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鲫鱼萝卜汤
姜弘瑶扒着门框正看得入神,身后忽然冒出声:“哎,是阿顺哥,他又来送鱼啦。”
她回头瞧不见人,往下一瞅,见小妹蹲在脚边,和她一样伸着脖子往外看,两个发旋在头顶转着圈。
“阿顺哥是谁?” 姜弘瑶也蹲下来,手肘抵着膝盖吃瓜。
“就是打渔的阿顺哥呀。” 小妹往她跟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低的,像怕被听见。
“他住村尾,常来给大姐送鱼。有时候还帮咱家搬酱缸。”
她凑到姜弘瑶耳边,笃定地晃了晃脑袋,“阿顺哥准是喜欢大姐!”
“那大姐喜欢他吗?” 姜弘瑶追问。
小妹抿了抿唇,声音弱了些:“不知道。娘走了以后,阿顺哥再来,大姐就总躲着了。”
姜弘瑶眨了眨眼,想了想站起身往院中间走。
“这位阿顺哥,” 她朝青年笑了笑,“我是姜家二妹。大冷天捕鱼不易,哪能白要你的鱼?”
说着她从兜里摸出五枚铜板递过去,“这鱼我们买了,五个铜板够不够?”
“不行,不行,怎么能要你的钱呢,这鲫鱼小,不值当五个钱,这鱼你就拿着吃。”
阿顺边说着边摆手,还把鱼往大姐那边递。
“那这样,你不收钱,我给你包一包糖炒栗子,是我们今天炒的,你拿回家吃。”姜弘瑶说着就让大姐去灶房拿板栗出来。
这还是上午炒的那一锅,本来留着给姐妹仨人吃的。
阿顺捏着纸包的栗子,嘿嘿笑了两声,挠了挠头:“阿静,多谢你们的栗子,我回去就给我娘尝尝。”
“你走吧,我要回去做饭了。” 姜弘静接过鱼,声音轻轻的,转身就往灶房去。
姜弘瑶不好意思的笑笑也进去了,走之前还拉走了看戏的小妹。
“大姐,晚上我们焖大米饭吃,我买了腊肉,给你们做个鲫鱼萝卜汤、腊肉炒蒜苗!”
姜弘静撸起袖子去后院拔了一根萝卜,掐了几根蒜苗,洗了洗转身进了厨房就 “笃笃笃” 切起菜来,萝卜丝切得匀净,蒜苗段也码得整齐。
灶上的铁锅烧得微微发烫,她捏着鲫鱼的背鳍,顺着锅边轻轻一滑,“滋啦” 一声,鱼肉贴着锅底泛起白边。
她拿着锅铲翻了个面,待两面都煎得金黄透亮,倒进开水,锅里顿时腾起白雾。
萝卜丝下锅搅了搅,不多时,汤汁就慢慢熬成了奶白色。
另一边的腊肉在锅里煸着,油脂滋滋地冒出来,肥肉渐渐变得透明,边缘卷得像朵花,倒进蒜苗大火一颠锅,青的绿的混着油亮的红,香得人直咽口水。
姐妹仨围坐在桌前,鱼汤喝着暖乎乎的,腊肉嚼着咸香入味,就着焖得软乎乎的大米饭,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毫不意外,姐妹仨人吃撑了,小妹都靠着墙角迷瞪着眼要睡着了。
姜弘瑶和大姐在院里慢慢溜达消食,踢着脚边的小石子。
姜弘瑶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白天送鱼来的那个阿顺,是娘之前说起的那个吗?”
大姐手里捻着根枯草,闻言动作顿了顿,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 “嗯” 了一声。
声音低低的:“阿顺他爹走得早,家里就剩他娘一个人。他人勤快,会打渔,有条小渔船,日子倒也能过。”
她顿了顿,望着院外河边的方向,“以前两家走得近,咱爹还笑着跟娘提过,说要不就给我和阿顺订门亲。可后来爹娘都走了,就不怎么往来了。我在河里洗衣服撞见阿顺娘,笑着打招呼,她却好几次要么没听见似的,要么就低着头绕开……”
她声音轻了些,带着点涩:“我后来也猜着了,大抵是觉得咱家如今这光景,三个姑娘家,负担重。阿顺倒是还常来,每次都偷偷摸摸的,塞点鱼或是新摘的菜就走。”
“那你……” 姜弘瑶刚开口,就被大姐打断了。
“我知道自家情况,” 大姐转过头,眼里亮亮的却带着点红,“后来就没再跟他说过话,也跟小妹交代了,以后阿顺再送东西,别收。”
姜弘瑶听着心里发酸,伸手挽住她的胳膊晃了晃,仰着脸笑:“大姐你别愁,等以后咱们攒够了钱,日子过好了,姐夫还不是你随便挑?到时候咱挑个又能干又疼人还长得好看的!”
大姐被她逗得 “噗嗤” 笑出声,抬手拍了下她的胳膊,眼里的涩意散了些,带着点嗔怪:“净瞎说!”
第二天一早三人刚喝完栗子红枣粥,酱园行的全福就挎着布褡子上门收账了。
姜弘瑶只给了八块大洋,剩下的让他把店里的酱缸搬走抵了账,就让大姐在账簿上签字划了线。
见还清了债,大姐长长吁出一口气,眼里的愁绪散了大半。
她们住的这小镇,原是张家村和姜家村依着渡口凑成的,实际上人口不多,在镇上做生意实在卖不出多少。
眼下已进腊月,四处的集市多了起来,要想多挣些,还得往县城去。
只是去县城摆摊,该准备的东西就得样样周全了。
想到这里姜弘瑶拉着大姐说要去县城买一些板栗和花生回来,再去买木推车和炉子,最好再买个铁锅,这样可以直接在县城做糖炒栗子卖,把小妹也带上。
小妹正蹲在门槛边玩石子,听见 “去县城” 三个字,“噌” 地跳起来,小辫子甩得欢,直嚷嚷 “要去要去。”
姐妹仨赶紧拾掇妥当,各自挎上洗得发白的小布包,坐上根叔摇的乌篷船往县城去。
船桨搅碎了水面的薄冰,荡开一圈圈涟漪,小妹扒着船舷看水鸟,嘴里叽叽喳喳没停过。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5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