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第317章
凌霄国企图截留南下国迁徙的百姓,计划将其纳入本国。他们盘算着若能成功吸纳这些人口,再从中 ,就能大幅扩充凌霄国的军队规模。
此时,凌霄国已暗中囤积粮草,准备对大秦发动攻势。
若能顺利实施计划,攻占大秦便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凌霄国 谋划之际,意外发现南下国大批百姓正纷纷向大秦迁徙。
这一变故令凌霄国 眉头紧锁,陷入忧虑。
就在此时,凌霄国国师主动进言,向 分析局势。
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 ,此事关系重大!若放任百姓投奔大秦,后果不堪设想。大秦国力必将更盛,而我方子民亦会心生向往。长此以往,此消彼长,凌霄国终将被大秦吞并。这难道是您愿见的结果?况且,这不仅是臣一人的看法,更是诸位将军的共同意见。”
说罢,国师抬手示意 看向身后。
转身望去,只见数名将领已立于殿中。
众将齐齐拱手,其中一人肃然道:
“ ,我等与国师所见相同。据探报,大秦丞相已被扶苏打入天牢,朝堂亦经整顿,如今焕然一新。若任其发展,大秦必将更加强盛。以扶苏之野心,迟早会发兵攻打凌霄国,甚至横扫诸国,一统天下!”
这番话令 猛然警醒。
沉吟片刻后,他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将此事全权交由将军们处置。
众将领命,迅速调集兵马,火速南下,意图截杀迁徙百姓。
在他们看来,即便强行带回这些百姓,也难阻民心所向,唯有斩草除根,方能断绝后患。
2078年
凌霄国的统治者深知,这些百姓已决心归顺大秦,效忠扶苏,绝不会再听从他们的命令。
既然如此,他们决定斩草除根,彻底铲除这些叛离之人。
与此同时,蒙恬奉扶苏之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南下国进发。
此次行动,蒙恬并未急于行军。
毕竟南下国早已被视为大秦疆土的一部分。
况且,扶苏早已派遣密探潜入南下国,暗中接应。
因此,蒙恬对接应南下国百姓的任务胸有成竹,毫无忧虑。
南下国的百姓们也自发聚集在一起。
他们满怀希望,坚信投奔扶苏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夜幕降临,众多百姓在一处休憩,准备天亮后继续赶路。
然而,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营地外。
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了所有人。
百姓们警觉地望向这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主动上前,向为首的将军恭敬询问:
“敢问将军来自何方?为何深夜至此?可否告知老朽?”
将军眉头紧锁,冷冷反问:
“你们是什么人?从何处来?”
老者连忙回答:“我等皆是南下国的百姓,如今正要前往大秦,投靠扶苏陛下。”
老者心想,既然已表明身份,又提及扶苏之名,对方应当会放行。
然而,将军却冷哼一声,厉声下令:
“找的就是你们!来人,全部格杀勿论!”
百姓们闻言,顿时惊恐万分。
机敏者试图四散逃窜,迟钝者则呆立原地。
但无论反应快慢,所有人都被团团包围。
随着凌霄国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拔刀,无情地砍向手无寸铁的南下国百姓。
2079年
凌霄国将军率领部队四处搜寻时,意外遭遇南下国逃亡的民众。短短时间内,这支手无寸铁的流民队伍便被屠戮殆尽。
这位将军暗自庆幸——当初与同僚分头行动时,自己随意选择的路线竟立下大功。想到回国后必将受到嘉奖,他兴奋地大笑,立即率军折返凌霄国复命。
与此同时,蒙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南下国。当他发现整座城池空无一人时,还以为自己走错方向。反复搜寻未果后,他只得返回大秦,沿途仍不见百姓踪迹。
焦急万分的蒙恬决定面见扶苏。他怀着一线希望来到宫殿,恭敬行礼后问道:"陛下是否已妥善安置南下国百姓?"
扶苏闻言诧异:"此事不是全权交由你处理了吗?"见蒙恬神色凝重,他立即追问详情。听完汇报,扶苏顿时意识到事态严重——那批南迁百姓竟在途中神秘失踪。
蒙恬回程时特意改换了路线,却依然未见南下国的百姓踪影。
扶苏心中生疑:莫非南下国的百姓凭空消失了?
这不合常理。南下国虽距大秦遥远,但通往大秦的道路仅有两条。蒙恬既已走遍这两条路,怎会遇不到这些百姓?
他们究竟去了何处?
为免遗漏细节,扶苏再次向蒙恬确认。蒙恬斩钉截铁地表示,确实未曾遇见南下国的百姓。
扶苏顿感事态严重——这些百姓极可能在半途遭山贼掳掠,否则早该抵达大秦。
他当即对蒙恬下令:“即刻率蒙家军再赴南下国,沿途剿灭所有山寨。我料必是山贼所为。你一边清剿,一边搜寻百姓下落。我也会派亲卫彻查,务必尽快找回他们。”
蒙恬领命拱手,转身率军出发。
此举可谓一举两得:既解救百姓,又永绝后患。这些山寨迟早要铲除,趁此机会动手,日后百姓往来也能安心。
蒙恬离去后,扶苏亦未耽搁,急召亲卫军首领:“派所有人手追查南下国百姓去向!我不信他们能人间蒸发,必有幕后 。南下国既属大秦,其百姓便是大秦子民。岂容贼人在我眼皮底下劫掠百姓?此乃挑衅!定要将元凶揪出,碎尸万段!”
亲卫军首领恭敬地向扶苏行礼后,忧心忡忡地问道:"扶苏陛下,若我们都离开,谁来保障您的安全?"
扶苏淡然一笑,挥手道:"我的实力你很清楚,寻常人根本伤不了我。即便真有军队来袭,我大秦的将士们也不是摆设,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亲卫军首领闻言郑重颔首,随即领命离去,全力搜寻南下国百姓的下落。
与此同时,凌霄国的将领们匆忙返回国内。那名 南下国百姓的将军满脸得意地觐见凌霄国 ,邀功道:" ,臣已按您的旨意,将那些叛逃的南下国百姓尽数诛杀,绝无活口。此事做得干净利落,纵使扶苏追查,也绝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臣连他们的 都烧成了灰烬。"
凌霄国 满意地点头,当场许诺重赏。那将军咧嘴笑着瞥向同僚,其余将领眼中难掩妒色。待众人退下后,大殿内仅剩 与国师二人。
"国师," 沉声问道,"此事当真万无一失?若被扶苏察觉,以我国现在的实力......"他攥紧拳头,"至少要等到羽翼丰满之日,才不惧与他正面抗衡。"
此刻若让扶苏知晓此事,我等必将面临 之祸。
凌霄国主神色凝重地望向国师,国师沉思片刻后,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陛下无需忧虑,此事做得天衣无缝。除您、我与几位将军外,无人知晓内情。即便扶苏追查至现场,也绝无证据指向我国。请陛下安心扩充军备,待兵强马壮之时,便是讨伐扶苏之日。"
闻言,凌霄国主虽点头应允,心中却仍感不安。尽管众将皆称万无一失,他总觉此事尚有隐患。然事已至此,唯有整军备战,静候时机。
数日后,扶苏终于等来了亲卫军统领的回报。
统领风尘仆仆地跪禀:"启禀陛下,经沿途彻查,臣等在一处荒地发现大量焦尸。经确认,确系南下国百姓。凶手踪迹全无,臣办事不力,请陛下降罪。"
扶苏摆手示意其退下,眼中寒芒闪烁。他万万没想到,大秦子民竟在自家疆域惨遭毒手,而行凶者却逍遥法外。
"看来,只能寄望于蒙恬了。"扶苏握紧拳头,指节发白。
蒙恬率军一路扫荡,将沿途的山贼尽数剿灭。
这些山贼之间互有联系,在蒙恬接连攻破四五个山寨后,其余山寨早已人去楼空,不见半个人影。蒙恬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嘴角却浮现出一丝笑意。
若南下国的百姓真是被这些山贼掳走,那他们在撤离时绝不会带上累赘。因此,蒙恬断定百姓并未落入山贼之手。他长舒一口气,继续前往其他山寨搜寻线索。
又走过几处山寨,蒙恬终于在一座山寨中发现有人。然而,这些人个个面容和善,毫无凶恶之相,反倒让蒙恬心生犹豫。
转念一想,寻常百姓怎会住在山寨之中?这些人必定是山贼无疑,只是伪装得更好罢了。当年随扶苏征战之时,扶苏曾告诫过他:越是面善的敌人,越需提防,或许下一刻便会露出獠牙。
蒙恬不再迟疑,挥手示意士兵上前,将山寨中人悉数擒拿。众山贼纷纷护住一人,蒙恬立刻明白——此人必是首领。
他将首领押至面前,厉声质问:“南下国的百姓究竟在何处?是否被你们所抓?”
尽管蒙恬早已派人搜查过山寨,确认并无百姓踪迹,但他仍想碰碰运气,或许能问出些意外线索。
山贼首领苦着脸,老老实实地交代了一切。蒙恬听完,终于弄清了这些山寨众人的底细。
蒙恬略显尴尬地笑了笑,随即下令释放这些被扣押的人。
通过交谈他了解到,这群人原是逃难者,因无处可去才暂居山寨。附近有条小河,河畔土地肥沃,让他们萌生定居的念头。寨中不乏猎户,偶尔能猎些野味改善伙食。这些人本性纯良,从未作奸犯科。
更令蒙恬注意的是,他们曾救下一名来自南下国的伤者——那人被发现时全身大面积烧伤。听闻此事,蒙恬神色骤然凝重。
825、带到山前,极其无奈!
825带到山前
他立即命人将那名南下国伤者带到山前,决定即刻启程返回大秦,将此事禀报扶苏定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696/431808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