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就看那些猴子识不识相了
桂林府,潭王府书房。
朱梓一夜未眠,他站在窗前,看着天色一点点亮起。
“王爷,该用早膳了。”徐妙锦端着托盘,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柔声劝道。
朱梓转过身,接过她递来的热茶,微微一笑:“不急,等消息。”
话音刚落,一名侍从匆匆跑进院子,高声道:“启禀王爷!赵将军八百里加急塘报!”
朱梓眼神一凝,放下茶杯:“念!”
侍从展开塘报,大声念道:“报!赵勇(李达)已于今晨卯时,成功控制临桂县主要粮仓及目标粮商、胥吏!人证物证俱获,粮仓存粮远超其声称数目!现正清点登记,详报稍后呈上!临桂局面已稳!”
“好!”朱梓猛地一拍桌子,脸上露出笑容,“赵勇干得漂亮!”
徐妙锦在一旁听着,虽然不太懂具体事务,但也知道是好消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张同知来了吗?”朱梓问道。
“回王爷,张同知已在外厅等候。”
“让他进来!”
很快,张启年快步走进书房,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喜色:“王爷!大捷!大捷啊!赵将军雷霆出击,临桂的毒瘤被一举拔除了!”
朱梓示意他坐下,将塘报递给他:“本王已经知道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张启年接过塘报,迅速看了一遍,精神大振:“王爷放心!有了这些人证物证,下官定能顺藤摸瓜,将所有牵涉其中的人一网打尽!同时,下官会立刻组织人手,准备接收查抄的粮食,尽快开仓放粮,彻底稳定粮价,粉碎那些流言!”
朱梓点了点头,眼神深邃:“这只是第一步。临桂、阳朔解决了,但灵川呢?还有那些隐藏在更深处,没有跳出来的势力呢?”
张启年神色一凛:“王爷的意思是?”
朱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杀鸡儆猴。临桂和阳朔的下场,就是给他们看的。本王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本王的刀快!”
张启年精神一振,立刻明白了朱梓的意思。临桂、阳朔的雷霆手段,就是做给灵川,乃至整个桂林府所有心怀叵测之徒看的!
他拱手道:“王爷英明!下官这就去安排,一方面加紧审讯,务必挖出更深层的联系;另一方面,立刻将此事昭告全城乃至各县,将查抄粮商、惩治污吏的告示张贴出去,用事实说话,安定民心!”
朱梓点了点头:“告示要写得清楚明白,就说这些奸商污吏,罔顾朝廷法度,罔顾百姓死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罪大恶极!本王奉旨镇守广西,绝不容许此等蛀虫祸害地方!查抄的粮食,将尽快平价出售,府库也有充足储备,让百姓安心!”
他站起身,走到张启年面前,语气加重:“审讯要快,但更要准!拿到实证,形成铁案!本王要知道,除了赵、李两家,还有谁是他们的同党,还有谁在这场粮价风波中推波助澜!”
张启年感受到朱梓语气中的杀伐决断,心中凛然,用力点头:“下官明白!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定将此案办成铁案,给王爷一个交代,给桂林府百姓一个交代!”
朱梓目光扫过桌上的塘报:“至于查抄的粮食,你拟个章程出来,以工代赈也好,直接平价售卖也好,关键是要快,要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同时,也要防止有人趁机钻空子,再次囤积。”
张启年沉思片刻,道:“王爷,下官以为,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府城和临桂、阳朔开设官营粮店,凭户籍限量平价售卖,保证底层百姓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启动部分修路的基础工程,招募受粮价影响较大的无地或少地农户参与,以粮食和少量铜钱作为工钱,如此既能稳定人心,又能推进王爷的大计。”
“好!就按你说的办!”朱梓赞许道,“具体细则,你尽快拿出方案,报给本王。此事,要抓紧!”
“是!下官这就去办!”张启年领命,不再耽搁,带着满腔的干劲和压力,匆匆退出了书房。
书房内恢复了安静。
朱梓缓缓踱回窗边,看着外面逐渐恢复生机的王府,以及远处城市隐约传来的喧嚣。
临桂、阳朔的行动,只是开始。
接下来,如何在全府范围内平抑粮价,如何处理那些被抓捕的粮商和胥吏,如何借此机会进一步清理地方吏治,提拔真正能干事、肯为民做主的人才,都是摆在他面前的课题。
他拿起桌上关于临桂、阳朔两县官员和胥吏的名册,仔细看了起来。这两个县,经历这次震荡,必然会出现权力的真空。他需要尽快选派可靠得力的人选去接管,稳定局面,并将新政不打折扣地推行下去。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临桂、阳朔两县发生的事情,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向桂林府城和周边地区扩散开来。
“听说了吗?潭王殿下派兵把临桂县的福记粮行给抄了!”
“何止福记!阳朔的几家大粮商也完了!还有县衙的好几个胥吏,都被抓起来了!”
“真的假的?那些粮商不是说没粮了吗?”
“屁!官兵从他们粮仓里搜出来的粮食堆成山!还有跟当官的勾结的账本呢!”
“活该!前几天米价涨得那么凶,原来是他们在搞鬼!”
“还是潭王殿下英明啊!一来就给咱们老百姓做主了!”
消息传到桂林府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普通百姓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前几日粮价上涨带来的恐慌和怨气,此刻化为了对潭王雷霆手段的拥护和感激。那些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甚至有些担心王府新政过于激进的人,此刻也放下了心。
启文书局门口,张贴的告示前围满了识字的百姓,刘文清亲自带着几个学子,大声向围观的民众解读告示内容,揭露奸商污吏的罪行,宣传王府平抑粮价的决心和措施。
“大家放心!王府已经查抄了奸商的粮仓,很快就会有平价米卖了!”
“不要听信谣言!王府有充足的粮食!潭王殿下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和叫好声。
然而,在府城的一些深宅大院里,气氛却截然不同。
一些平日里与赵、李两家走得近,或者在这次粮价波动中也暗中捞取了好处的富商乡绅,听到消息后,如同惊弓之鸟,坐立不安。
“怎么会这样?临桂和阳朔那边……潭王竟然直接动兵了?”
“手段如此狠辣!连县衙的胥吏都一起抓了!”
“快!把我们粮仓里的存粮处理掉!不,不能处理,万一被查到更麻烦!”
“账本!那些往来的账本赶紧烧掉!”
恐慌在这些人中间蔓延。他们原本以为,法不责众,王府最多也就是查处几个冒头的,没想到潭王朱梓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直接掀了桌子。
一时间,桂林府城内外的粮价应声而落,一些之前惜售的粮商也开始偷偷将粮食运往市场,试图在王府的平价粮冲击市场前卖个好价钱。
整个桂林府的形势,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潭王府,书房内。
朱梓听着手下关于城内各方反应的汇报,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看来,这记重锤,效果还不错。”他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窗外,“杀鸡儆猴,鸡已经杀了,就看那些猴子识不识相了。”
他顿了顿,吩咐道:“传令下去,让张同知加紧审讯,深挖彻查,绝不姑息!另外,让他尽快拿出开仓放粮和平价售卖的具体方案,本王要以最快的速度,让桂林府的粮价彻底稳定下来!”
“是!”侍从领命而去。
朱梓重新将目光投向舆图,这一次,他的手指落在了“灵川县”的位置上。
临桂和阳朔已经解决,灵川县那边,现在该有所表示了吧?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4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