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采买
到了县城渡口,那热闹劲儿跟小镇上是天差地别。
码头上人挤人,挑着担子的、背着包袱的、牵着牲口的,上船下船的人来来往往撞着肩,吆喝声、船工的号子声混在一块儿。
“让让嘞,当心脚下!”“莫挤莫挤,孩子在这儿呢!”
“牵好大姐的手,可别松手啊。” 大姐姜弘静把小妹的小手攥得紧紧的,亦步亦趋跟在姜弘瑶身后,在人缝里小心地往前挪。
好不容易挤出渡口,三人径直往卖炉子和车的街市去。
街上满是铁器铺的叮当声和木器坊的刨木声,姜弘瑶停下脚,从布包里数出五块大洋塞给大姐。
“大姐,你去隔壁铁铺买个大炉子和口厚实的铁锅,我带小妹去吉祥木坊看车。”
分工定了,姜弘瑶牵着小妹的手进了吉祥木坊。
在后院她一眼就瞧上了一辆木头车 —— 约莫一米多长,宽有六七寸,车身是用几块厚实木板拼的,左右两侧和后面都有半尺高的围栏,最合心意的是底下安了四个大轮子。
不用推时往上面摆东西也稳当,真遇上刮风下雨,还能搭个棚子挡着。
姜弘瑶把小妹放上去,推着车试了试,这种比拉着的省力多了。
此时大姐一手拎着炉子一手拿着锅也进来了,东西都放上去,位置还很空,试了试这辆车,确实很省力。
在一阵讨价还价中,姜弘瑶花了三块五大洋买下了这辆木头车,还问了掌柜的这附近什么地方有仓房,打算存放这辆车。
“我这后院就有库房,单存这车一天五个铜板。” 掌柜的是个圆脸的中年汉子。
带着她们往后院库房走,“你看看这地方行不行。”
姜弘瑶看着这间放木材的库房,零零散散的木块靠在墙上,空间是够的。
“祝掌柜,五个铜板可以,但是提前得和您说,我们这个木车是用来做吃食生意的,我早上来推走,黄昏前推回来,我看您这边也有后门,就是每天得麻烦您开两次门。”
“开门没事,那我给你开个收条,你要存多久?”掌柜的带着她们走回了店里又冲着她说道:“木车能放,炉子可不能放!”
“祝掌柜,炉子我放后门边的屋檐底下,您看成不,炉子我们每天都会清理干净的。”姜弘瑶知道他的顾虑,想了想说道。
祝掌柜看她们姐妹仨人老实本分,点点头应了。
姜弘瑶要了十天的存放期,祝掌柜开收条时,姜弘静抢着数了五十个铜板递过去。
姐妹仨合力把木车推进库房摆规整了,又去旁边铺子买了两个大竹篮挎着,才欢欢喜喜出了门,往卖食材的街市去了。
姜弘瑶带着姐妹两去逛了集市,找到巡警问了下每日的摊位费,原来是分区域的。
卖菜的和卖肉的是分开的,卖吃食的靠后边,根据位置和摊位大小价格从每日十个到五十个铜板不等。
逛的三人都饿了,姜弘瑶心里也有数了。
姜弘瑶带姐妹俩去下的馆子。
路边找了一家看起来生意不错的店,三人点了两屉小笼包,加一个梅菜扣肉和一道烩三鲜。
“原来烩三鲜是鱼圆肉圆和冬笋啊,这食材新鲜,汤果然就很鲜!”姜弘瑶边吃边点评着。
鱼圆软嫩Q弹、无骨无刺;肉圆鲜香细腻带着汁水;冬笋脆嫩鲜甜。这大冬天吃一口再来口汤,美得很!
能看出大姐对梅菜扣肉是打心底里喜欢,筷子没少往那碗里伸。
小妹则独爱小笼包,小巧的包子塞得腮帮子鼓鼓的,这一顿饭三人吃得满嘴流油,连眉梢都挂着满足的笑意。
饭后,姜弘瑶让大姐带着小妹往杂货铺子去,嘱咐着买些家里缺的日用品,顺带捎块棉布回来。
她自己则寻了个要去采买板栗的由头,悄悄进了空间。
把仓库一些货物拖到客厅,然后从空间出来拖出了四袋板栗和两袋花生,还有红枣玉米等。
她找了两个利落的挑夫,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儿都挑去渡口。
到了渡口没见着根叔,倒遇上了卖鱼准备回家的阿水,他热心地搭手把东西抬上船。
姐妹仨谢过他,便一同往镇上回。
船上风轻水缓,阿水撑着竹竿,笑着说起糖炒栗子的好,说自家小妹很喜欢这个,昨天吃完今天还在念叨。
小妹阿琳听了,脆生生地告诉他,往后要是还想吃,就到渡口集市去找她们,她们家打算去集市上卖了。
到了镇上,阿水又帮着把栗子搬回了家。
姜弘瑶塞给阿水十个铜板,阿水却连连摆手,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能不能换成糖炒栗子。
以后他可以带给妹妹吃,姜弘瑶答应了。
看着院里昨天剩下的那一袋半栗子,再瞧瞧今天新运回来的四袋。
姜弘瑶只觉得眼前发花 —— 干不完,永远都干不完。
而且既然打定主意去集市卖炒货,只卖糖炒栗子定然是不够的,还得再添几个品种才好。
爆米花简单,卖的时候再炒就行,下午得试着把怪味花生做出来。
这玩意儿适合下酒,也好保存,卖给过路商人和酒馆最合适不过。
说干就干,姜弘瑶叫上大姐和小妹开始剥花生,花生皮补血不用去除,稍微清洗一下沥干水分就行了。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50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