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最后的青春年华 > 第45章爱只是不说出来

第45章爱只是不说出来


“恩,我知道了,明天就过去。”我说完挂断电话,却也没有了立马回到宿舍的打算。一个人依靠着篮球场旁边的围栏,思绪没来由的飘远,心底冷静异常那个,这萧瑟色秋风恐怕再难以奈我如何了。

校园的路上走得人越来越少,都是匆匆而过,没人会注意到我。我也庆幸这样的黑色,让我隐匿在黑暗中,掩饰着内心的失落与黯然。

没人询问,没人打扰,我想,这也是我所需要的。

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我承认,很多人,将属于自己的事藏得不留痕迹。转身的时候,脸上早已积蓄了足够的笑容,让人看不清微笑背后的自己。

我承认,这样的伪装我不在行,所有的表情都表现在脸上。但不是说,不会伪装的人,就没有他的故事。

从父亲的电话中,我才得知,今天早上回来他才将老妈送到医院。昨晚上他去姑姑家帮忙,忙活到很晚,就直接住在姑姑家了,后来看见老妈躺在地上。

是的,就是躺在地上,很难想象,在这么冷寂的天气,在那么冷气蔓延的深夜,她是如何在地上熬过来的。并不是她不想去炕上躺着,而是她根本动不了。

昨天下午的时候,她的老毛病复发,奈何我们住的地方又有些偏僻,旁边根本没有人家居住。家里又没手机电话,条件限制,她只能那样忍受了一夜。

父亲说当时看到老妈睡在地上,身上沾满了泥土地面的土尘,样子很是狼狈。我很是明白,可能就是她疼的受不了,在地上打滚造成的吧!

似乎在病痛跟前,我们所有的原则和自我,统统会打折扣。

第二天中午放了学,我急急忙忙一个人往学校门外赶,希望能赶上学校门口的公交车。结果一到门口,看见一大帮人往上挤,我当时差点吓尿了,可恨的这周没骑自行车,只得很是认命地抬步走过去。

我尽量靠着路旁的小道走,绕着这一排的树,生怕被人看见。我想,这大抵是我内心的心绪在作祟,我怕被人看见,怕有认识的看到我,怕他们为我做什么。

明明很是无所谓的事情,我却这样不知不觉地躲闪着,这是种极其别扭的心态,可是我却没有办法根除它。这扎根在内心长达十几年的自卑感,让我将自己的事情鲜少跟人提起,换句话说,我很怕别人看见我勉强掩饰的懦弱。

老妈住的医院是在县里的中医医院,离一中不是很远,平时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很快就能到达。但换做步行的话,却也不是很容易,只不过在我这个习惯于走路的人面前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我的目的地并不在医院内的住院部,而是在隔了一条巷道的住院所。这样也好,不用零距离接触那那充满药水带着冷清的地方,比起医院内的住院部,我眼前的这个地方明显好多了。

这是个院子,额,我这说的不是废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诺大的院子,只有一排住所是两层楼,其他的就剩下平房了。我顺着父亲的指示,上了二楼,再一看门上面的病床号,一路来到了一个门半敞的房间。

我刚打开门,里面的人一个个目光齐刷刷地看过来,我脸上发烫,感觉有些尴尬。没办法,我这人怕生人,更何况是这种被作为焦点而目光扫视着的状态。

我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侧过身子往里面瞅,很快看到了靠着最里侧墙的位置病床上躺着的老妈。而父亲在一旁干坐着,时不时抬头看一下头顶的点滴。

我走了过去,父亲让开坐到旁边,我顺势坐在床边。也是抬头看了下头顶滴了一半的透明液体,顺着那根塑料管流到老妈的血管里,低下头,看向枕在枕头的老妈:“妈,怎么样了。”

“恩恩,已经好多了。”

只是我们还没说几句,就听见一起的病人还有一旁的家属对着父亲喋喋不休地问开了。我听着一阵头大,好在不是问我的,索性就不去管了。

“这是你家孩子啊,这么高了。”

“孩子是在哪里上学啊?”

“他在县一中,今年读高二。”

“一中可不得了啊,你家小子挺争气的。”

“这娃可真厉害,不像我那孙子,读个初中就打死也不读了。”

这些声音充斥着佩服和羡慕,这么多的表扬让我有些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我知道,这是一中的品牌,我是沾了学校这个名号的光,除掉这个名号,我什么都不是,更别提这些惊羡的声音了。

一中作为整个县里盛名在外的学府,是这个县里人人拼尽心里将自己孩子送往目标。在一中,似乎就有可能考上清华北大,似乎就能光宗耀祖,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人心目中基本上根深蒂固。

听着这些赞扬,我越发的脸红,他们不知道内情才这么说。若是知道我在整个学校,甚至我们班级都是微不起眼的存在,那该是多么的叹息不已。

诚然,进一中也是我靠真本事进来的,甚至没有凭借艺术特长类的特招,虽然初三的时候我学了很久的素描,也参加了后来的考试。只不过,在进入这个学校没多久,我就那么慢慢地沉下去了,整天的庸碌,让我没有一丝的斗志。

最初还会为那么点分数感觉惭愧难言,只不过努力了许久,还是不见效果。之后,看到试卷上鲜红的十几分,我也会显得处变不惊了。

这些父亲老妈他们都不知道,他们也不会太理解,没问过我,我也不去说。可能在他们的心目中,我一直是很让他们放心的,根本用不着他们瞎操心,从小到大,他们对于我的学习,也是放心的不管不问。

因此在很多人童年中,整天被家长逼着写作业上培训班补课之类的,都没有我的份。而我也知道,所谓的培训补习班,对于我太过遥远太过奢侈。

“对了,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

我正在胡思乱想,冷不丁被这么一问,半天没回过神来,还是父亲提醒道:“佑禾,那位奶奶问你话呢?”

问我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奶奶,年龄倒不是很大,看着显精神。她看我没听清楚,也不生气,又是很耐心地又问了一下。

“我,我九三年生的,今年十八了。”刚才没听清,导致怠慢了对方,我倒是有些紧张。这次我回答时语气轻缓的很,起码显得不失礼貌。

“孩子也大了。”

说完也没人问了,我不由地送了口气,我不擅长跟人交流,跟别说这些长辈了。倒是老妈拉着我的手,问道:“你是怎么过来的,坐车过来的吗?”

“别提了,学校门口坐车的人太多了,我就走着过来了。”

我也很无奈,这点路其实不算什么,但是我早上早餐只吃了一个菜夹馍,又上了四节课,早就饿得要死,能走到这,绝对是对我毅力的考验。

老妈一听有些着急,忙道:“那肯定还没吃饭,饿坏了吧?”

说完又冲着老爸说道:“孩子他爸,你去给买饭,就要一碗蛋炒面。”

我没做声,老妈知道我的习惯,所以我也不再阻止。父亲应了一声,交代我看着吊瓶后,就匆匆下楼了,最后就剩下我跟老妈了。”

“妈,昨天怎么回事,要不要紧啊?”

我问的有些废话,具体的情况,父亲昨晚在电话里已经说清楚了,只是不问下当事人,我心里硌得慌。老妈也知道我的心情,安慰道:“就前天做完饭,整理房间的时候老毛病又犯了。本来想着你爸回来的,结果他住在你姑姑家没回来,也就拖到了昨天。”

“你说你这人真是,明知道自己干不了重活还在那逞能,万一出个好歹怎么办?”我的语气有些恶劣,可以说我有些生气,生气她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生气我不能替他分担丝毫的病痛,让她一个人忍受病魔的煎熬。

为人子,这一点,我根本没做好。

老妈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你想想,任谁被自己的儿子训过后也会不自然吧,有些讪讪地说道:“其实没什么,休养下就好了。”

我知道她是安慰我的,骨质增生,不做手术根治,就会一直折磨她。父亲还没有回来,她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阿禾,我想回去了?”

“回去?回哪?”我半天没回过神来。

“家里好几天没人,肯定不像样子了。再说咱们住的人家的地方,他们当时说好让咱们看着房子的,现在咱们不在家,说不过去。”

我哑口无言了,想必这就是寄人篱下的生活。虽说没跟对方住在一个屋檐下,但这种感觉丝毫不亚于寄人篱下,毕竟不是自家的房子,怎么说也很不是滋味。

“你急什么,不是还有我爸吗?”我不以为然地说道,他怎么忙我不在意,况且当年老妈为家里累死累活维持生计,也没看见他在那。

“你爸收拾不干净。再说这几天,他也基本上没回去就睡在这里,结果晚上打呼噜,吵着其他人睡不着。”

这可难倒我了,我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还是再住几天看看吧,问大夫的意见吧!”

“可你知道这住院很费钱的,咱们家也不宽裕,你不是也还在上学吗?”

老妈还是不死心地说道,我知道,这才是她的真正目的,怕花钱。而之所以给我说的原因,就是让我答应后告诉我吧,现在我爸听我的。

“到时候再说吧!”我这人最怕麻烦了,像这种事想着也是心烦,所以我宁愿不去想它,抬头的时候,看到父亲提了面已经进来了。

他找了个搪瓷饭盒,将装在塑料袋的冒着热气的炒面放在饭盒里摊开,又将附带的一次性筷子掰开,这才给我。一系列动作无微不至,恐怕是让人羡慕不已,我却是不动声色,接过筷子和饭盒,埋头吃起来。

打小的时候,家里人下馆子,必定吃炒面。而我跟老妈都不吃荤,所以一般都是吃蛋炒面,饿了一个早上,我吃的有些狼吞虎咽。

父亲在一旁不动声色地倒了点热水,端在手上。眼看我吃的太快,将水递到我跟前,我接过来,喝了几口,又继续吃饭。

等我吃完饭的时候,老妈这早上最后一瓶的药水也快吊完了。

我看着药水顺着打点滴的塑料管一点一点留下来,顺着针头流进血管,我不忍看。那金属的针头像是攒动的小蛇,在那逶迤而行,深深刺进手腕处。

不是扎针一直都在手背的吗,我不解,于是问老妈:“这疼不疼啊,怎么不在手背上扎,扎这不是活受罪吗?”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85/111111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