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740章 把那些淤泥和暗礁都清理干净

第740章 把那些淤泥和暗礁都清理干净


赵勇接过那张写着命令的纸,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领命肃然,迅速转变为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昂扬战意。他猛地抬头,看向朱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王爷!末将明白了!这帮藏头露尾的鼠辈,早就该狠狠收拾了!”

朱梓看着他眼中燃烧的火焰,微微颔首,语气却依旧沉稳:“明白就好。记住,此事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再次点向临桂、阳朔:“这两县是关键。拿下带头的粮商和勾结的胥吏,查抄粮仓,拿到实证,就能立刻稳住局面,震慑其他心怀叵测之徒。”

赵勇抱拳,声若洪钟:“王爷放心!末将亲自带队前往临桂,再分一得力部将率队前往阳朔,保证天亮之前,将命令执行到位!”

朱梓道:“好。但要记住,我们是去抓捕奸商污吏,不是去扰民。行动中,约束好手下士卒,除了目标人物和负隅顽抗者,不得滥伤无辜,不得劫掠百姓财物。要让百姓知道,王府的刀,只斩为恶者,是为他们做主!”

“末将明白!”赵勇重重点头,“定会严明军纪,若有违令者,末将必按军法处置!”

朱梓又叮嘱道:“查抄粮仓时,务必仔细清点,登记造册,防止有人趁乱侵吞。所有查获的账册、信件、人证,都要妥善保管,第一时间送回府城,交由张同知处理。”

“是!”

“对外,就宣称是例行拉练,检验卫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出发时动静要小,行军要快,务必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末将领命!”赵勇再次抱拳,眼神锐利如刀,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朱梓挥了挥手:“去吧,挑选精锐,准备出发。本王在府城,等你的捷报。”

赵勇不再多言,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房。他魁梧的身影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气,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书房内,随着赵勇的离开,似乎连空气都变得更加凝重。烛火摇曳,映照着朱梓深邃的眼眸。

他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带着凉意的夜风吹了进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府外的桂林城,此刻正沉浸在寂静之中,谁也不会想到,一场雷霆风暴即将在黎明前席卷周边的两个县城。

“不破不立。”朱梓低声自语,目光望向漆黑的夜空,“广西这潭水,太浑了。要想彻底改变,就必须用重手,把那些淤泥和暗礁都清理干净!”

他知道,这次行动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招致一些非议。但为了新政的推行,为了更多百姓的长远利益,他别无选择。对付那些敢于拿民生作为武器,挑战他底线的势力,任何的犹豫和仁慈,都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很快,王府深处传来一阵细微而不同寻常的动静。虽然极力压制,但甲叶的碰撞声、低沉的口令、马匹偶尔的嘶鸣,还是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种紧张有序的氛围。一队队精锐的卫士,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集结,领取武器,检查装备。他们的脸上没有平日的轻松,只有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肃穆。

朱梓没有再去关注外面的动静,他相信赵勇的能力。他重新坐回书案后,拿起一份关于水泥工坊建设规划的文书,试图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关乎未来的建设性事务上。

然而,手指拂过图纸上规划的道路线条,他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即将展开的行动。

临桂,阳朔……希望赵勇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将那些蛀虫一网打尽。只有这样,桂林府的粮价才能稳定,民心才能安定,他规划的宏伟蓝图,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实。

夜,还很长。而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最为深沉。桂林府的这个夜晚,注定不会平静。夜晚,注定不会平静。

天色将明未明,东方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但大地仍笼罩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中。桂林府城内的大多数居民还在睡梦之中,浑然不知潭王府的雷霆行动已经悄然展开。

王府侧门处,赵勇一身玄甲,腰悬佩刀,面容冷峻,立于马前。五百名精挑细选的王府卫士,已经悄无声息地集结完毕,分成了两队,盔甲兵刃在微弱的星光下闪烁着寒芒。他们口中衔着枚,马蹄裹着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行动的声响。

“出发!”赵勇低喝一声,翻身上马。

两队人马如同两条无声的黑蟒,迅速滑出王府,借着夜色的掩护,一队由赵勇亲自率领,直扑临桂县城;另一队由他麾下最得力的副将李达统带,奔向阳朔。

马蹄踏在官道上,发出沉闷而急促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卫士们个个面色肃然,眼神锐利,他们知道此行的重要性,更明白王爷的决心。

临桂县城。

当第一缕晨曦艰难地刺破云层时,赵勇率领的两百余骑已经兵临城下。守城的兵丁睡眼惺忪,还未完全清醒,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队人马惊得魂飞魄散。

“开门!王府卫队奉潭王令,前来执行公务!”赵勇身边的亲兵厉声喝道。

城门官慌忙跑上城头,看到下面黑压压一片杀气腾腾的王府卫士,尤其是为首那员大将,正是凶名赫赫的赵勇将军,顿时吓得两腿发软。他哪里敢有丝毫怠慢,连滚带爬地跑下去,指挥手下打开了城门。

赵勇一马当先,率队冲入城内,直奔县城最大的几家粮行和县衙。

“封锁福记粮行!许进不许出!掌柜的带出来!”赵勇在马上厉声下令。

一队卫士立刻冲向福记粮行,这家粮行正是张启年提供的名单上,带头囤积居奇的几家之一。粮行的伙计们刚打开店门准备营业,就被如狼似虎的卫士们控制住,吓得面无人色。

粮行掌柜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被卫士从后院揪出来时,还穿着睡袍,脸上满是惊恐和不解:“军爷,军爷!这是做什么?小人可是良民啊!”

赵勇冷冷地看着他:“良民?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勾结胥吏,扰乱市场,你也配称良民?拿下!”

“冤枉啊!将军!冤枉……”掌柜的哭喊声被卫士粗暴地打断,直接捆了起来。

“搜!仔细搜查账册、信件,还有粮仓!看看他到底有多少‘存粮不多’!”赵勇命令道。

卫士们立刻冲入粮行内部和后院粮仓,开始仔细搜查。

与此同时,另一队卫士已经包围了县衙。

“王府办案!所有胥吏原地待命,不得走动!”

县衙内顿时一片混乱,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胥吏们,此刻如同惊弓之鸟。几名被张启年重点标记,怀疑与粮商勾结的胥吏,更是面如土色,想要趁乱溜走,却被眼尖的卫士当场擒获。

“将军,这是县衙,你们……”一名主簿模样的官员壮着胆子想上前理论。

赵勇眼睛一瞪,杀气毕露:“本将奉潭王令,抓捕奸商污吏!谁敢阻拦,以同党论处!给我拿下这个多嘴的!”

那主簿吓得立刻闭嘴,不敢再言语。

相似的场景,几乎同时在阳朔县城上演。李达同样指挥若定,行动迅速,将目标粮商和胥吏一一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被搜查出来。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与掌柜口中的“存粮告罄”形成了鲜明对比;隐秘处搜出的账册,清晰地记录着他们低买高卖、囤积居奇的勾当;甚至还有几封与县衙胥吏往来的密信,内容不堪入目。

赵勇看着被押到面前,面如死灰的粮商和胥吏,冷笑道:“证据确凿,看你们还有何话说!”

他转身对身边的亲兵道:“立刻将查获的人证物证,以及初步清点的粮仓数目,八百里加急送回府城,禀报王爷!”

“是!”亲兵领命,立刻带着几名骑术精湛的卫士,快马加鞭赶回桂林府。

赵勇看着被控制的粮仓和县衙,又看了看街道两旁探头探脑,议论纷纷的百姓,朗声道:“奉潭王令!严惩奸商污吏,平抑粮价!所有查抄粮仓之粮食,将由王府统一调配,不日即开仓售粮,稳定市价!请父老乡亲们放心,切勿听信谣言!”

百姓们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低低的议论声,看向那些被捆绑的粮商和胥吏的眼神,充满了愤怒和鄙夷。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4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