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章 将闾对扶苏的影响
农商署衙门深处,灯火摇曳,映照着杜周略显疲惫却异常专注的脸庞。
他面前堆积如山的账簿,仿佛一座无声诉说着贪婪与腐败的山丘。
那条在角落里用隐晦符号记录的资金流向,像一条毒蛇的尾巴,终于被他牢牢抓住。
将闾得到初步汇报后,只说了四个字:“深挖,彻查。”
没有多余的指示,但杜周明白其中的分量。
这绝非仅仅查抄几个不法商贾那么简单,这根藤蔓向上攀爬,已触及朝堂的梁柱。
他不敢怠慢,立刻调动起所有能动用的力量。
新设立的监察御史台里,那些由将闾亲自提拔、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的年轻御史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犬,悄无声息地散布出去。
同时,张洪奎那张刚刚铺开、尚显稚嫩却已无孔不入的情报网,也开始围绕着那位地位不低的九卿官员,细密地收集着每一丝异常的蛛丝马迹。
这是一场在阴影中进行的较量,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就在杜周的秘密调查紧锣密鼓进行之时,咸阳城郊的格物院却传来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成了!殿下,成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匠作,捧着一块其貌不扬、却泛着幽深金属光泽的钢锭,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新炉炼出的这一批,杂质更少,韧性、硬度都远超之前!可以稳定小批量产出了!”
将闾拿起那块沉甸甸的钢锭,指尖传来冰凉坚硬的触感。
他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没有片刻耽搁,他立刻带着最新的样品,直奔咸阳宫。
麒麟殿侧殿,嬴政与太尉尉缭正在议事。
当将闾呈上那块新钢样品时,嬴政的目光只是微微一凝,而尉缭的眼睛却瞬间亮了起来,如同看到了绝世珍宝。
“此物便是你所言的新钢?”尉缭几乎是抢上前去,拿起钢锭反复掂量、敲击,甚至取来随身佩剑的鞘尖用力刻划。
坚硬的鞘尖在钢锭上只留下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白痕,而钢锭本身纹丝不动。
“取甲来!取戈来!”尉缭兴奋地大喊。
很快,侍卫取来了秦军制式的青铜甲片和铁戈。
尉缭亲自操起一把用新钢锻打出的短刀,先是对着铁戈用力劈砍,“锵”一声脆响,铁戈应声而断。
接着,他又将短刀刺向青铜甲片,只听“噗”的一声闷响,坚韧的甲片竟被轻易洞穿。
“嘶——”饶是见惯了沙场惨烈的尉缭,此刻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丢下短刀,双手捧起那块钢锭,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神物!此乃神物啊!若我大秦锐士能以此钢锻造兵刃、甲胄,则步卒可破重甲,车骑可裂坚阵。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
这位军方大佬的激动溢于言表,他看向将闾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灼热与期盼,几乎要把将闾当成军神来拜了。
他猛地转向嬴政,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格物院之功,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必须全力支持!监国公子此举,乃强军之本,兴国之策啊!”
嬴政看着尉缭失态的模样,又看了看那块威力惊人的新钢,心中同样波澜壮阔。他缓缓点头,看向将闾的眼神里,赞赏之意更浓。
“善!”
......
然而,就在新钢的突破带来巨大鼓舞的同时,朝堂之上,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爆发了。
次日的朝会,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压抑。
以几位老臣为首,联合了十数名官员,突然发难。
“陛下!”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颤巍巍出列,痛心疾首道,“监国公子查抄商号,固然一时平抑了物价,然手段过于酷烈,株连甚广,已令关中商贾人人自危。长此以往,恐致商路断绝,百业凋敝啊!”
“臣附议!”另一位官员立刻跟上,“更有甚者,公子擅设农商署,合并官署,裁撤官员,任用私人,此举罔顾祖制,扰乱朝纲。杜周等人骤登高位,德不配位,恐难服众!”
“陛下!将闾公子监国以来,虽有小功,然其行事激进,滥用职权,唯新是举,恐非社稷之福。恳请陛下收回监国之权,详查其过,以安天下!”
一时间,弹劾之声四起,矛头直指将闾及其推行的新政。
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方士案和格物院的成果,专攻查抄商号和机构改革这两点,将其描绘成动摇国本的祸事。
整个朝堂仿佛又回到了将闾刚刚监国时的局面,只是这一次反对的声浪更加汹涌,也更加有组织。
扶苏站在一旁看着这熟悉的场景,眉头微蹙,但并未像上次那样急于开口。
他想看看,将闾这次又将如何应对。
将闾站在殿中,面对着四面八方的指责,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等到殿内稍稍安静,才缓缓开口:“诸位大人所言,本公子听到了。”
他先是对着御座一礼:“父皇明鉴。儿臣查抄商号,非为滥杀无辜,实因此辈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已严重扰乱国计民生,甚至暗中资助六国余孽,罪证确凿!杜周!”
杜周立刻出列,将早已准备好的厚厚几卷卷宗呈上:“陛下,此乃查抄商号所得账簿、往来信函及相关人犯供词。其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操控粮价、布价,如何偷税漏税,以及……与某些不明势力勾结的证据。”
廷尉府的官员也适时上前,证实了供词的真实性。
将闾继续道:“至于设立农商署,精简机构,乃是为了提高政务效率,更好地推行利国利民之策。所用之人,皆是在实干中证明了能力。若论祖制,难道祖制便是墨守成规,尸位素餐吗?”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诸位大人只看到查抄商号可能带来的‘商路凋敝’,却为何不见格物院研制出的利国利器?”
他示意侍从将那块新钢样品呈上,“此物,名为‘钢’,其坚韧远胜青铜、精铁。若用此物打造兵器,我大秦军队战力将提升何止一倍?此等强军之利,诸位大人难道也视而不见吗?”
尉缭立刻出班附和,将新钢的威力再次渲染了一番,强调其对国防的巨大意义。
然而,反对派显然不会轻易罢休。
那位领头的老臣冷哼一声:“哼,一堆账簿,几句供词,焉知不是屈打成招?至于那块铁疙瘩,能否量产尚不可知,焉能以此为依仗,行扰乱朝纲之举?”
“证据不足?牵强附会?”将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刺向队列中一位一直沉默不语,但眼神闪烁的九卿官员——廷尉正,李园。
“父皇!”将闾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儿臣这里,还有一份证据。直指此次商贾勾结、囤积居奇、阻挠新政的幕后黑手之一!”
杜周再次上前,这一次,他捧着的只有一卷薄薄的竹简,但其分量却重逾千斤。
“陛下!臣奉监国公子密令,彻查不法商号资金流向,发现巨额钱款,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最终流入了……廷尉正李园大人的府中!”
杜周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此乃李园大人与咸阳最大粮商‘常平仓’东主王氏勾结,收受贿赂,利用职权为其囤积居奇、偷逃赋税提供便利的铁证!账目、证人、赃款流向,一一俱在!”
图穷匕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园身上。李园脸色煞白,浑身筛糠般抖了起来,指着将闾和杜周,嘴唇哆嗦着:“你……你们……血口喷人!诬陷!这是诬陷!”
然而,他的辩解在杜周呈上的详细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那上面不仅有账目往来,甚至还有几位关键经手人的画押供词,以及从李园府邸搜出的部分赃物清单!
“混账!”御座之上,嬴政猛地一拍扶手站起身来,一股恐怖的怒焰自他身上勃发而出,席卷整个大殿。
他死死盯着面无人色的李园,声音冰冷刺骨:“李园!你好大的胆子!身为廷尉正,执掌国法,竟与奸商勾结,贪赃枉法,蠹国害民,阻碍强国新政。朕待你不薄,你就是如此回报朕,回报大秦的吗?!”
“陛下饶命!臣……臣一时糊涂啊!”李园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语无伦次。
“拖下去!”嬴政怒吼,声音震得大殿嗡嗡作响,“交廷尉严审!抄没家产!凡涉案者,一律严惩不贷!”
殿前武士如狼似虎般上前,将瘫软如泥的李园拖了出去。
嬴政余怒未消,目光如刀锋般扫过阶下百官,尤其是那些方才摇旗呐喊的官员,厉声道:“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新政,必须推行!谁敢再阳奉阴违,暗中掣肘,李园就是你们的下场!尸位素餐,阻碍大秦强盛者,朕必斩不饶!”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雷霆之威下,整个朝堂噤若寒蝉,再无半点反对之声。
那些原本还想浑水摸鱼的官员,此刻只觉得脖颈发凉,冷汗浸透了朝服。
随着李园这颗最大的毒瘤被拔除,朝堂上的阻力骤减。
平准司的工作再无掣肘,咸阳及周边的物价迅速回落并稳定下来。
官府凭证因为能优先购买平价物资,且被允许抵扣部分赋税,其信誉和流通范围大大增强,百姓们也逐渐习惯并乐于使用这种便捷的纸片。
农商署在杜周的带领下,开始高效运转。
机构精简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而易见,各项农技推广、物资调配指令畅通无阻。
秋收在即,从各试点县传来的消息都显示,今年的粮食产量预计将远超往年,丰收在望。
新政带来的好处,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认可。
扶苏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他亲眼见证了将闾如何顶住压力,如何用雷霆手段清除障碍,又如何用实实在在的利益赢得民心。
他终于明白,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仅仅依靠仁德是不够的,审时度势,刚柔并济,甚至必要的铁腕,都是不可或缺的。
朝会之后,扶苏主动找到了嬴政。
“父皇,”他躬身道,“儿臣近日随九弟观摩新政,深感其利国利民之处。儿臣愚钝,空谈仁义,于实务所知甚少。恳请父皇恩准,让儿臣进入农商署,协助九弟处理具体事务,从旁学习,而非仅仅旁观。”
嬴政看着长子眼中闪烁的真诚与转变,心中甚慰,点头应允。
清除了内部最大的阻力,新政初见成效,嬴政对将闾的信任和期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日,他单独召见将闾于内殿。
屏退左右后,嬴政的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沉声问道:“新钢既已试炼成功,威力惊人。那么,何时可以量产?朕要用此利器,装备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铁军!将闾,你可能为朕办到?”
将闾迎着父亲那充满渴望与期待的目光,心中清楚,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将实验室里的样品,变成足以装备数十万大军的工业化生产,这背后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需要调集的庞大资源、需要建立的全新组织体系,其难度和挑战,远非之前任何一项改革可比。
大秦的强国之路,已然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却又无限光明的征途。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11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