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招人
甜姜西饼的生意日渐红火,姜弘瑶姐妹加表弟三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大姐觉得租金这么贵,可以再起早一点,多烤几炉卖。
姜弘瑶却不想那么累,一到下午五点左右就关门。
饶是这样很多时候下午两三点橱柜就空了,还有客人在店里等着糕点出炉,翻看了柜台上的蛋糕图册,直接给定金预定。
望着案台上三天后要上门交付的两个蛋糕订单,姜弘瑶打定主意要招人。
她在店门张贴了一张请人告示:诚聘帮工两名,月休四天,每日包一餐膳食,有意者可上门。
告示贴出不到两天,铺子前便陆续来了不少应征者,可姜弘瑶和大姐逐个看下来,竟没一个合心意的。
有不知底细的,进门就直愣愣地说想学做糕点的手艺,显然不是真心来干活的。
还有些人见掌柜的是两个年轻姑娘,便摆起了架子,开口就问 “要包三顿饭”“工钱能不能再涨”;还有的要么是年纪太大,要么就是年纪太小站着比柜台高不了多少。
更有甚者,一看就不爱干净,衣服都是尘土许久没换洗了,手指甲缝还有泥,刚进门就让姜弘瑶忍不住皱眉头,打发走了以后大姐不停地擦着小桌子。
这般挑挑拣拣过了三日,正当姜弘瑶打算去找牙行时,店门外终于来了个合眼缘的姑娘。
那姑娘看着与大姐年纪差不多大,梳着一条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脑后,额前留着整齐的刘海,身上穿的碎花短袄虽有些褪色,蓝布裤子的膝盖处还打了两个对称的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
她手里提着一大包药材,站在告示前反反复复看了许久,才攥着布包的带子,犹犹豫豫地迈过了门槛。
正在柜台后算账的大姐抬头见了,立刻放下算盘笑着招呼:“姑娘是想买些糕点吗?我们家做的云朵糕刚出炉呢。”
那姑娘闻着空气里的甜香,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连忙摇摇头,声音带着点怯意:“请问…… 你们这里是不是在招人?”
大姐一听,当即扬声朝后厨喊了句:“阿瑶,快出来看看,有应征的姑娘来了!”
姜弘瑶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便快步走了出来。只见那姑娘见她出来,黑黄的脸颊微微泛红,连忙低下头抿了抿唇。
再抬起来时,眼里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意,连带着嘴角也轻轻向上弯了弯。
姜弘瑶走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问道:“你是看到告示来应聘的吗?”
那姑娘点点头,双手下意识地攥了攥手里的药包。
“进来坐,” 姜弘瑶侧身让她往里走,又给她倒了杯热水,“先说说你的情况,家里是住在哪儿?识字吗?”
姑娘在桌边坐下,腰板挺得笔直,倒是透着股实在劲儿。
她抿了抿唇,轻声道:“我叫何春玲,家就在城西,离这儿不算太远。认得几个字,之前在茶楼做过帮工,招呼客人、打扫这些都做过,虽然没做过糕点铺的活,但我学东西快,肯定能尽快上手。”
她说着,又抬眼看向姜弘瑶,眼神里带着点恳切:“我家里还有个妹妹和弟弟,我爹拉黄包车的,我娘给人浆洗衣裳,妹妹生病了得吃药,我想着找份活计,能挣点钱贴补家用。我不怕累的,脏活累活都能干。”
姜弘瑶听着,目光落在她膝盖处的补丁上,又看了看她虽然旧但洗得发白、却干干净净的衣裳。
她点点头:“我们这儿确实忙,辰时就得来,申时末才能走,要在后厨帮忙,白天偶尔还要招呼客人、打包、收拾,手脚得勤快,性子也得耐得住。”
何春玲连忙点头:“我能行!我在家也总是天不亮就起来洗衣、做饭,做惯了的。”
“月休四天,包一顿午饭,工钱的话,刚开始一个月是八块大洋,第二个月能涨到十块大洋,你看怎么样?”
姜弘瑶直接说了条件,这工钱在同行里不算低也不算高,毕竟不包住,只包含一顿饭,而且盯烤炉是个累活。
她想着,只要人实在能干,以后可以多给点。
何春玲眼睛亮了亮,脸上露出真切的欢喜:“够了够了!八块大洋不少了!谢谢东家肯用我!”
她激动得差点站起来,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我明天就能来上工!”
姜弘瑶见她这般爽快,也笑了:“不用这么急,你今天先回去安顿好家里,明天辰时过来就行,到时候我教你店里的规矩和要做的活。”
“哎,好!” 何春玲用力点头,站起身把手里的药包往怀里紧了紧,“那我不打扰东家了,明天准时到!”
看着她轻快离去的背影,大姐从柜台后走出来,笑着说:“这姑娘看着干干净净的,说话也利落。”
姜弘瑶唔了一声,心里也松了口气:“看着是个能干活的,先试试,总算是有个合适的了。”
见人手有了,姜弘瑶开始准备送小妹上学了。
她已将住处附近的女子学校摸查得一清二楚。
这个时代的学校正处在新旧交替之际,小学教育分为四年初等与三年高等两段。
那些传统的旧式女校,课程仍是 "女德" 范畴 :识字、书法、家务课、珠算课........。
而新式学堂则截然不同,不仅聘有洋人助教,课程表上列有洋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甚至会带着学生去城郊上实践课。
在店里吃过晚饭后,姜弘瑶和大姐打扫着铺子,将打探来的情形一五一十告诉了大姐。
"小妹性子活泼,得让她上新式学校。" 她收起墩布,"定海女小学费贵些,但有留洋回来的先生教洋文,听说上个月还带学生去码头看轮船机器,涨了不少见识。"
大姐擦着桌子考虑了一会儿,看着她点了点头:"二妹,你定的事总有道理,只是学费具体是多少,我心里没个底......"
话未说完便被弘瑶笑着打断:"钱的事别担心,这几天的生意你做的账也看到了,每天都有七、八块大洋进账,光奶茶就不少了。"大姐想了想,笑起来说着也是。
姜弘瑶提着四盒奶油小方,领着大姐和小妹往定海女小走去。
校长是位留过洋的女士,烫着时髦的卷发,见了奶油小方眼睛一亮,夸着说:"这比我在国外西餐厅看见的还精致。"
她打量着小妹,"孩子眉眼周正,肯学就好。我校的博物课有标本室,算学用新式课本,就是学费有些高,一学期四十五块大洋,含两套校服。”
姜弘瑶:“.....”
养孩子真贵!
大姐在一旁听得倒吸凉气,但见弘瑶神色笃说能接受,终究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回程路上,她攥着小妹的手反复叮嘱:"到了学堂要竖起耳朵听,先生教的字要刻在心里,可不能枉费了你二姐的心思......"小妹连连点头。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4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