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皇帝策略
李斯和冯去疾面面相觑。
举荐乃大秦立国以来一直延续之策,为大秦引荐了不少大才,如苏秦、范雎、商鞅、吕不韦等,都是惊世大才,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才让大秦能大一统。
这都是引荐的功劳。
相反,如早期的楚国,因过度依赖王室贵族和本土宗族势力,对外来贤能的任用限制过多,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国运逐渐衰退。
这是限制引荐的弊端。
引荐乃一国根本,而如今皇帝却提出这个问题,让李斯和冯去疾有些云里雾里。
国强国弱,人才所致。
李斯说:“陛下,人才可遇不可求,不必操之过急,臣认为可发招贤书广告天下,让贤能者主动而来,便可解忧。”
冯去疾也说:“古有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更筑黄金台招纳贤士,从而引来乐毅、邹衍等贤才,臣认为陛下可效仿燕昭王,不愁贤才不至。”
二人点头,皆认可对方的说法,目前朝堂中人才凋零,遂治粟内史之位才空缺那么久,既然从朝堂中找不出贤能之人,自然要向外寻找。
嬴政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却是道:“如今我大秦鼎盛,各方趋之若鹜,若招贤书一出,必定引来无数人前来,可尔等又如何择贤?”
“自是能入陛下法眼者可择。”李斯说。
嬴政微微一顿,回应:“说得在理,可朕总有眼拙之时,如择之如狄龙县令,岂不重蹈覆辙?”
“这......”李斯二人不知如何回应。
的确,这涉及到慧眼识珠,可人力有时穷,自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还是李斯思维敏捷,道:“臣认为可先派人调查其人背景,才行任用。”
“可!”嬴政点头,可又说,“朝廷三公九卿朕可择贤,那郡县何如?乡亭如何?朝廷事务繁多,不可能事事巨细,如让地方自行择贤,恐有私心而招致狄龙县令之事发生,反而适得其反。”
李斯二人点头,目前郡县主要官吏都是由朝廷派出,这方面朝廷还能把控,可主要官吏之下皆是由地方择贤任用,倒是无法做到人人监控,弊端明显。
当然,即使是朝廷任用郡县主要官吏也不可能做到事事完美,腐败之事也无法完全杜绝。
这是举荐制的弊端。
还是冯去疾圆滑,皇帝能提出此事,还反驳得那么完美,必定有可行之策,遂拱手道:“我等愚钝,想必陛下已有对策,可否解惑?”
李斯见状也拱手。
嬴政笑了笑道:“朕自是有策,只是太过惊世骇俗,不过让二公听听也无妨。”
略舒口气道:“朕之策有二,其一,九品中正制;其二,科举制。”
“所谓九品中正制乃选出中正官,由中正官按家世、品行评等级而举荐贤才,而科举制便是通过分科考核择贤而用。”
“二公觉得如何?”
李斯二人听之陷入深思,下一刻却是拍手叫绝。
冯去疾附和道:“果真是惊世骇俗,九品中正制可杜绝朝臣存私,择贤而用;科举制分科考核,揽天下之才而无疏漏,开先河之策。”
“陛下大才也。”
嬴政听之微微露出笑容,暗道子婴之策竟能得到二位丞相的肯定,那说明是可用之策,他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过他很高兴,得孙如此,足矣。
“李斯,你认为呢?”见李斯迟迟没有开口,皇帝抬头问。
李斯踌躇着,不知如何开口,但他还是觉得很惊艳的,此二法皆是可用之法,特别是科举制,分科考核,考察贤者各方面能耐,可谓面面俱到。
随后说:“妙,陛下大才。”
“嘿嘿!”皇帝摇头而笑,却没有揽功的意思,道,“二公想错了,其实此二策并非朕所想,乃子婴。”
“皇孙子婴?”李斯二人不自禁瞪大嘴巴,可见惊色。
又是皇孙,皇孙脑子里究竟还藏着多少东西,先是直辕犁等罕见发明,接着以工代赈等策,每一样都那么惊世骇俗。
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特别是冯去疾,脸上多了一丝喜色,因嫣然而喜,如此良人就该他冯家拥有。
不过下一刻却是皱了皱眉头,前段时间频繁提及嫣然的公子扶苏这段时间好像没什么反应了。
“难道皇孙嫌弃嫣然?”想到这,不禁心慌了起来,要是如此,他得让嫣然主动出击,这样的贤孙女婿他可不能放过。
看陛下的脸色,似乎他对皇孙更为赞赏,如陛下有意立储,而嫣然又和皇孙扯上关系,那将来........他想都不敢想,太令人兴奋了。
“不行,回去得让嫣然收敛一点,别整日舞刀弄剑的,不似大家闺秀。”
李斯自恃大才,此刻也有点自惭形秽。
“不过.......”下一刻,李斯突然想到什么,问,“这科举制的分科考核又是如何操作?”
九品中正制的做法其实和举荐制相差无几,并不难理解,可科举的分科考核就显得陌生了。
刚才陛下并没有说清楚。
“自是分各个科目让读书人考试,优者可择。”皇帝照搬子婴的话。
“陛下准备分哪些科目呢?”
“可策论,可.......”皇帝还想照搬子婴的话,却发现子婴就说那么多,一时滞住了,却是想了想道,“二位丞相认为该分哪些科目?”
“可分法家之学,也可分农家之学,自然治国之论更为重要。”李斯提议。
冯去疾没有说话,他所学也是法家,李斯都说了,他没有什么好说的。
皇帝问:“墨家之学如何?”
墨家有制造之能,也是大秦所需的人才。
这时,冯去疾说话了:“自是可以,可墨家的制造似乎比不上皇孙的,陛下,既然科举制是皇孙提出来的,自应吸取他的意见。”
“善!不过在这之前得问问你们,朕这二制,哪一制比较好?”
子婴说了,科举制比较好,他倒想听听二公的看法是否和子婴的一样。
李斯二人思索片刻,冯去疾率先说:“臣觉得九品中正制甚好,此制杜绝朝臣存私心而举荐利己之人,让朝廷能吸纳真正的贤才。”
李斯想了想却反驳:“如中正官存私心呢?岂不都一样?”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42/433645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