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黑化扶苏,杀天下无人反秦 > 第316章 第316章

第316章 第316章


回到殿内,扶苏对蒙恬下令:“去召两名将军来,我有要事吩咐。”

2070年

扶苏向蒙恬挥了挥手,示意他按命令行事。

蒙恬立即找来两位将领,将他们带到扶苏面前。

扶苏看向其中一人,沉声道:

"南下国如今无人治理,由你暂代其职,务必整顿妥当。"

将领闻言大喜,领命后迅速动身前往南下国。

另一名将领见状,神情肃穆,静候扶苏的封赏。

扶苏目光锐利,对他下令:

"即刻解散部众,暗中巡视各地,若发现大秦境内有私自募兵者,立斩不赦!"

将领郑重抱拳,随即告退。他心中暗喜,此次虽任务艰巨,却获极大权柄,可直接向扶苏复命,甚至能先斩后奏。这让他想起年少时的侠客梦,如今竟以另一种方式实现。

待二人离去,扶苏转向蒙恬:

"各派一名密探暗中监视,若生异心,格杀勿论。"

蒙恬领命而去。扶苏的布局滴水不漏,却仍担忧权力会腐蚀人心。若亲手提拔的将领反噬,必将酿成大祸。

与此同时,天牢中的丞相终于悔悟。

可惜为时已晚——扶苏绝不会饶恕他。

常言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丞相亦是如此。

幽暗的天牢中,唯有几缕微光洒落在他身前。此刻,丞相不禁追忆起一生的浮沉。

幼年时,他曾被父亲驮在肩头,站在街边望着高头大马上的将军,以及前朝  的仪仗。那时的他,满心憧憬着有朝一日也能身居高位。

青年时,他寒窗苦读,立志要做一位为国为民的清官。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他一步步登上丞相之位。

初为丞相时,他意气风发,誓要为大秦鞠躬尽瘁。彼时他刚正不阿,若有官员企图贿赂谋职,必遭他严词斥责,甚至彻查到底,将那些人统统打入大牢。

然而岁月流逝,他终究未能守住初心。他开始卖官鬻爵,在朝堂结党营私,甚至因贪生怕死,竟谋划加害扶苏,妄图取而代之。

如今身陷囹圄,他才幡然醒悟——自己铸成大错。扶苏惩处他理所应当,能容他继续为相多年,已是仁至义尽。若换作别国  ,恐怕早已将他罢黜。

想到这里,丞相苦笑一声,心中涌起对扶苏的愧疚。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他只能尽力弥补过往罪孽。

沉思良久,他唤来门外狱卒。那狱卒见他落魄模样,冷笑一声,不耐烦道:"有话快说,我可没闲工夫听你啰嗦。"

丞相不以为忤,平静道:"烦请通传扶苏陛下,我有要事禀告。"

狱卒闻言神色一凛,当即转身禀报上司——因扶苏曾特意嘱咐:若丞相求见,须即刻上报。

2072年

天牢主管匆忙赶到扶苏的宫殿觐见。

扶苏见到来人时,心中已然明了——这必是丞相要传话。

"丞相有何交代?速速道来。"扶苏神色肃然。

官员立即伏地禀报:"启禀陛下,丞相请您移步天牢,说有要事相商。"

扶苏闻言霍然起身:"此话当真?"

"臣字字属实,岂敢欺瞒。"官员将额头贴得更低。

扶苏微微颔首,踱步至官员跟前:"平身吧,即刻带我去见丞相。"

领命的官员连忙起身引路。看着扶苏急切的模样,他暗自心惊。原以为丞相犯下叛国之罪,陛下定是恨之入骨。未料仅凭一句传话,陛下便亲自前往天牢。看来君臣之间,终究存着几分旧情。

官员暗下决心:往后定要好生照拂丞相,并告诫属下务必以礼相待。

天牢深处,当丞相抬眼望见铁栏外的身影时,苍白的脸上浮现笑意。

"丞相,朕来了。"扶苏凝视着牢中人,"有何要事,但说无妨。"

老丞相缓缓点头:"陛下亲临,老臣感念。这些时日......臣都想明白了。"他顿了顿,"这些年铸下大错,辜负了陛下多次宽宥。只恨当时......鬼迷心窍啊。"

我被囚禁在天牢之中。

如今我已不再怨恨你,这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与你无关。

扶苏听到丞相的忏悔,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虑。

819、演苦肉计,胆战心惊!

或许这只是丞相的苦肉计,想要借此逃出天牢,保全性命。

然而,随着丞相继续诉说,扶苏渐渐觉得,他并非是在向自己求饶。

这更像是临终前的遗言与忏悔。

扶苏不再多想,专注地听着丞相的话。

片刻之后,丞相长叹一声,再次开口。

“臣认命了,但恳请陛下放过我老家的那些年轻人。他们反抗您,都是被我逼迫的——我以他们的亲人相胁,迫使他们追随我。”

“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只愿陛下饶恕他们,他们是无辜的。”

“另外,我在老家的大杨树下埋了一些金银财宝。虽然此前招兵买马已耗尽积蓄,但后来我的门生们又将毕生积蓄交予我。”

“我们商议后,将其埋藏以备不时之需。如今看来,已无用处。这些财物虽不多,权当是我对陛下的补偿吧。”

扶苏听完,深深叹息,随后摇头道:“既然您这样说,我也不再拒绝。况且我已查明,那些年轻人确实是被胁迫的,我会放他们回乡。”

说完,扶苏凝视着丞相。

丞相闻言,欣慰地点了点头,艰难地站起身,整理衣冠后,郑重地向扶苏叩首。

起身时,他缓缓说道:“陛下,这是臣最后一次向您跪拜了。”

“望陛下日后择一贤相,一心为国为民,莫要再选如老臣这般的人。”

话音落下,扶苏不再停留,转身离去。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尽管丞相已悔悟,但为时已晚。

这不过是临终前的忏悔罢了。

倘若丞相真的击败了他,篡夺大秦的权柄,恐怕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扶苏终究无法宽恕丞相的罪行。

错误既已铸成,纵使补救亦无济于事。

然而丞相临终所托——释放其家乡父老之事,扶苏决定践行。

至于那株大杨树下埋藏的金银,扶苏并不打算收入国库,而是悉数分发给丞相的乡亲,以此稍赎其罪孽。

思及此处,扶苏长叹一声,转身踏入寝宫。

他当即召来亲卫军统领。

披甲将领肃立阶前,静候谕令。

"即刻释放丞相故里所有乡民,"扶苏剑鞘顿地,声若金石,"着你亲自护送返乡。"

"另掘出大杨树下所藏财宝,尽数分与百姓。若敢私昧分毫——"年轻的储君眸光骤冷,"军法处置。"

统领以拳击胸立誓,铁甲铿锵声中领命而去。

当镣铐卸下的瞬间,囚徒们浑浊的眼中重燃光亮。在森严铁骑护送下,久违的故土炊烟渐入眼帘。

铁锹破土的闷响惊飞雀鸟。两个桐木箱出土时,周遭军士不约而同屏住呼吸。箱盖掀开的刹那,珠光映得落叶都镀了层金边。

"此乃殿下赐予黎民之物!"统领的长矛倏然贯入土中,惊起三只寒鸦,"敢染指者,剥皮楦草!"

亲卫们望着没入硬土半尺的矛杆,喉结齐齐滚动。他们比谁都清楚——军中酷刑,向来言出必行。

820、虎贲铸刃

2075年

扶苏创立亲卫军时便立下铁律:所有成员必须绝对效忠于他。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设立了最严酷的惩戒——任何过失皆以斩首论处。

这支军队成立至今,尚未有人触犯这条禁令,自然无人愿做第一个受刑者。

毕竟,谁若开了这个先河,必将沦为后世唾骂的千古罪人。

此刻,近卫军统领正将两箱金银悉数分发给当地百姓。

得知能领到钱财时,乡亲们喜出望外。

他们早被丞相害得苦不堪言——正值秋收时节,却因丞相谋反牵连入狱,田里庄稼尽遭野兽践踏。

正当众人为过冬生计发愁之际,竟意外获知分发钱粮的消息。

百姓们欢天喜地聚集到近卫军驻地,当听闻这是扶苏的旨意时,感激之情更甚。

原本活命已是扶苏开恩,如今又得钱财接济,众人无不心生崇敬。

他们纷纷立誓:纵使亲人被捕,也绝不与扶苏为敌。

至此,丞相叛乱  彻底平息。

亲卫军完成任务后返回咸阳护卫扶苏。

某个晴空万里的早晨,蒙恬匆忙求见。

迎着扶苏疑惑的目光,这位将军急声禀报:"启禀陛下,臣听闻南疆百姓欲举迁入大秦,不知您意下如何?"

扶苏闻言霍然起身:"详细道来!朕不是已派将领暂管南疆政务?"

"既已归入大秦版图,为何还要迁徙?莫非那将领行事有差?"

"可监察士兵从未上报过他的过失啊。"

蒙恬听完扶苏的话,沉思片刻后郑重回应道:"陛下,据报南下国因战乱导致民心不稳。该国首领身亡后,残余士兵趁机作乱,在当地烧杀抢掠。这些  发生在我们撤离南下国不久后。"

"后来朝廷委派的代理将领果断出兵平叛,但当地百姓已对南下国失去信心。他们听闻大秦治安良好,纷纷想要迁入内地。虽然南下国已属大秦疆土,但距离核心区域较远,百姓们希望能更靠近中原,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

扶苏闻言摇头轻笑,随即命令蒙恬率军接应南下国民众。考虑到南下国到中原路途遥远,途中可能遭遇不测,虽无法防范天灾,但至少要杜绝人为祸患。蒙恬即刻整军出发,火速赶往南下国边境。

与此同时,毗邻南下国的凌霄国正蠢蠢欲动。当初扶苏攻打南下国时,凌霄国主吓得不敢出声,生怕引火烧身。如今得知南下国由临时将领管辖,且李将军已被调回咸阳,他们便开始图谋不轨。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8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