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工作室发展壮大
公社招待所那十套精神抖擞、做工精良的工作服,如同十块活招牌,日日穿行在公社最显眼的位置,将“晚衍”二字及其代表的品质,无声无息地刻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订单如同这个季节迁徙的候鸟,从四面八方飞来。不仅有邻近村落的乡亲拿着攒了许久的布票和钱,想来做一身体面衣裳过年;更有县城里听闻风声的干部家属、学校老师,甚至开始有小工厂的负责人上门,咨询工装定制的可能。
苏晚坐在工作室里,面前摊开着新买的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待完成的订单。母亲李桂芹和学徒春妮在另一张工作台前埋头赶工,两台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支忙碌而充满希望的乐曲。
“妈,春妮,歇会儿吧,喝点水。”苏晚起身倒了三碗温开水,递过去。
李桂芹接过碗,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不累,眼见着这活儿一件件做出来,心里头踏实。”她如今彻底成了女儿的左膀右臂,不仅手艺越发老练,连带着以往那点斤斤计较的小家子气也褪去了不少,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敞亮。
春妮也乖巧地放下手中的活计,小口喝着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苏晚:“晚晚姐,这件列宁装的腰省我收得对吗?我总觉得这里还有点不太平整。”她年纪虽小,却极有灵性又肯吃苦,短短时间已经能独立完成不少基础款式的缝制,让苏晚省心不少。
苏晚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指点道:“这里要再往里收一点点,力度要均匀,不能忽紧忽慢。对,就是这样……慢慢来,不着急,手感是练出来的。”看着春妮认真点头的模样,苏晚心里那个关于扩大“晚衍”的念头愈发清晰。
光靠她们三人,产能已然逼近极限。尤其是接了招待所的长期订单后,时间更是排得满满当当。是时候再招一两个可靠的人手了。
晚饭时,苏晚把这个想法和陆衍说了。桌上摆着简单的饭菜,新蒸的玉米面馒头散发着粮食的香气,一盘清炒小白菜是自家大棚里刚摘的,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我想再找两个人,最好是像春妮这样年纪轻、肯学又稳得住的。”苏晚掰开一个馒头,夹了点咸菜,“地方倒是好说,东厢房那边还能再腾挪出一间来。就是这人选……”
陆衍安静地吃着饭,闻言点了点头:“是该招人。总这么熬着,身体吃不消。”他目光扫过苏晚眼下淡淡的青色,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人选让王婶帮着打听一下,村里知根知底的好。”
他的支持总是这样具体而务实。苏晚心里一暖,笑道:“嗯,我明天就去跟王婶说。等新人来了,我和妈就能腾出手来,专门应付那些要求高的定制单子。”
“养殖场那边,第一批鸡仔长势不错。”陆衍像是想起什么,语气平缓地提起另一件事,“过两天,我打算再去邻县一趟,看看他们那边是怎么处理鸡粪和垫料的,果园施肥能用上。”
他将家里家外的事都规划得井井有条,农业和副业两条腿走路,稳扎稳打。苏晚看着他被日光晒得愈发棱角分明的侧脸,心中充满了踏实感。这个男人,或许不善言辞,却用他最坚实的臂膀和清晰的头脑,为她撑起了一片可以肆意翱翔的天空。
“需要带什么东西吗?钱够不够?”苏晚自然地问道。如今“晚衍”收入稳定,她手头宽裕了许多。
“不用,我这儿有。”陆衍摇头,顿了顿,补充道,“招待所的定金,你留着周转,添置东西。”
他始终分得清楚,她的“晚衍”是她的心血和事业,他从不轻易插手,更不会混淆账目,只在需要时提供最坚实的后盾。这种尊重和理解,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苏晚觉得珍贵。
第二天,苏晚便去找了王婶。王婶一听“晚衍”要招人,拍着大腿连声说好:“这是大好事啊!晚丫头你这摊子越铺越大,是得添人手!放心,包在婶子身上,一准给你找两个勤快本分的姑娘来!”
消息传开,村里又掀起一阵小小的波澜。以前大家只觉得苏晚手艺好,能赚钱,如今眼见着她不仅要带徒弟,还要正式招工,这意味着“晚衍”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家庭副业,而是能提供工作岗位的“正经事儿”了。不少人家的心思都活络起来,尤其是家里有适龄姑娘的,谁不想让孩子去学门手艺,还能挣份工钱?
与此同时,林杏干事竟也主动找上了门。这次她的态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客气和真诚。
“苏晚同志,冒昧来访,没打扰你吧?”林杏穿着一声干净的列宁装,笑容得体,目光在整洁有序、充满生机的小院里扫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
“林干事?快请进。”苏晚有些意外,但还是客气地将人请进堂屋。陆衍去了坡地,李桂芹和春妮在工作室忙活,堂屋里就她们两人。
“苏晚同志,我是专程来向你道歉,也是来道谢的。”林杏坐下后,开门见山,语气诚恳,“之前……受了一些不实信息的影响,对你和陆衍同志可能有些误会。招待所工作服的事,还有……李卫东同志的事情,都让我认识到,是我以前狭隘了。你和陆衍同志,是靠自己的本事和汗水吃饭的榜样。”
苏晚微微一愣,没想到林杏会如此直接地道歉。她看着对方清澈的眼神,不似作伪,便也释然一笑:“林干事言重了,都过去了。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想着把日子过好而已。”
“能把日子过好,就是最大的本事。”林杏感慨道,随即说明来意,“其实今天来,还有个不情之请。我们妇联接下来想组织一个‘巧手姐妹’互助小组,就是想请各村有手艺、肯干的妇女,分享经验,带动更多姐妹一起努力。我想邀请你,作为我们小组的特邀顾问,给大家讲讲你的创业经验,当然,主要是服装制作方面的技巧。”
这一次,没有李卫东的牵线,没有居高临下的“安排”,而是平等的邀请和真诚的认可。苏晚看着林杏眼中的期待,心中微动。如果她的经验真的能帮助到其他想要自立的姐妹,这无疑是件好事。
“林干事,谢谢您的信任。”苏晚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顾问不敢当,但如果姐妹们不嫌弃,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互相学习。”
林杏见她答应,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太好了!苏晚同志,你真是爽快!那我们就说定了,具体时间地点我安排好了再来通知你!”
送走林杏,苏晚站在院中,看着湛蓝如洗的天空,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开阔。曾经那些或明或暗的排挤、轻视,似乎在“晚衍”实实在在的成绩面前,如同冰雪般消融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带来的不仅是尊重,更是一种能够参与其中、甚至贡献力量的认同感。
几天后,王婶果然带来了两个姑娘,都是本村人,家境清白,性情看着也老实敦厚。一个叫秋菊,十七岁,手脚麻利;一个叫冬梅,十六岁,眼神里透着股机灵劲儿。苏晚考察了她们的基本针线活,又观察了她们的耐心,觉得都还不错,便决定先让她们跟着李桂芹和春妮打下手,从最简单的锁边、钉扣子学起。
小小的“晚衍”工作间,一下子拥有了五名“员工”,显得格外热闹而有生气。苏晚制定了简单的规矩和分工,李桂芹负责技术指导和质检,春妮带着秋菊、冬梅做基础缝纫,她自己则专注于设计、裁剪和高端定制。秩序井然,效率明显提高。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裁剪一件客人指定的、样式复杂的呢子大衣,院门外传来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苏晚同志在家吗?”
苏晚放下剪刀走出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在门口,穿着半旧的中山装,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十分平整,手里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杖。老者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清亮有神,正打量着院门上那块“晚衍”的木牌,微微颔首。
“老先生,您找我?”苏晚觉得老者气度不凡,不像是普通村民,连忙上前客气地问道。
老者收回目光,看向苏晚,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你就是苏晚?嗯,不错,眼神清正,是个踏实做事的样子。我姓陈,退休前在县里工作。听人说起你们这‘晚衍’的衣服做得好,尤其是工装,又精神又实用,特意过来看看。”
姓陈?县里退休的?苏晚心里一动,忽然想起之前似乎听丽华师傅提过一嘴,县里有位姓陈的老领导,很关心地方经济发展,为人正派。难道……
“陈老您好!快请进!”苏晚不敢怠慢,连忙将人请进院子,又让春妮去倒水。
陈老摆摆手,目光却饶有兴致地落在了工作室的方向,听着里面传出的、富有节奏的缝纫机声,问道:“我能不能看看你们做活的地方?”
“当然可以,您这边请。”苏晚引着陈老走向工作室。
工作室里,李桂芹正低头熨烫着一件刚做好的中山装,春妮和秋菊、冬梅各自在缝纫机前忙碌,见到生人进来,都停下手中的活计,有些拘谨地站了起来。
陈老示意她们继续,自己则慢慢踱步,目光仔细地扫过工作台、码放整齐的布料、挂在墙上的成品和半成品,尤其是在看到那几件为招待所定制的、版型挺括的工作服样品时,停留了许久。他又拿起一块边角料,用手指捻了捻,感受布料的质地。
“嗯,料子选得实在,针脚也密实。”陈老点点头,看向苏晚,眼中带着赞许,“听说你们不仅自己做,还带了徒弟,接了公社单位的订单?”
“是,”苏晚如实回答,“都是大家信得过,给了我们‘晚衍’机会。我们也想着,能把事情做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好一个‘不辜负信任’!”陈老抚掌轻笑,语气带着几分感慨,“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往城里跑,觉得城里机会多。你能扎根在村里,不仅自己闯出了一片天,还能带着乡亲一起,解决就业,带动风气,这很难得啊!”
他走到院中,看着那片在秋阳下泛着油绿光芒的大棚,又望了望坡地方向:“我听说了,你们不光搞服装,还搞大棚种植,弄生态养殖?思路很活嘛!这才是咱们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
陈老的话不多,却句句说在点子上,带着一种高屋建瓴的格局。苏晚和闻声出来的陆衍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心里都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年轻人,好好干!”陈老最后拍了拍陆衍坚实的臂膀,又对苏晚鼓励地点点头,“‘晚衍’这个名字起得好!既有传承,也有开拓。记住,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根本,质量是生命线,诚信是立足之本。将来有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去县里找我这个老头子聊聊。”
他没有留下任何具体的承诺,但这番肯定和指引,本身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路,也给予了苏晚和陆衍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送走陈老,夕阳已将天边染成绚烂的锦缎。苏晚和陆衍并肩站在院门口,看着那块在暮色中显得愈发沉静的“晚衍”木牌。
“陈老的话,你听到了吗?”苏晚轻声说,眼中跳动着夕照的光芒,“他说,我们是农村发展的希望。”
陆衍伸出手,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指,掌心温暖而有力。“嗯。”他低低应了一声,目光悠远而坚定,“我们会的。”
他们从最困顿的境地中携手走出,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彼此的扶持,一点点开垦出属于自己的沃土。
如今依然坚韧不拔,携手向前…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84/1111109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