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台风
姜弘瑶穿那身天青色,衬得肤色愈发白皙;陈黛丽那件绿旗袍则把她衬得明媚又娇俏。两人都没犹豫,当即就决定把旗袍买下来。
陈黛丽又在首饰柜台前挑了条珍珠项链,黄豆大的珍珠串成一串,莹润光洁,正好配她那件绿旗袍。
结账时一算,总价花了十七块大洋,姜弘瑶瞧着她付钱时眼睛都没眨一下,忍不住佩服她。
比我还舍得花钱。
“阿瑶,我和你说,你呀,赚钱也得舍得花。你年纪轻轻的,正是该穿该戴的时候,该花就花,别太省。”
陈黛丽换好自己的衣服出来又凑近了些,冲着姜弘瑶眨眨眼,压低了声音笑道:“要是不想买衣服,就买首饰,女人嘛,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那些亮晶晶的首饰,烦心事都能少大半,保管立刻就高兴了。”
姜弘瑶听了忍不住笑,她当然知道这个理,自己有阵子心情不好,就去金铺买了些金饰品,把那些金镯子、戒指往首饰盒里一摆,瞧着心里就高兴。
两人提着东西往外走,陈黛丽边走边和姜弘瑶闲聊,说着说着就提到了孟家大公子。
“说起来,我最近遇上孟家大公子了,倒是个大方的,给了不少赏钱。”
姜弘瑶一听,心里微微一惊,还真遇上了?
她先前还担心陈黛丽性子直,别对孟书知那样的人动了真感情。
正想多问几句,就听陈黛丽接着说道:“不过说实在的,男人的钱,不花在自己身上留着干嘛?他乐意给,我就乐意收。”
姜弘瑶心里那点担心顿时落了地。
陈黛丽比她想象中的还要通透。
两人说说笑笑回了姜弘瑶的店里,姜弘瑶给她端了刚做好的蛋挞和一杯奶茶,金黄的蛋挞酥皮层层叠叠,奶茶还冒着凉意。
陈黛丽拿起小勺尝了口,笑着摆手:“这东西是好吃,可我不能多吃,不然腰上长了肉,穿旗袍就不好看了。”
大姐正把手里的书放下,闻言打趣着:“你这模样,穿粗布褂子都好看。”
陈黛丽被逗得捂起嘴笑,端着奶茶往大姐跟前凑:“阿静这嘴也是越来越甜了。”
说着就把刚买的新衣从布包里取出来,绿色绸缎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春玲和冬妹立刻凑过来,脑袋挨着脑袋看,指尖在布料旁悬着,谁也不敢真碰。
那料子摸着手感就不错,还带着淡淡的柔光,一看就值不少钱。
冬妹看着那衣裳,心思悄悄飘远了。
眼尾扫过陈黛丽,心里泛起些羡慕:陈小姐长得好看,说话时眼波流转,笑起来嘴角弯出的弧度都动人得很。
要是自己也生得这般模样,孟大少爷会不会多看自己两眼?
这边几人围着新衣有说有笑,姜弘瑶却坐在角落翻报纸,指尖划过油墨印的新闻,忽然顿了顿 —— 申报的插页上印着信号台的台风预警,黑字格外醒目:“风雨将至,市民需谨慎。”
她挑了挑眉,只当是寻常天气预警,指尖一翻就掠了过去,继续看后面的杂闻。
“说起来,过两日就是台风天了。” 陈黛丽正把新衣叠回布包,随口接了句,“百乐厅要关两天门,我一个人在家,连口热饭都懒得做,正想跟你们搭个伙呢。阿瑶你做的红烧肉,我上次尝了一口,到现在还惦记着。”
姜弘瑶放下报纸,抬眼问:“这台风很吓人?”
她在现代住的不是海边城市,从来没碰见过台风天。
“租界里还好,别担心。” 陈黛丽摆了摆手,语气轻描淡写,“去年也刮过一天大风,有个姐妹家住在城郊,屋顶都被吹翻了一半,好在人没事。”
姜弘瑶 “嗯” 了一声,目光又落回报纸上,视线扫过一行小字:“申城将紧急检查排水,应对即将到来的雨涝。”
姜弘瑶猛地心口 “咚咚” 跳得厉害。
她想起了书里的一个隐藏的情节!
书里的女主是年底左右才来申城当歌女的,当年争选舞女、歌女时那般激烈,就是因为申城夏季遭了台风,闹了水患。
多少家庭被冲得支离破碎,官员没料到台风这般猛烈,排水跟不上,洪涝蔓延开来,后来还闹了痢疾,足足折腾了大半月才控制住。
就是这场灾,让好多女孩子为了亲人,来申城做舞女挣钱,有的甚至被迫去了长三堂子。
难道就是这次台风?
姜弘瑶指尖有些发凉,她把报纸放在桌上,心里慌得很。
不一会儿她走到柜台后,扯下一张纸,攥着笔在纸上划:台风、大水、痢疾…… 笔尖戳得纸发颤。
要是真像书里写的,这场风雨绝小不了。
店里的橱窗得赶紧钉两块木板挡着,租界的房子结实,应该不要紧,可舅舅家那小木楼,楼顶得赶紧加固才行。
书里说租界积水不多,可防着点总没错,得买些沙袋把店门口堵上。
最可怕的是痢疾。
她可没有那么多药。
姜弘瑶低着头抓紧了手里的纸,大姐见她这样还以为她在记什么要紧订单,没敢打扰。
“阿瑶阿静,我先回去了,得收拾收拾去百乐厅。”
陈黛丽跟大姐挥了挥手,笑着往门口走,“这天热得很,改天我给你们熬绿豆汤喝。”
绿豆汤?姜弘瑶猛地抬起头。
对了!绿豆能治痢疾!
外婆以前跟她说过,马齿苋跟绿豆一起煮,一天喝两次,能治痢疾。
外婆小时候闹痢疾,就是喝这个好的。
她赶紧提笔在纸上添:绿豆、马齿苋。
还有,发大水之后蚊子肯定多,得买些艾草回来驱蚊。
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写满了一页纸,姜弘瑶把笔一放,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把这些东西买齐再说。
她抓起钱袋和大姐打了声招呼就往外走,直奔药铺。
报纸上写着台风两三天后就到,给她的准备时间并不多。
新鲜的马齿苋正是当季野菜,药店没多少,反而是菜市场里一捆捆摆得热闹。
姜弘瑶买下不少都放进空间的大竹筐里,又买了些艾草。
从菜市场出来,她又拐去了粮食店。
才刚进门,就见掌柜的正给米缸补装,一问才知,台风的影子还没瞧见呢,粮价倒先涨了一成。
姜弘瑶指尖捻着布袋的麻绳,暗自吐槽这些商人的鼻子真是比狗还灵,半点赚钱的机会都不肯放过。
转念一想,大水过后粮食定然还要涨价,索性干脆又添了不少米面,直到店家应下稍后送到铺子里,才松了口气。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4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