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别磨蹭
交代完送粮的事,姜弘瑶拐了个弯往舅舅家去。
一进门就拽住舅舅的胳膊和他说台风要来了,屋顶得加固。
见舅舅还愣着,又补了句,“我听租界里富贵人家的管家说,这次台风来头不小,粮食怕是要大涨,您赶紧多囤些!”
舅舅一听是租界来的消息,哪里敢怠慢,忙不迭让舅妈守好铺子,自己揣着钱袋就往外跑.
先奔粮店,又转去木匠店,回来还不忘捎上几捆油纸,脚步都带风。
姜弘瑶看着他的背影,又转身对舅妈说着:“舅妈,等舅舅回来再买几个大缸!多屯点水,还有煤炭也备些!虽说有自来水,可雨后自来水可能不干净!”
见舅妈急忙点头,她心里叹口气,能提醒的也只有这些了,再多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回到家已是傍晚,夜里姜弘瑶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想起江边那些住窝棚的人 —— 这台风一来,狂风夹着暴雨,真不知道多少木棚要被掀翻,可她一个人,又能改变什么呢?
可真要眼睁睁看着不管,心里又像堵了块石头。
辗转到后半夜,她索性起身进了空间,还是决定给傅云州捎个信。
第二天一早把信和两麻袋米交给何叔,让他送去南市桥头给阿大,自己便不跑一趟了。
傅云州收到阿大递来的信时,刚把渔船的事安排妥当。
这两日风势渐紧,渔船都泊在码头不能出海,船工们窝在岸边无事可做,闹哄哄的争执已起了好几回。
每年夏季,江边总要遭几回水患,这会儿巡警们正敲锣打鼓,通知江边住户赶紧准备沙袋、挖排水沟。
棚户区那些外来户也都行动起来,男人们扛着木板往屋顶上钉,女人们则抱着茅草沾上泥巴往漏风的缝隙里填。
整个码头乱糟糟的,空气中混杂着汗味和尘土的气息,格外闷热。
傅云州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往下淌,深蓝色的短褂湿了大半,紧紧贴在后背。
他刚擦了把汗,打算去查看下排水沟够不够深,就见阿大颠颠地跑过来,手里举着个信封,高声喊着:“傅哥!傅哥!姜姐姐送来的信!还有两袋粮食呢!”
傅云州心里一动,连忙用衣角蹭了蹭满是泥灰的手,生怕弄脏了信封,才小心翼翼地拆开。
信纸一展开,那熟悉的、带着几分强势又满是关切的语气瞬间扑面而来:
“傅云州!听着,还有两日台风就到,你赶紧安排人做这些事:
排水沟一定要挖宽挖深,沙袋提前摆好挡水,等雨后记得把沙袋挪走及时排水!
还有,赶紧通知棚户区的人多囤些干净水,喝的时候一定得烧开了,免得闹肚子!
将两袋米分给江边的孩子!
若你手里还有余钱,就多买些马齿苋和绿豆,台风过后天气湿热,容易滋生疫病。
新鲜马齿苋和绿豆一起煮,能治痢疾,这是老方子。
听我的没错!
别磨蹭,快去做!”
傅云州捏着那张薄薄的信纸,嘴角忍不住往上弯,看了一遍又一遍,连纸角不小心压出来的褶皱都轻轻摸平了。
旁边的丁子勇见他这副模样,好奇地凑过来想看看信上写了什么。
他却赶紧把信纸揣进贴身处的衣兜里,心口像是被温热的水轻轻泡着,暖烘烘的,连刚才处理争执的烦躁都消散了大半。
他无视丁子勇投来的奇怪眼神,让他赶紧跟着阿大去桥头将米搬回来。
自己转身快步找到正在码头边择菜的阿大娘,脸上带着笑意。
“何大娘, 我花两个铜板收一斤马齿苋,您要是有空,就让孩子们去江边摘些回来,越多越好,您看行吗?”
阿大娘一听,当即拍着大腿让阿大带着几个半大孩子往江边去,脚步快得像阵风。
前几日得了傅小哥的三十来斤大米,家里的孩子难得吃了顿大米饭,何大娘哪怕不收钱,说什么也要帮这个忙。
姜弘瑶没心思去琢磨傅云州会不会照她写下的法子行事,横竖她该尽的心意、该做的安排都已经做了,余下的便只能看老天的心情了。
她先一步给店里的伙计们结了工钱,又特意提了台风天的预警,叮嘱他们从后日起连放三天假。
还再三嘱咐这两日务必抓紧时间备足粮食、囤够清水,顺带把屋顶好好加固一番,不要等风雨来了才手忙脚乱。
之后她又抽出半天功夫,拉着几人细细念叨台风过后的注意事项。
反复强调烧开水喝的紧要性,生怕喝了生水闹病。
也一遍遍叮嘱少出门走动,扎到钉子有了伤口可不得了。
见东家这般郑重其事,店员都支棱着耳朵认真听着。
春玲听得最上心,还找大姐借了张纸记下来。
心里已打定主意,回去就劝爹停上一天工,先把家里的屋顶再加固加固,又想着让娘多蒸些馒头存好。
真要是下大雨屋子进了水,也不至于饿肚子。
冬妹在一旁默默盘算着,知道娘靠不住,钱要是给了娘,十有八九会落到爹手里。
索性打定主意,等下工了自己去多买些粮食,悄悄存在家里才放心。
吴二林则在算自家那十二块大洋:能买多少米面,还得去买几个葫芦,提前烧好热水灌进去,真到了停水的时候也能应个急。
就连表弟求实也没闲着,听完当即就去买了三块木板,心里琢磨着等第二日下工前,先把店里的橱窗好好钉上,免得被台风刮坏了。
一旁的大姐听着也跟着紧张起来,嘴里念叨着自己也得赶紧去买些粮食。
姜弘瑶见状忙安慰她:“大姐别急,家里的粮食我早买好了。小妹那边肯定也会放假,咱们自家的吃食绝对够。倒是得买些煤炭备着。”
大姐听了这话,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当即就出了店铺,转头去找王阿婆订煤炭。
王阿婆到底是经历过事的老人,叫了送煤炭的师傅正在往家里搬呢。
李太太和钟太太也连着买了不少,堆在后院厨房屋檐下的木架子上。
第二日下午,天空大片白色羽毛状的云朵密密实实地铺着,连一丝蓝天的缝隙都不肯露。
小妹阿琳背着书包刚跨进店门,外面的风就像是突然醒了似的,卷得更急了。
路边的梧桐叶被吹得簌簌响,路上的行人也都收了闲散的脚步,拢着衣襟急匆匆往家赶。
姜弘瑶抬眼瞧了瞧怀表,见时间差不多了,便把店里剩下的几样面包仔细分好,塞给店员让他们早些回去,自己则关上了门,又将沙袋放在店门前和后巷堵上。
台风是趁着夜色悄悄来的。
窗外的风呼呼地撞着窗棂,刮得窗户玻璃 “铮铮” 直响,像是随时要被撞碎似的。
雨水顺着窗户缝往里钻,在地板上积出一小滩水。
大姐摸索着爬起来,停电了,又从柜子里翻出油灯点上。
昏黄的灯光下,她皱着眉在屋里转来转去,不住地抬头瞧屋顶,生怕哪里漏雨。
姜弘瑶瞧她这模样,忙拉了拉她的衣袖劝道:“大姐,别看了,太黑了也看不清,地上滑,仔细别摔着。”
隔壁的钟太太一家也被惊醒了,想来是窗户没关紧被风吹开了,玻璃碎的脆响声传来。
没过多久,就传来钟太太带着慌张的、模糊的惊呼声:“有没有划到?快让我瞧瞧!”
小妹阿琳也被这阵仗吵醒了,小手紧紧抓着被子角,听着外面 “呜呜” 的风声,身子微微发颤,显然是有些害怕。
姜弘瑶见状,轻声哄她:“阿琳不怕,进空间里睡去,里面安稳。”
可小妹却摇了摇头,挪到大姐身边,挨着大姐的胳膊蜷着,听着外面风吹雨打的声音,眼皮慢慢沉了下来,没多久又迷迷糊糊睡着了。
大姐和姜弘瑶守着油灯,直到后半夜风势渐渐小了些,才抵不住困意睡了过去。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4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