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挚语铭心
云林和山桃的订婚仪式,让李书记他们借着传统的中秋节这么一轰,搞得别样的热闹红火。
客人们都走完了,云林爸也要走,山桃一家和云林再三让明天了再回去,可云林爸说:“地里的活一摊摊摆着,不抓紧赶完,要是再碰上几天雨,有些庄稼就要长芽了。”
山桃说:“我开车送你们吧。把自行车用绳子绑在后备箱。我见过有人那样绑,不盖后盖就可以。”
云林说:“你刚刚学车,敢夜里上路吗?”
云林爸斩钉截铁说:“不行!你们都忙了多天了,就是会开车,我也不要送。好好歇一歇,明天还要干公家的事哩。回去的路大部分是下坡路,都是平闪闪的柏油路,我和你哥骑车子一会就回去了。”说毕,就硬领了大儿子推着自行车走了。
山豹上塔去了,云林山桃和山桃妈收拾一天的残局,云林怎么也想不通李书记他们一下子从哪里动员来了那么多的男男女女来热闹了半天。问山桃妈,山桃妈也纳闷,说:“那些人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可有的多年都没有见过面了。过去生产队的时候,把人都困在地里,倒经常见面的。现在地分了,娃娃们都去山外了,有的农活忙了回来几天,有的从来没有回来过。”
山桃说:“我的那几个小学同学,我五六年都没有见过了。有的住在前塬父母的老家,有的在外面打工两口子都住在城里。”
山桃妈说:“平时逢年过节也有回来看看父母的,可从来没有回来过这么多的。”
收拾完了,母女俩要回观察所了,云林对山桃说:“再坐一会,还没有中秋赏月呢。”
山桃说:“你还想对月吟诗吗?我倒想品品大学生的菜花(才华)味道怎么样?”
云林正高兴着,兴冲冲说:“你以为我理科毕业,就一定不会吟诗作文吗?”
山桃指着天上的月亮激云林:“中秋对月,古来多少文人雅士留了无数佳作,你能不能也吟诵几句?”
云林说:“此有何难?手到擒来,小姐请听。”又两手背在后边做摇头晃脑跺步状说:“魏公子曹植七步成诗,成千古佳话,山塾师云林抬脚就成,一步一句。”落脚念了第一句:“夜空中秋月,圆成金坨坨。”再抬脚又一句:“眼前山桃花,美得没法说。”山桃乐弯了腰说:“你就胡诌吧!”
云林说:“都是心里话。”接着站住一句一句念下去:“月在天上亮,桃在地上乐。对月明肺腑,捧桃在心窝。今日定秦晋,愿履白头说。一生紧拉手,千年也不多!”
山桃感动不已,心里有些热乎乎的。山桃妈听不懂他们两个说什么,看见山桃高兴,也跟着高兴。
云林“诗兴”盎然,拉了山桃的手说:“桃呀,要不要我再来一首现代的朦胧诗?”山桃更高兴了:“好呀!我洗耳恭听。”
云林得意忘形:“山桃,我给你篡改北岛的诗《一切》吧。”不等山桃表态就念开了:“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不是烟云一切欢乐都有微笑一切泪痕都没有苦难一切语言都不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山桃问:“你念全了吗?”云林说:“我跳跃着念了。”
山桃说:“我不懂朦胧诗。”云林说:“我也不太懂。”
两个人正说着朦胧诗,好像听见了远处传来了嘈杂的人声,两个人立即停止说诗,竖耳细听。山桃妈也奇怪,停了手里的活听着。
人声越来越近了,好像是几边的路上都有人上山来了。几个人跑到学校门口去看,看见不少人向学校走来。近了一看是那些中午下了山的村干部和各村的几个老人一块来学校了。
云林山桃问候答应着但是心里狐疑不解。李书记让着老人门进校门,说:“各位老族长不辞劳苦亲自出动,太辛苦你们了。”老人门纷纷说:“没有啥,为了孩子们,来看看咱山上新来的好老师应该的。”
云林拉了李书记到一边,小声问:“神神秘秘,到底啥事?”李书记笑嘻嘻说:“你想啥事呀?”云林说:“千万不敢再喝酒了!”李书记说:“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对云林又说:“开一个教室门,今天晚上是中秋座谈会。山果几颗,清茶一杯。”
人们都进了教室里自行找地方坐了,许多人拿出自带的瓜果月饼放在中间的桌子上。山桃和云林给大家斟上了“大碗茶”。
李书记叫云林在中间的桌子旁边坐了,说:“云林校长,你一定奇怪,今天咱这人烟稀少的山头上,哪里来了那么些活人吧?”云林说:“我这么多天,许多人从来没有见过。”
李书记说:“你可能还不知道,咱这几个村子,过去就是一个大队,那时候人口要近三千的。现在虽说流动和计划生育,可正式上了户口的也不下两千人。”
云林不解:“那为啥平时就那么一点年老人在呀?”
“为啥?为了后代娃娃呀!”一个幡然老者脱口喊道。李书记给云林说:“他是下村的老队长,两个儿子,一个领着媳妇娃,在前塬老家村里借了一孔破窑洞住着,靠在砖瓦厂下苦生活。一个儿子给人当上门女婿去了。”
老人说:“咱山上没有学校,耽搁了多少娃的婚事呀?谁愿意嫁到咱这里来世世代代当文盲呀!”
“想当年,咱大队把白云小学刚刚盖起来的那时候,山上多红火?”又是一个老人家在说话。李书记给云林说:“他是西边石峡下边的李老汉,两个孙子卷头发大个子,长得气气堂堂像东欧人,都在城里一家饭店当厨师,过了三十多岁了,谈了好些个对象,差不多要结婚了,来山里一看,都提出来要么在城里买房子要么和家里一刀两断。最后都分开走了。人家说‘就是跟了你,以后把孩子放在家里,连学都没有地方去上。’”
有人大声说:“李书记呀,你就不用一一给老师介绍了。咱谁家不为难孩子念书的事?多少人在外面两口子拼命,挣点钱还不够供给子女在城里念书的钱?有的想交借读费赞助费也交不到人家校长的手里去。不少人回了离开已经几辈子的前塬的老家,一寸地都没有,住着人家早就丢了的沟畔烂窑,连叫花子都不胜,孩子能念好书吗?”
李书记说:“云林老师,今天的那些年轻一点的人,都是从远远近近专程跑回来的呀,他们听说山上来了一个比城里老师教书还好许多的大学生老师,都想把孩子转回来上学呢。咱农村的一对青年,带一两个孩子,在没家没舍的城里过活,一年好几万元钱就丢到无底洞里去了,不说顾盼家里,不问家里要钱就谢天谢地了。”
云林问:“这里有多少孩子在外面上学?”
李书记说:“少说也过了五六十个。”
一个村主任说:“云林校长,咱也不想给你算苦情账。一对夫妇带一个孩子每年最少就算花用一万五千元,加上女人不能打工挣钱,也少收入一万来块。五六十个小家庭常年在外面百十万元就没了。山里人要过好日子,做梦也等不到了。”
李书记说,“今天晚上,各村的干部和老人家们专门来学校,就是想和你研究办好学校的事情,商量看能不能把老革命给咱创造了的好时机最大限度地创造性地发挥利用了,把咱白云小学再上一个更高的档次,不但要把咱山上在城里出大钱还看人脸色的孩子吸引回来上学,还能把白云小学办成让大地方的家长孩子也向往的学校。”
山底下的村干部试探着说:“云林校长,咱白云小学过去就是住宿制,如果有可能,能不能让孩子们就住校上学?”云林说:“没有问题,让孩子们那么天天来回跑,我也不放心。”下面村子来的人都高兴了,争着说:“吃饭就叫各家自己一两天送一次吧。”“我们把柴火保证按时供足。”“如果不安全,就给学校养上一个大狗。”
云林自己一个人在学校睡了这些天,也感到渗得谎,想着学生住进来了自己也不心慌了,就说:“学校里住宿的床板现成的,大家回去后,明天就把孩子们住宿的铺盖送上来吧。”山下的人都很高兴。
李书记说:“云林老师,还有一个最难场的事我不好给你开口呀。”
云林说:“咱俩谁跟谁呀?有啥话说不出口?”
李书记说:“今晚各村请了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们,就是想和你商量留着你,不要让你离开白云小学。”
云林说:“我什么时候要离开了?”
李书记说:“我们都知道你正在复习,要考研究生。离开还不是眼目视下的事情?”
云林说:“那还是没有影子的。”
其他人都说:“凭你云林老师的学识,考一个研究生还不是捏杏一样?”
李书记说:“我们也不是想耽搁你的前程,现在学校刚刚有了气色,你要是一走,肯定又要塌火了。我们实在不愿意。”
几个老人恳求道:“云林先生,你晚几年考行吗?我们不顾老脸求你了!”
李书记说:“现在不是有在职研究生吗?你工作着读研究生行不行?”
云林为难了。说:“你们能不能让我考虑考虑?”
李书记说:“我们也不要你立马表态,你实在想考,就不要太勉强了。乡亲们不过是想给你说说掏心窝子的话,”
云林说:“我听明白了,我会好好考虑。”
天已经很晚了。村干部们扶着战战兢兢的老人家们下山去了。
云林心情复杂地送老人们回来,躺上了床,没有一点睡意。
忽然电话响了,云林懒着不想去接。可是,电话铃一直不依不饶停一下又开始地响着,云林接了。
耳机里是乡里的教育组长喝醉酒了语无伦次的喊叫:“云林!你小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定一个烂婚,直接去文教局请领导。你把我当啥了?你不知道县官不如现管吗?你以后啥事都直接找局长去!我还没见过你这么不识时务的。你不给订报买书的钱吗?你去问问局长,看是不是他硬分给我的任务?”
云林被一连串的呵斥吓蒙了。“我,我。”着回不上话去。
教育组长更火了:“我我屁!八月十五,校长们都来我这里了。你要我八抬大轿来抬你吗?我会让你看看马王爷几只眼的。你就等着!”说完,“啪”地一声,撂了电话。
云林头嗡嗡响着,心跳着,更没有睡意了。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23/434451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