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梅梅尔走廊的蓝图
梅梅尔市政厅内一间原本属于城市规划部门的办公室,如今挂上了“德俄铁路联合规划处”的牌子。
房间里烟雾缭绕,巨大的东普鲁士及立陶宛东部地图铺在长桌上,上面已经用红蓝铅笔勾勒出数条可能的线路。
来自德国的工程师、苏俄的交通专家,以及几位被“邀请”来的立陶宛铁路部门的技术人员聚集在了一起。
主导会议的是德意志人民共和国的资深铁路工程师,奥托·格奥尔格博士。
奥托·格奥尔格博士戴着圆框眼镜,手指关节因长年绘图而略显粗大,说话条理清晰,带着专业权威的气息。
“先生们,同志们,”
格奥尔格博士用指挥棒敲了敲地图上连接德国本土与梅梅尔的、粗壮的既有铁路线,
“后勤基础已经奠定!”
“我国本土的铁路网络,已经通过东普鲁士,与梅梅尔重新连为一体。”
“这意味着,来自鲁尔区的机械、来自萨克森的精密仪器,可以直接通过陆路源源不断运抵此地,无需再看海上封锁的脸色!”
格奥尔格博士的指挥棒坚定地向东移动,越过梅梅尔市区,指向立陶宛腹地,最终落在白俄罗斯方向的苏俄边境站。
“我们的任务,就是从这里开始,将这条钢铁动脉继续向东延伸,直抵我们苏俄同志的怀抱!”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打通这条连接德意志工业心脏与苏俄广阔腹地的陆上走廊。”
“现在,争论的焦点在于——从梅梅尔向东,我们是完全新建一条‘理想线路’,还是充分利用并升级改造现有的、穿越立陶宛的旧有铁路网络?”
一位年轻的德国工程师,倾向于理想方案,指着地图上一条近乎笔直的虚线:
“格奥尔格博士,我仍然认为应该考虑取直线路,从这里直接穿过去。”
“虽然要新建大约一百公里的铁路,绕过一些现有城镇,但路线最短,坡度更佳,未来几十年的运营效率都将是最高的!”
“效率?未来几十年?”
格奥尔格博士立刻反驳,
“我们需要的是现在!是立刻!韦格纳主席和莫斯科方面都在等着第一批物资通过铁路进行交换!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无限的马克和卢布去重新征服自然地形!我们必须采取最务实的策略!”
格奥尔格博士拿起红色铅笔,重重地在一条蜿蜒但已存在的铁路线上画下粗重的标记:
“现实且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改造、升级和标准化这条现有的线路!”
格奥尔格博士具体解释道:
“看这里!这条旧铁路线,战前就承担着连接东普鲁士与俄国西部的功能。”
“虽然部分路段在战争和后续动荡中受损,但其路基、桥梁、隧道等主要基础设施的骨架基本完好!我们的工作不是当浪漫的画家在白纸上作画,而是要做最高效的外科医生,在已有的躯体上进行嫁接和强化!”
“首先,修复与加固。立即组织工兵和铁路工人,优先修复被破坏的轨道、坍塌的护坡和受损的涵洞。利用梅梅尔现有的铁路工厂和来自但泽的物资,这比全线新建要快数倍!”
“其次,标准化与统一。这条旧线是混乱的象征,部分路段残留着俄国的宽轨,信号系统五花八门。我们必须全部改为我国的标准轨距,并安装统一的德式信号和通讯系统!确保从柏林开出的列车,能够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向明斯克乃至更远!”
“最后,扩容与强化。”
格奥尔格博士敲打着地图上沙基艾等关键节点,
“这条旧线大多是单线,运力孱弱。我们必须在关键区间,尤其是靠近枢纽和边境的地段,优先增建复线,并大规模扩建沿途车站的编组、仓储和装卸能力。沙基艾,必须被打造为一个强大的物资中转心脏!”
这时,苏俄专家伊万诺夫同志插话,他关心的是这条铁路沿线的战略安全:
“格奥尔格博士,我支持您的务实方案。但必须确保铁路线的防卫能力。护路部队的驻地、火力点、通讯节点,需要与铁路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尤其是穿越立陶宛腹地的漫长路段。”
“完全正确,伊万诺夫同志。”
格奥尔格博士用铅笔在地图上圈出几处战略要点,
“铁路延伸到哪里,安全保障就必须覆盖到哪里。这不仅是条约权力,更是生存必需。”
格奥尔格博士最后转向那几位沉默的立陶宛技术人员,语气不容拒绝:
“先生们,现在需要你们提供详尽的本地数据——沿线每一座桥梁的精确承重、地基的稳定性、冬季积雪对线路的影响……所有细节,都不能有遗漏。”
立陶宛的老工程师维陶塔斯,苦涩地低下头,低声道:
“……我们会竭尽所能的提供所有数据。”
最终,规划蓝图确定:
以修复和升级梅梅尔向东的既有铁路线为核心战略,辅以关键区间的复线扩建和全线的德式标准化改造。 效率与成本,压倒了理想与形式。
当格奥尔格博士将方案发往柏林时,他写道:
“…利用现有线路如同为老树嫁接新枝,是唯一能在严冬前收获果实的办法。预计六个月内,火车将呼啸着穿过立陶宛的原野,将柏林与莫斯科紧密相连。”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14305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