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捷径
陈越放下BP机,眉头紧皱。
“舒总,抄袭仿制虽说能赚快钱,可风险也不小。先不说良心过不过得去,万一被小日子公司或者工商部门查出来,咱们公司名声可就臭大街了,以后还怎么在行业里立足?”
王海也摸着下巴,一脸凝重。
“是啊舒总,而且这种逆向工程就是照猫画虎,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肯定不扎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续产品升级、维护都是大问题。今天咱们仿了这款,明天小日子那边再出个新款,咱们是不是又得屁颠屁颠从头开始仿?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这可不是咱们雪晔的风格。”
擅长算法的赵敏心思更缜密。
“还有个更要命的问题,咱们国家对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管制非常严格。就算那个吴总吹得天花乱坠,说牌照在申请,可万一审批过程中出点岔子,或者政策风向有变,这项目立马就得搁浅。到时候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都得打水漂。”
舒雪赞许地点头,目光转向一直盯着BP机沉思的张猛。
“张猛,你怎么看?”
张猛抬起头,也有一丝忧虑。
“舒总,单从技术角度拆解,这东西确实是个好东西。它的集成度、信号滤波和低功耗处理,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逆向研发这个过程本身,确实能极大锻炼和提升我们的硬件设计和嵌入式开发能力。但是…”
“就像大家说的,法律和市场风险太大了。我更担心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头,习惯了这种‘拿来主义’的快钱模式,团队的心气可能就散了,以后谁还愿意沉下心去做吃力不讨好的自主创新?”
王海在一旁听得直咂嘴。
“好家伙,听着是挺诱人,可这哪是馅饼,分明是个烫手山芋啊!那港商看着笑眯眯,说不定肚子里憋着坏呢,以为咱们私企好忽悠。”
舒雪听着团队骨干们你一言我一语,脸上的笑容反而更深了。她不怕有分歧,就怕大家只看钱看不到风险,或者只看到风险看不到机遇。
“大家说的都很在理,句句戳在点子上。”
舒雪总结,手指敲了敲BP机。
“抄袭仿制这条路,看似是捷径,实则是悬崖边的羊肠小道,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咱们雪晔,要想真正在行业里站稳脚跟,打出名堂,还得靠自己的真本事,做出有雪晔印记的东西。”
“但恒业集团提出的这个项目,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通信产品的个人化和便携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BP机只是一个开始,这个市场的未来不可限量。咱们不能因为怕风险就裹足不前,但也不能像个愣头青一样盲目冒进,被人当枪使。”
“舒总,您的意思是?”
“我的想法是,这块肥肉,我们要吃,但不能囫囵吞,更不能吃坏肚子。我们要把它吃出花样,吃出水平!”
她一字一句地说道。
“咱们可以借鉴这个BP机的设计理念和部分技术,但绝不做简单的抄袭仿制。我们要结合我们自己在算法、结构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思考,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更优、成本更低、更适合内地市场需求和国情的新型寻呼机。”
“自主知识产权?”
舒雪肯定地重复。
“对,自主知识产权!”
“从核心芯片的选型与二次开发、电路设计、底层协议、到外观模具,都要我们自己做主,形成我们自己的专利和技术壁垒。这样,既能彻底避开法律风险,又能真正锤炼出咱们的核心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将来,就算出了新款,我们也能基于自己的技术平台,快速迭代,甚至做得比他们更好!”
众人闻言,顿时沉默,随后眼神越来越亮,开始热烈地讨论。
王海首先提出最关键的点。
“舒总,这想法很好,可是研发投入和时间肯定会大大增加,那个吴总他能同意吗?”
李文也表示怀疑。
“是啊,他看起来只想快钱,恨不得明天就山寨出来上市销售。”
舒雪成竹在胸地笑了笑。
“所以,说服他,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挑战,也是决定这个项目成败的关键。不仅要说服他接受我们的方案,我还要把最终的研发主导权和知识产权,牢牢抓在我们雪晔手里!”
王海倒吸一口凉气。
“这可能吗?人家出钱的可是大爷。”
“事在人为。”
舒雪露出志在必得的表情。
“他出钱,我们出技术,但技术才是未来的核心价值。我们要让他明白,只有和我们深度绑定,走技术创新的正道,他才能获得更长远、更巨大的利益。如果他只想要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山寨品,那对不起,我们雪晔不奉陪。我想,他跑遍国营厂碰壁,找到我们,应该也不只是想找一个简单的代工仿制作坊那么简单吧?”
在场都是搞技术的,想得没舒雪那么多,听舒雪这么一说,当即被她的气势和远见所感染,齐齐振奋起来。
“舒总,我们就这么干!”
“对,要干就干票大的,搞出自己的名堂!”
“好!”
舒雪一拍桌子。
“那我们现在就来统一思想,细化方案。陈越,你牵头,立刻组织技术攻坚小组,就以这台样机为参考,吃透它,给我拿出一个初步框架。动作要快,我们要在下次和吴启荣谈判时,拿出让他无法拒绝的东西。”
说到技术,陈越干劲十足。
“明白!”
“王海,你去打听一下,国内无线电管委会关于这类产品准入的最新政策和审批流程,越详细越好。”
“赵敏、张猛、李文,你们负责分析核心芯片的替代方案和算法优化空间。”
舒雪看向一旁做会议记录的王玥。
“小玥,你去查一下香港那边关于恒业集团和这个吴总的风评。”
任务分配完毕,大家高速运转起来。
两天后,吴启荣和李志豪再次出现。
“舒总,考虑得怎么样?时间不等人啊,香港那边已经有好几家公司在跟进类似项目了。”
吴启荣一坐下就直奔主题,给舒雪制造压力。
舒雪不慌不忙,让王玥给二人倒茶。
“吴总,李先生,这两天我们的技术团队加班加点,对贵方提供的样品和项目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评估。”
“哦?结论是?”
“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项目。”
吴启荣脸上刚露出喜色,舒雪却道。
“但是,直接进行逆向仿制,这条路,我们雪晔不会走。”
吴启荣的笑瞬间僵在脸上,李志豪也皱起了眉头。
“舒总,你这是什么意思?嫌钱少?还是怕了小日子企业?”
“吴总,别误会。”
舒雪从容不迫。
“恰恰是因为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合作,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前景,所以才不能选择死路一条的方案。”
她示意了一下,王玥立刻将一份技术分析报告,以及几张手绘的草图放到吴启荣面前。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19/433286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