,像是活物在喘气。

他想起井底下那具让铁链子捆得结结实实的尸骸,还有左眼里闪过那些支离破碎的影儿——祭坛、匕首、还有深渊里头那双冷冰冰的眼睛……

这些玩意儿,难道都跟嘎乌婆这根线拴在一块儿?

“舅公,咱咋去?阴山派的人指定在外头撒着网呢。”

疤面刘一直没吱声,像墙角的一道影子,这会儿突然开口,嗓子沙哑得像砂纸磨过糙木头:“大路走不得。火车、汽车,眼线忒多。得蹽老道,绕山西,过黄河,从陕南那头抹进川。”

老胡点头:“是这么个理儿。我年轻时候蹽过几趟这条线,倒是认得几个老关系,能歇脚能补嚼谷(补给)。不过……”

他顿了顿,三角眼眯缝起来,透着一股子老江湖的油滑,“这一道上怕是安生不了。阴山派的崽子不是吃素的,保不齐还有其他蹲在暗处的王八犊子盯着咱这块肥肉呢。”

袁守诚站起身,在狭憋的石室里踱了两步,灯光把他佝偻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上,晃来晃去。

“再不太平也得蹽。猫在北京城,就是等着人家上门包饺子。”

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三人,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狠劲儿。

“家伙事儿得置办点。”

老胡开始盘算,“登山绳、狼眼手电、压缩干粮这些好弄。关键是得踅摸几件趁手的‘家伙’——不是枪炮那些响器,是对付脏东西的。”

他说着瞥了眼李司辰怀里的量天尺,“你这尺子是个宝贝疙瘩,但独木难支。朱砂要辰州的,颜色正,杀气足;”

黑驴蹄子得找十年以上的老驴,蹄心带旋儿的更佳;墨斗线得用老作坊的松烟墨泡透,线得是处女手纺的棉线才够纯。”

“最好能弄到点雷击木,最好是老桃木,遭过春雷劈顶没死透的,那玩意儿带着天地震怒的余威,辟邪效果顶呱呱,比寻常家伙事儿强十里地!”

疤面刘接话:“东西我来备。廊坊有个点儿,存货足。天亮前能送到。”

“时辰不等人,”袁守诚沉声道,声音里像绷着根弦儿,“今晚就得蹽。迟一步,黄花菜都凉了。”

李司辰心里跟揣了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

他长这么大,最远就到过天津卫。这回不仅要千里迢迢蹽到川西那深山老林里头,还得面对那些只在舅公故事里听过的邪乎玩意儿。

但瞅着舅公花白的鬓角和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他把到嘴边的嘀咕又咽回了肚子。

“小子,肝儿颤了?”

老胡似乎一眼剐穿了他的底细,嘿嘿一笑,露出满口让烟熏得黄黑的牙,“放宽心,你胡爷爷跑江湖的时候,你爹还穿开裆裤满街撒尿和泥玩儿呢。跟紧喽,亏待不了你。”

李司辰脸一热,梗着脖子:“谁、谁肝儿颤了!我就是……就是觉着这事儿跟做梦似的,忒秃噜反仗(突然)了。”

一直闷着的疤面刘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头是几张边角都磨毛了的老地图和一本书皮都快烂没了的线装书。

“这是我这些年攒的。”

他把东西摊在桌上,手指点着那本地图册,“川西一带的老图,虽然旧,但比现在的新图标了不少嘎咕(古怪)地方。还有这本《岷山诡迹考》,前清一个风水先生写的,里头提了嘎乌婆几嘴。”

煤油灯的光线下,那些地图上的线条模糊得像小孩尿炕留下的印儿,但山川河流的走向还能勉强辨认。那本古书更是破烂得碰一下都怕它散了架,纸页黄得像老咸菜疙瘩,上面的字都是竖排的繁体字。

李司辰凑过去,他大学啃过不少古籍,勉强能认个大概。

只见那本书的某一页上,用毛笔歪歪扭扭画着一幅简陋得寒碜的山势图,旁边用小楷写着“嘎乌婆”三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注解:“万山深处,有去无回之地,疑似古祭场。”

“这书上白话(说),”疤面刘指着那行字,“嘎乌婆在藏语里是‘黑色漩涡’的意思。当地老辈人白话,那地方是山神划下的禁地,活人进去,就跟石子儿丢进深潭差不多,连个响动都听不见就没了。”

老胡啐了一口:“屁的山神!八成是有什么镇封了的邪门玩意儿在那儿作妖!”

袁守诚俯下身,仔细端详着那幅简陋地图,手指顺着一条几乎看不清的虚线划过:“这标记的道儿,像是沿着岷江一条支流往深山里头钻。可具体窝子(位置)…太含糊了。”

“得找当地人带道儿(带路)。”

疤面刘说,“我认得一个老采药人,姓姜,在岷山里头钻了几十年,跟野人似的。就是脾气犟得像头骡子,得费点唾沫星子才能说动他。”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头顶上毫无征兆地炸开一阵咚咚咚的乱响!

脚步又重又急,像是一群穿了硬底靴子的壮汉在玩儿命跺脚,震得顶棚的灰垢簌簌往下掉,连那盏豆油灯的火苗都惊得猛地一窜,忽明忽暗,眼瞅着就要灭。

四个人瞬间成了庙里的泥胎塑像,连喘气都忘了,耳朵支棱着,眼珠子死死盯着头顶那块微微颤动的暗门木板。

“仔细搜!每个耗子洞都别放过!”一个粗嘎的嗓子在上面吼道,声音隔着木板闷闷地砸下来。

李司辰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攥紧了怀里的量天尺。尺身明显地烫了起来,像是发出了扎手的警告。

老胡和袁守诚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同时伸手入怀,老胡指缝里夹上了几枚泛着青光的铜钱,袁守诚的手则按在了腰间,那里似乎藏着什么硬邦邦的家伙。

石室里的空气仿佛冻住了,远处暗河的水声都像被掐住了脖子。

上面的脚步声在头顶上来回践踏,不时传来翻箱倒柜的哐当声。有几次,那脚步声就重重地踩在暗门正上方,震得门框都在**,灰尘簌簌落在四人头上、肩上,呛得人鼻子眼儿发痒。

李司辰连大气都不敢出,感觉后背的冷汗已经把内衫溻透了。

就在这工夫,上面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头儿!这地板下头好像是空的!有道暗门!”

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儿里。

疤面刘眼中寒光一闪,悄没声儿地,一把磨得锃亮的匕首已经滑到了他手里。

千钧一发之际,上面突然又响起另一个急促的声音:“别管那破门了!西边巷子发现几个鬼鬼祟祟的影子,蹽得飞快!快追!别让他们溜了!”

杂乱的脚步声顿时像退潮般朝着另一个方向涌去,迅速远去,直至没影儿。

石室里死寂了片刻,只剩下四人粗重不一的喘气声。

“此地不宜久留。”袁守诚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有些沙哑,“收拾东西,一刻钟后动身。”

老胡点头,对疤面刘说:“老刘,装备的事抓点紧。咱们按计划从密道蹽,在门头沟的老君庙碰头。”

疤面刘应了一声,利落地将地图和古书重新包好,转身就要上楼。

“等等,”李司辰突然开口,指着那本《岷山诡迹考》,“这本书,能让我带着道上瞅瞅吗?”

疤面刘停下脚步,回头深深地剜了他一眼,目光在他有些不自然的手指头和微微泛白的脸上停了一瞬,嘴角几不可察地往下撇了撇,像是瞧出了啥,又像是不屑点破。

他把书递过来,嗓子依旧沙哑:“书页脆,小心翻。有些玩意儿…看明白了,未必是福。”  说完,转身就上了梯子,身影迅速消失在黑暗里。

李司辰接过那本泛黄的古籍,入手沉甸甸的,一股陈年的墨香和霉味儿扑面而来。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

就在他指尖碰到那脆弱纸页的刹那,左眼框里就像让人用烧红的铁钎子狠狠捅了进去!

剧痛钻心!

与此同时,手里那本破书瞬间变得跟刚出炉的烤红薯一样烫手!根本不等他反应,眼前的一切都扭麻花了——

书页上那些虫爬似的字迹猛地活了过来,像无数条黑蜈蚣般疯狂蠕动、重组,硬生生在他脑瓜仁里拼凑出一幅幅支离破碎却又真真的骇人景象:

滔天的洪水卷着泥浆砸下山谷,无数人在浊浪里扑腾惨嚎;一座巍峨的、刻满了诡异符文的青铜祭坛在洪水中晃晃悠悠升起;

一个穿着古老冕服的身影戳在祭坛当间儿,手里举着一柄权杖,权杖头顶镶嵌的血红色宝石,冒出一股子让人心慌肉跳的邪光……

“嘶——”李司辰倒吸一口凉气,手一哆嗦,书差点脱了手。

“咋了?”袁守诚敏锐地转过头。

“没、没啥,”李司辰强压下心里的惊涛骇浪,赶紧把书搂紧,“就是……这书页太脆了,差点让我扯坏了。”

他不敢吐露实情,尤其是在刚经过那场惊吓之后。但他心里明镜似的,这本书,还有那个叫嘎乌婆的鬼地方,绝对藏着能捅破天的秘密。

而这一切,似乎都跟他,跟他们老李家,拴在了一根绳上。

老胡开始利索地把一些瓶瓶罐罐和小零碎划拉进一个帆布包。袁守诚闭着眼,但眼皮子微微颤动着。

李司辰摩挲着手里那本泛黄的古籍,感受着书页传来的、仿佛带着活气的奇异触感。前面的道儿,注定是九死一生。

但不知咋整的,他心里除了突突,竟隐隐冒出一股邪火,那是想刨根问底、揭盖子的火。

或许,所有的答对儿,真就藏在那个遥远的川西,在那片被叫做“黑色漩涡”的嘎乌婆。

豆大的灯花最后“啪”地爆了一下,终于灭了,石室彻底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黢黑。

只有远处地下暗河那没完没了的哗哗水声,像无数冤魂在嚎哭,又像命运的鼓点儿,一声声,砸在每个人的心口窝上。

前头是刀山还是火海,没人整明白。但他们都知道,这一步,迈出去就回不了头了。

(第十四章  完)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812/502650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