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魁首
冯去疾继续念。
“三曰屯垦以养其力。边地辽阔,然人口稀疏,粮草转运维艰。可募内地流民、罪徒往边地屯垦,亦兵亦农。平时耕作,战时为兵。如此,则边地粮草自足,兵源日盛,无需仰仗内地转输,国力亦得休养生息。此谓固本培元,长久之计。”
嬴政听后若有所思。
屯垦以养其力?
此法王家子也提到,不过提到的是部分黔首,他不太赞同,实因不久前才轻徭薄赋,如再征调民夫,于国策相悖,但......
募流民、罪徒往边地屯垦,亦兵亦农,这也是耕战之策,相比王家子的征调部分黔首就新鲜多了,黔首乃国之根本,征调之有损国势,但募流民、罪徒虽未曾有过,却不用考虑轻徭薄赋之事,良策也。
他倒想听听李斯等人的意见,问:“二公认为此策如何?”
李斯第一个说:“甚妙,眼下困局是粮草不继,而蒙恬将军又想朝廷拨粮草,无疑难上加难,而此子之策乃募流民、刑徒之流到边地屯垦,一可增加兵力,二可开荒种粮,实乃不可多得之策,直接缓解朝廷粮草不足的困境。”
“右丞相认为呢?”嬴政望向冯去疾,冯去疾又再陷入尴尬,这是将他的痛处越挖越深,那逆孙不学无术便罢,此刻还要评价他人,这不是拿逆孙来做比较而暗讽他冯家无人吗?
可又不得不回答,便说:“此法甚妙,加之前面二策,必能解匈奴屯兵之困,甚至还可以此战胜匈奴,解除这个祸患。”
“哈哈!朕也是这么觉得,此子真乃我大秦福将,竟有如此之策,朕太想知道他究竟是何方人物了。”嬴政同意二位丞相的说法,大笑起来。
其他人也纷纷恭贺:“恭喜陛下觅得贤才,为我大秦排忧解难。”
李斯也连忙说:“恭喜陛下有个好皇孙,想出如此选拔人才之法,要不也无法觅得如此良才。”
这话直接说到皇帝的心坎里去,一时更为欢喜,又再哈哈大笑:“说得对,此间也有皇孙的功劳,当赏,当赏,哈哈!”
看着皇帝得意忘形的样子,冯去疾心中揪痛,别人家的孙子是良才,但他的孙子.......懒得再想,他恨不得将那逆孙踢到九霄云外去。
“右丞相快念,还有最后一策呢?可更是惊天之策?”皇帝更迫不及待了,只有李斯等人含笑不语,因为他们都看过,深知其中的不凡。
但他没有说破的意思,目光纷纷望向冯去疾,冯去疾顿时有种要钻到地下去的感觉,这眼神,分明就是讽刺他有个不成器的孙子。
硬着头皮继续念:“四曰通市以结其心。可在边境开设互市,许匈奴以牛马皮毛换取我大秦之布帛、粮食等。此举一则可满足匈奴之需,使其获利而不愿轻启战端;二则可察其虚实,亦便于怀柔拉拢。此谓以利羁縻,化干戈为玉帛。”
通市以结其心?
嬴政咀嚼着这话皱了皱眉头,此策的意思是说和匈奴通市而使匈奴不愿轻启战端,迫使匈奴退兵,的确是良策,可问题是大秦和匈奴互不通市,于国策相悖,且大秦的粮食即将告罄,又岂会有多余的粮食和匈奴互市,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
这时冯去疾又说:“陛下,还有附言。”
“念!”嬴政倒想看看此子还想解释什么。
“通市者,看之似向匈奴示弱,实则乃重中之重,我大秦如今虽说粮食紧缺,可不日后将有红薯之类入市,粮食紧缺立可解决,甚至还有剩余,如此之下这多余的粮食留下来只会拉低粮价,粮价一低必伤农,而通市便可将多余粮食售往匈奴,以此换回马匹之类,利国利民。”
“且通市可让匈奴依赖于我大秦,久而久之,匈奴不战而败。”
不战而败?
嬴政听之立刻来了兴趣,多余的粮食出售给匈奴,对大秦来说并没有损失,恰恰相反,还可以换来马匹,丰盈骑兵的数量,一举两得。
“妙,妙哉!此子真乃我大秦救星。”
大秦的布帛多如牛毛,售给匈奴并不会造成什么威胁,反而会增加秦人的收入,这是好计策,多余的粮食售出,可让匈奴形成依赖,更是不可多得之策。
此策一下子解决大秦诸多困境,实乃四策之中佼佼者。
只是,这通市看之有效,可怎样才能做到让匈奴不战而败呢?卷子并没有提到,他稍稍有些失望。
等等,他正要大为喝彩时,突然想到关键处,此子怎知道我大秦有红薯之类,须知知道红薯的只有他和身边人,不,还有子婴等庄园的人,其他人肯定不知道,那是不是说明,写出此策者乃庄园的人?
他不认为他身边的人会去科考,没这个必要。
这个想法一起,他立刻兴奋了起来,如此能人如果出自庄园,那就是皇孙的功劳,也就是说可能是皇孙所教导,那皇孙岂不就是能人之师?
岂不是说皇孙有着超绝的治国之能?
这一刻,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连忙催促冯去疾:“此子当之无愧为魁首,快说说他是何人,出自何处?”
冯去疾也很想知道此子是谁,究竟是何人如此了得,竟然让陛下如此惊喜?
接着,他的手动了,轻轻地翻了过来。
科考有规,考生的名字和出处要写在背面,并且严格封存起来,是为防止舞弊的事情发生。
背面有纸封着,但有被开封过的痕迹,他并不奇怪,刚才李斯等人阅出十人后,便一一地解封,才得以登记。
他慢慢地沿着开封过的地方撕开。
他有些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才能想出如此之策,他想知道,并且心里盘算着,待此子揭晓,他必定第一时间让那逆孙去拜师,让那逆孙有所长进。
当然,他拥有的更多是妒忌,妒忌此子的才能胜之那逆孙千百倍。
纸慢慢地揭开,里面的字浮现,但他没有多想,念了出来。
“右丞相府,冯玉。”
什么?右丞相府冯玉?
冯去疾后知后觉,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猛然间闭上眼,打算再重新看一遍,他认为自己看错了,实乃这右丞相府冯玉正是他那逆孙。
逆孙的名字出现在这里,怎么可能呢?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42/433644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