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开始转变方向
王富盛笑着回应:“大山,好久不见。在外面经历了不少事儿,不过都过去了。我现在打算在家好好发展,刚订了些黄芪种苗,准备在地里种药材。”
刘大山眼睛一亮:“种药材?这主意不错啊!我跟你说,我现在在县里的加工厂上班,最近厂里正愁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呢。
要是你种的药材质量好,产量足,说不定能和厂里合作,长期收购你的货。”
王富盛心中一动,这可是个好消息:“真的?那太好了,大山。等药材种出来,我一定优先考虑你们厂,不过我这刚开始种,还得多摸索,你可得多帮我留意着点儿。”
要说合作,以王富盛的身份,对方肯定会同意。
但种出来的东西必须是好的,否则很可能合作一次就不合作了。
刘大山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咱兄弟啥关系。”
和刘大山道别后,王富盛满怀欣喜地回到家。
一进院子,就迫不及待地把好消息告诉家人。
“妈,小红,雪云,今天可真是不虚此行。我不仅买到了种苗,还碰到大山,他说他们厂里可能收购咱们种的药材。”
王富盛兴奋地说道。
家人听了,也都喜出望外。王凤莲笑着说:“看来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儿子啊,你这一回来,家里的好事儿一件接一件。”
蒋小红也开心地说:“是啊,富盛,咱们可得好好干,别辜负了这好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富盛带着家人一头扎进地里,
按照技术员的指导,精心翻耕土地、播种、施肥。
村里的乡亲们听说王富盛种药材,有的好奇观望,有的前来帮忙。
大姐、二姐、三姐更是一有空就来搭把手,大家齐心协力,忙得热火朝天。
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黄芪种苗渐渐发芽、生长。
看着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王富盛心中满是成就感。
然而,种药材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段时间,雨水过多,地里出现积水,幼苗有被淹死的危险。
王富盛心急如焚,带着家人日夜排水抢险,好在最终有惊无险。
几个月后,黄芪植株茁壮成长,即将迎来收获季。
王富盛提前联系了刘大山,邀请他来地里看看药材的质量。
刘大山带着厂里的技术员来到地头,仔细查看、检测后,满脸笑容地竖起大拇指:“同志,你这药材种得真不错,品质上乘,完全符合厂里的收购标准,厂里肯定愿意和你长期合作。”
“当然没问题。”王富盛回应道。
清晨,
王富盛刚帮着媳妇蒋小红把院子清扫干净,就听见屋里的电话急促响起。
“富盛啊,我是张震华。”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兴奋与急切,“有个大好事儿跟你商量商量。上头规划着要在上岗村外的粮仓附近建一个庞大的粮食种植基地,这可是能带动咱整个村子发展的契机啊!”
王富盛握着听筒,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其实,他早有预感,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越发重视,
上岗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肥沃土地,迟早会迎来这样的机遇,所以并未太过惊讶。
“老张,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王富盛沉稳应道,“您放心,我一定配合好各项工作,把这事儿落实好。”
挂了电话,王富盛陷入沉思。
虽说这粮食种植基地能让土地利用更高效,但村民们祖祖辈辈靠种粮为生,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怕是一时难以接受改变。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院子里就聚满了前来打听消息的乡亲。
老陈头是村里有名的老庄稼把式,种地的经验比谁都丰富,一听这消息,立马就急了,
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他把手中的旱烟袋在鞋底磕了磕,大声说道:“富盛啊,听说要建啥粮食种植基地,那咱们以后还能种地不?咱可咋生活啊?咱一家老小,可全指望这几亩地活命呢,这要是没了,可咋整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满是老茧的手挠着头,眼神里满是焦虑与无助。
旁边的李大婶也跟着附和,她怀里抱着个针线笸箩,手里还攥着只没纳完的鞋底,着急地晃着身子:“就是啊,咱除了种粮食,别的也不太会,这要是改了,会不会没钱赚哟?我家那口子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就指着我种粮食换点钱抓药呢。这要是地没了,可让我们咋活呀!”
说着,眼眶里就泛起了泪花,声音也带着一丝哽咽。
村里的几个年轻后生倒是没吭声,只是相互交换着眼神,脸上既有对未知改变的担忧,又似乎藏着几分跃跃欲试。
他们不像老一辈那样,守着土地过了一辈子,偶尔也会从外面听来些新鲜事儿,知道改变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机遇,但真要付诸行动,心里又没底。
王二麻子平日里就爱瞎操心,此刻更是急得直跺脚,他在人群中来回踱步,扯着嗓子喊:“富盛,你可得给咱拿个主意啊!这事儿可不能马虎,咱村的地要是都拿去种粮食了,咱们吃啥喝啥?总不能都指望着那基地给咱发粮食吧?万一出个啥岔子,咱不得饿肚子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抹了把脸上的汗珠,那焦急的模样,仿佛天就要塌下来了。
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赵大爷也开了口,他慢吞吞地说:“咱祖辈都在这地里刨食,种粮食种了多少年了,虽说没大富大贵,但也饿不死。这冷不丁要改,风险太大了。你说这基地能成不?要是不成,咱可就把老本都赔进去了。”
他微微佝偻着背,眼神里透着深深的疑虑。
王富盛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乡亲们,大家先别慌。这粮食种植基地建成后,咱们不用像以前一样,家家户户都只种粮食了。咱们可以腾出手来,种点别的经济作物,搞搞养殖,多条腿走路,收入说不定比以前还多呢!”
“可种啥啊?咱心里没底啊。”
一位婶子忧心忡忡地说。
王富盛微微皱眉,低头沉思片刻,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他想起之前在外面闯荡时了解到的信息,东国的大豆产量一直不太理想,长期依赖进口,
而大豆用途广泛,无论是食用油加工、饲料生产还是豆制品制作,市场需求都极为旺盛。
再看上岗村的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也充足,正适合大豆种植。
“乡亲们,咱可以种大豆啊!”
王富盛提高音量,兴奋地说道,“咱东国每年进口大量大豆,市场缺口大得很。咱们这儿的条件种大豆再合适不过,要是种好了,提高产量,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咱们自己的腰包也能鼓起来。”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眼中既有疑惑,也有一丝期待。
“富盛啊,这大豆真能行?咱可没咋种过啊。” 老陈头还是有些不放心。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733/111107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