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章 陛下有旨:放手去做!
“此人是谁?”将闾低声问身旁的侍卫。
侍卫很快回报:“殿下,此人名叫陆丰,原是南郡一名管理仓库的小吏,因上官贪墨被牵连革职,听闻招贤令,便变卖家产,凑足路费前来应募。”
“陆丰……”将闾点了点头,记住了这个名字。
他看得分明,此人不仅算术精湛,心思也极为缜密。
经过数日的严格考核与筛选,一批真正有才干的人才脱颖而出。
他们或许出身低微,或许没有显赫的家世,但在各自的领域,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本事。
将闾没有犹豫,很快便公布了第一批录用名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个名叫陆丰的小吏。
“兹任命陆丰为少府属官,主掌监国府新建工坊之一切钱粮核算、用度审计!”
少府,掌管宫廷府库、税收以及官营手工业,地位重要。
虽只是属官,但负责新建工坊的财务,已是实权在握。
一个被革职的南郡小吏,一跃成为京官,并且是负责要害部门的官员,这无疑是破格中的破格!
消息传开,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荒唐!简直是荒唐!”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宗正气得浑身发抖,第一个站了出来,“区区一介革职小吏,毫无根基,寸功未立,竟骤然提拔至少府要职?殿下,此举置我大秦官秩礼法于何地?!”
“宗正大人所言极是!”
立刻便有数名官员附和,“自商君变法以来,我大秦论功行赏,以爵位军功定尊卑。如今殿下仅凭一场儿戏般的‘考核’,便将这些身份不明、来历不清之人引入朝堂,委以重任,岂不是乱了法度,寒了功臣之心?”
“臣听闻那陆丰不过是精于算术罢了,此乃小道,上不得台面!治国安邦,岂是拨弄算筹就能成的?”
“更有甚者,听说还有泥瓦匠、老农夫之流,也被授予官职!殿下,如此任人唯亲,不,是任人唯‘贱’,恐动摇国本啊!”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矛头直指将闾的用人政策。
这些声音,大多来自世袭的旧贵族和依靠传统察举、军功晋升上来的官员。
将闾的做法,无疑触动了他们最敏感的神经——等级制度和既得利益。
将闾站在御座前,面色沉静如水,冷眼看着下方群情激愤的臣子们。
待殿内声浪稍稍平息,他才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殿:“诸位大人,稍安勿躁。”
他目光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面孔:“本殿知道诸位心中疑虑。然,何为人才?难道只有出身高贵、熟读经义者,方为人才?难道精通算术、善于农桑、巧于营造者,便不是人才?”
“大秦能一统六国,靠的是百万将士奋勇杀敌,靠的是严明法度,但也离不开无数能工巧匠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离不开万千农夫辛勤耕作,提供粮草!他们或许出身平凡,但其技艺、其经验,于国于民,皆有大用!”
“陆丰算术精湛,能为国库节省多少靡费?老农熟悉地利,能让关中增产几何?巧匠技艺高超,能造出何等利器?本殿用人不问出身,只问才能!唯才是举,人尽其才,方能使我大秦基业长青!”
将闾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锐利:“至于说本殿‘任人唯亲’、‘乱用职权’?敢问诸位大人,本殿提拔之人,哪一个不是经过严格考核,证明了其确有才能?哪一个与本殿有半分私交?若只因其出身低微便弃之不用,那才是真正的埋没人才,才是对大秦的不负责任!”
一番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将反对者的论点一一驳斥。
“殿下所言极是!”
上将军蒙毅跨步出列,声如洪钟,“军中用将尚不论出身,唯才是举。治国用人,亦当如此。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殿下破格提拔,乃是为国求贤,臣,支持殿下!”
紧接着,右丞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冯劫也站了出来。
这两位是朝中宿老,德高望重。
冯去疾缓缓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陛下东巡在外,殿下监国,当有权宜之策。招募实用之才,充实各部,于国有利。老臣以为,可行。”
冯劫也点头:“御史台之责,在于监察百官。若新晋官员确有不法或失职之处,御史台自会弹劾。但仅因出身而阻其仕途,非国家之福。”
有了蒙毅、冯去疾、冯劫这几位重臣的支持,朝堂上的风向顿时一变。
反对的声音虽然依旧存在,但气焰明显被压了下去。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陷入了僵持。
看着那些依旧不肯罢休,试图以祖宗礼法、贵贱有序来压制自己的老臣,将闾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轻轻一抬手,内侍立刻会意,恭敬地捧上了一卷早已备好的竹简。
将闾接过竹简,目光威严地扫视下方:“诸位大人,或许忘了。陛下东巡前不久赐下谕令。”
他展开竹简,虽然没有高声宣读,但那熟悉的始皇帝印玺和开头几个字,已经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陛下有旨:‘放手去做’!”
将闾的声音陡然提高,“此乃陛下对本殿监国理政之期许,亦是对诸位臣工之要求。本殿所行之事,皆为大秦江山社稷。诸位大人,当同心同德,戮力辅佐,而非处处掣肘,阻碍政令施行!”
“陛下圣谕在此,谁敢质疑?”
“放手去做”四个字,如同四座大山,重重压在了所有反对者的心头。
皇帝的旨意,便是最高的权威。
无论他们心中有多少不满和怨言,此刻也只能暂时压下。
大殿之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那些先前慷慨激昂的反对者们,此刻都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
将闾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众人,眼中并无得意之色,只有一片深沉。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压制。用皇帝的权威来强压,并非长久之计。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些破格提拔的人才,尽快做出成绩,用事实来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而那些新提拔的人才,尤其是陆丰等人,此刻恐怕也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
他们的表现,不仅关乎自己的前途,更关乎着监国殿下这场“唯才是举”改革的成败。
咸阳城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新的暗流,已然生成。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11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