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根基初固:共和国的实力清单
科布伦茨,人民宫(原市政厅)的指挥室内,一幅巨大的莱茵兰地区地图挂在墙上。刚刚从前线返回的奥托·克朗茨、负责思想整合的约翰·施密特、以及新任后勤部长弗里德里希·费尔德曼齐聚一堂,向韦格纳汇报最新的情况。埃里希·鲍尔在一旁,将关键数据记录在案。
“主席同志,”克朗茨声音洪亮,带着一丝征战后的疲惫与自豪,“是时候清点一下我们的家底了。”
一、 军事力量:人民革命军
约翰·施密特首先指向地图上代表军队的红色图标:
“经过整合与扩编,我军主力‘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团’ 下辖已确认编制的部队如下:
核心主力师:
第1‘科布伦茨’步兵师:满编状态,约8000人。由最早起义的第18团骨干和科布伦茨工人赤卫队扩编而成,忠诚度最高,装备最齐整。
第2‘莱茵河’步兵师:满编状态,约7800人。融合了早期投诚的多支防线部队,经过‘淬火’行动,战斗力已趋于稳定。
新整编师旅:
第3‘洪斯吕克’步兵师:完成整编,约6500人。以近期从德法边境投诚的部队(如原第112团3连、第79猎兵营、第14炮兵营等)为主,混编部分新兵,政治军官体系已全面建立。
第4‘萨尔’步兵师(暂编):正在紧急组建中,目前已收拢萨尔河流域投诚部队约4000人,预计满编可达7000人。
独立炮兵旅:实力增强,拥有各型火炮超过60门,包括宝贵的105毫米榴弹炮和150毫米重炮。
直属侦察团:扩充至约1200人,装备了缴获和自制的装甲汽车、摩托车及骑兵单位,是军团的尖刀。
科布伦茨工人赤卫队:作为核心卫戍力量,保持2000人规模,全部由最坚定的产业工人组成。
总兵力:已确认超过三万五千人,且随着边境投诚持续,人数仍在稳步增加。这已远超一个常规军的编制。
二、 领土与控制区
奥托·克朗茨走到地图前,用手划过一片广阔的红色区域:
“我们的实际控制区已非昔日可比。以科布伦茨为核心:
北部:稳固控制波恩至安德纳赫的莱茵河左岸地区。
南部:势力延伸至宾根,并控制了特里尔大部,兵锋直指萨尔盆地。
西部:以莱茵河为天然屏障,与法军对峙。
东部:深入洪斯吕克山脉,并将其作为可靠的战略后方和游击区。
关键节点:完全掌控了凯泽斯劳滕等工业城镇。
控制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比利时或三分之一个瑞士)。
控制人口:根据初步统计,已超过一百二十万。这为我们提供了持续的兵源、粮食和税收基础。
三、 工业与经济潜力
后勤部长弗里德里希·费尔德曼扶了扶眼镜,开始汇报他负责的领域,语气谨慎中带着一丝乐观:
“主席同志,同志们。我们的工业基础正在恢复和利用:
核心工业:科布伦茨的造船、机械工厂已恢复部分产能,主要为军队维修装备、生产弹药和军服。
新增资产:凯泽斯劳滕的机械制造厂、特里尔的钢铁作坊已被我们接收,虽然面临技术工人和原料短缺,但潜力巨大。
资源产地:控制区内拥有森林、少量煤炭和矿产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原料。
农业保障: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今年秋收的粮食产量预计能基本满足控制区内的需求,这是我们的定心丸。”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困难依旧巨大,尤其是药品、特种钢材、燃料和精密工业设备的短缺,依然制约着我们的发展。特别贸易小组已按您的指示开始运作,但见效尚需时日。”
四、 政治与外交态势
约翰·施密特最后总结道:
“政治上,我们在控制区内普遍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和农民委员会,基层政权架构初步成型。人民,特别是底层民众,对新政权的支持率很高。
外交上,我们依然处于被封锁和敌视的状态。但列宁同志的回电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我们并非完全孤立。而柏林和巴黎的敌人,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各自的困境,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窗口。”
韦格纳静静地听完所有汇报,目光凝视着地图上那片生机勃勃的红色。
“同志们,”韦格纳缓缓开口,“我们从一个小小的步兵团,发展到如今拥有三万大军、百万人口、上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政权。这证明了我们道路的正确性,也证明了人民的选择。”
韦格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峻:
“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从一个需要被‘剿灭’的叛乱,变成了一个必须被‘摧毁’的政权。柏林和巴黎,绝不会再坐视我们继续壮大。我们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比过去更加艰难。”
“巩固现有区域,消化新整合的部队,全力恢复生产,同时,眼睛要时刻盯着我们的敌人。下一次风暴,将不再是试探,而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总攻。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地图上的红色区域,此刻不再只是一个象征,而是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挑战的、沉甸甸的现实。德意志人民共和国的列车,已经驶上了历史的快车道,前方是更广阔的天地,也是更猛烈的风浪。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904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