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046章 老成持重的李斯

046章 老成持重的李斯


丞相府内,灯火通明。

李斯端坐案后,面前摊开着那封由数家大商号联名呈上的陈情书。

墨迹未干,字字泣血,声声控诉着官府凭证如何扰乱市场,监国公子如何与民争利,恳请陛下废止新政。

李斯手指轻轻捻着光滑的竹简边缘,目光深邃。

这封陈情书的分量,他掂量得清清楚楚。背后不仅是咸阳城乃至关中几家最大的粮商、布商、铁器商,更隐隐牵扯着一些旧日六国的贵族势力,盘根错节。

一边是陛下明显表露出支持态度的监国公子,另一边是足以搅动大秦经济命脉的庞大商贾集团。

这平衡木,走起来需万分小心。

沉吟良久,李斯并未立刻将陈情书呈送御前。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

次日,几位在陈情书上署名的主要商贾代表,被客客气气地请到了丞相府。

李斯亲自接见,言语温和,耐心听取了他们的苦衷,表示会将他们的担忧妥为考量,却绝口不提何时上奏,更无半句承诺。

一番太极推手,既安抚了对方情绪,又将此事暂时压了下来。

老狐狸的算盘打得精明。先观望,看看监国公子如何应对,也看看陛下的真实态度到底有多坚定。

然而,李斯能等,将闾却早已料到这一步。

就在陈情书递交丞相府的当晚,监国府邸内,一个不起眼的小头目,张洪奎正低声向将闾汇报着市井间的最新动向。

此人原是府中内侍出身,被将闾看中其机敏,专门负责组建一个遍布咸阳角落的情报网络,如今已初见成效。

“殿下,那几家大商号递了状子给丞相,还派人四处游说,想必是联合起来要给咱们施压了。”张洪奎语带担忧。

将闾脸上波澜不惊,仿佛在听一件寻常小事。“知道了。”

他淡淡应了一声,随即转向杜周,“杜周,试点县那边,凭证的推广不能停。不仅要保证兑换顺畅,还要增加它的用处。从下个月起,试点区域缴纳田租、口赋,允许部分用官府凭证抵扣。让百姓真正离不开它。”

他又看向张洪奎:“你的人继续盯着那几家商号,尤其是他们的粮仓、货栈。平日里囤积居奇、偷税漏税的勾当,给我把证据收拢扎实了。”

“诺!”杜周与张洪奎领命而去。

将闾的预判很快应验。见丞相李斯态度暧昧,那几家大商号的耐心迅速耗尽。

一场无声的经济战悄然打响。

咸阳城内外的市场上,原本充足的粮食开始变得紧俏,价格一日三涨;

布匹、盐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也急剧减少。

一些小商贩无货可卖,怨声载道;

普通百姓更是恐慌,争相抢购,进一步加剧了物价的波动。

“没天理了!这粮价涨得比磨盘转得还快!”

“听说官府要用那纸片子把粮食都换走,以后咱老百姓吃啥?”

“都是那监国公子搞出来的事!”

流言蜚语如同瘟疫,再次在市井间蔓延,矛头直指将闾和他的新政。

这一次,因为切身感受到了物价飞涨带来的压力,百姓中的不满情绪明显比上次更甚。

“殿下,他们动手了!”

杜周急匆匆赶来汇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怒气,“咸阳粮价三日内翻了一番!再这样下去,民心必乱!”

“慌什么。”将闾放下手中的格物院图纸,眼神锐利如刀,“他们既然出招了,我们接着便是。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他当即提笔,写就一份奏疏直奔咸阳宫。

“父皇!”

麒麟殿内,将闾将奏疏呈上,“近日咸阳物价异常波动,粮价飞涨,民心不安。儿臣查明,此乃部分豪商大贾相互勾结,恶意囤积居奇,操控市场,意图牟取暴利,更欲以此要挟朝廷,阻挠新政!”

嬴政接过奏疏扫了几眼,又听将闾简述了市场乱象,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挑战他的权威?

在他眼皮子底下搞这种小动作?

简直是找死!

“儿臣恳请父皇恩准,设立临时机构‘平准司’,隶属少府,由官府动用国库储备粮、布、盐铁等物资,直接入市销售,平抑物价。同时,授权平准司严查囤积居奇、哄抬市价之不法商贾,以儆效尤!”将闾躬身道。

“准!”嬴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带着怒意,“朕倒要看看,是哪些不知死活的东西,敢在我大秦的都城兴风作浪。将闾,朕命你全权负责此事!平准司所需人手、物资,少府、治粟内史全力配合。蒙毅!”

“臣在!”蒙毅出列。

“你调拨一营禁军,配合平准司行动。凡有阻挠、抗拒者,格杀勿论!”

“臣遵旨!”

得到嬴政雷霆震怒下的全力支持和尚方宝剑,将闾立刻行动起来。

平准司火速挂牌成立,杜周被任命为司丞,调集精干官吏,连夜制定行动方案。

次日凌晨,天色未明。

咸阳城内外的数个地点,同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

杜周亲自带队,手持监国公子令符和陛下诏令,身后跟着平准司的官吏和一队队杀气腾腾的禁军士卒,直扑几个最大的粮仓和货栈。

“奉陛下旨意,彻查囤积居奇,开门!”

守卫的家丁还没反应过来,坚固的库门已被禁军撞开。

眼前的一幕让所有参与行动的官吏和士兵都倒吸一口凉气,巨大的仓库内,粮食堆积如山,一眼望不到头;

布匹、铜器、铁料更是塞满了各个角落,数量之巨远超正常经营所需。

“封存!清点!所有账簿、文书一并带走!”杜周厉声下令。

一夜之间,咸阳城内最大的几家囤积窝点被连根拔起。

消息传开,整个咸阳为之震动。

天亮之后,平准司的动作更快。

一方面,查抄来的粮食、布匹等物资,立刻被运到城内几个主要集市,以低于之前飞涨价格的平价出售。

告示贴出,明确规定,持有官府凭证者,可优先、足量购买。

百姓们半信半疑地拿着凭证涌来,发现真的能换到平价粮、布,顿时欢声雷动,之前的疑虑和恐慌一扫而空,对官府凭证的信任度直线飙升。

另一方面,平准司将查抄的物资清单和几家主犯商号偷税漏税、囤积居奇的罪证,张榜公布于市。

铁证如山,百姓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物价飞涨的根源是这些黑心商贾在捣鬼!

一时间,群情激愤,唾骂声淹没了那些被查抄的商号府邸。

舆论彻底反转,将闾和新政的声望不降反升。

趁着这股雷霆之势和民心所向,将闾再度上奏。他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负责农商管理的官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甚至存在与不法商贾暗中勾结的弊端。

他大胆建议,合并少府、治粟内史中部分职能重叠的下属部门,裁撤冗员,设立一个新的、权责更加明晰的“农商署”,统管农业发展、物资调配、市场监管等事务。

并提议由在试点推广和此次平准行动中表现出色的杜周,暂代农商署署令,同时提拔一批年轻、务实、在行动中证明了能力的官员进入新机构。

这一步,比之前的任何改革都更加触及核心。

精简机构,意味着动了许多旧勋贵和保守派官员的饭碗;

提拔新人,更是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潜规则。

朝堂之上,那些原本只是观望甚至暗中支持商贾的势力,终于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他们意识到再不阻止,这位行事狠辣的监国公子,恐怕真要将他们赖以生存的旧秩序彻底掀翻了。

一股更为强大的阻力,开始在阴影中悄然集结,准备向将闾发起更猛烈的反扑。

与此同时,农商署衙门内,杜周正对着从查抄仓库中缴获的海量账簿,逐一核对。

在一本不起眼的流水账册的角落里,一条用隐晦符号记录的资金流向,引起了他的注意。

顺着这条线索往下深挖,蛛丝马迹隐隐指向了朝堂之上,一位地位不低、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九卿官员。

这笔钱的最终去向,似乎与宫廷内部某些用度采买有关……

杜周的后背渗出一层冷汗。他知道,这场风暴,远未结束。

它正牵扯出更深、更黑暗的腐败网络,而网络的另一端,或许连接着足以撼动朝局的力量。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11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