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 第130章 招人广告

第130章 招人广告


姜弘瑶刚把手绘的图纸拿给泥瓦匠和木匠看过,跟他们敲定好细节,门外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抬头一看,正是孟书媛来了,人还没进门,声音先飘了进来。

“阿瑶,我又来给你带新出的报纸了!”

自从《她字报》火了之后,不少太太小姐都成了这份报纸的忠实订户,孟书媛的报社也跟着名声大噪。

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烦心事就来了  ——  这报纸争议不小。

有人说满纸都是妇人之见,净说些反叛的话,还嘲讽  “她”  字的取名,说是专为区区妇人发声,对当今社会毫无益处。

更有一群女性读者寄来信件,抨击报社用  “他”  代表男性、却用  “她”  代表女性,认为这是对男女不平等的表现。

报纸上报道的女性故事也多是自食其果,把自己当成了男性的附庸,字字句句都带着不满。

外头议论纷纷,报社里新招了不少人专门处理这些信件,可看着那些尖刻的话,孟书媛还是忍不住气闷。

这不,一得空就想来姜弘瑶这儿,喝杯奶茶顺顺气。

“书媛,这说明你现在在申城可是有名气了。”

姜弘瑶笑着端了杯柠檬茶过来,冰凉的杯子透着清爽,正好解气。

柜台后的大姐也跟着附和,脸上满是赞许:“孟小姐,你们报社的报纸我每一期都看,写得可好了!那些话说到我们心坎里了。”

看着孟书媛脸上的气色渐渐好了些,姜弘瑶趁机开口:“书媛,有个事想和你商量,能不能在你们报纸上发个招人广告?”

孟书媛一听这话,想都没想就答应:“当然可以!”

紧接着又灵光一闪,凑近了些说:“阿瑶,我看不如这样,我在报纸上专门辟出一个小版块,就做招人的广告,你觉得怎么样?”

姜弘瑶一听,心里顿时乐了。

这不就跟现代的招聘报纸一样吗?

每天一份报纸发出去,省得自己到处贴告示、托人打听,能省多少事啊!

“书媛,这个主意好!”  她连忙点头,又不忘补充。

“不过可不能免费,该怎么收费得说清楚,还有招人时要问的情况,也得提前理明白。”

两人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广告的细节聊了起来,越说越觉得这事靠谱。

间隔两日,阿水已正式到店里上工。

还是性子太过憨实,手脚也比旁人慢些,好在肯吃苦也听话。

周求实只好多费些心思带着他,从擦拭柜台到清点货物,一步步耐心教着。

阿草则跟着小妹阿琳来回折腾  ——  刚从店里跑回家,歇脚没片刻,又跟着往店里跑。

大姐姜弘静索性让两孩子坐在后巷的小木桌边玩,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光斑,阿草捧着竹篮安安稳稳地剥起了花生。

阿琳则当起了小老师,捧着本卷了边的《三字经》,一字一句教她认读,两人笑闹的声音在巷子里轻轻荡开。

大姐姜弘静这几晚总是睁着眼睛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子里全是她和禾香在老家的日子。

禾香性子软,是她在老家唯一能说得上心里话的朋友。

可一想到禾香嫁人后,在婆家和娘家的遭遇,还遇上涝灾吃不上饭,她的心就揪得慌。

她不是没想过帮衬,可先前跑出老家时已经打定了主意:绝不能让老家人知道她们在申城落脚。

她们姐妹三个在申城能有今日已经很不容易,若是被老宅的人知道她们如今的境况,肯定会惹出不少麻烦。

思来想去,她只能想到舅舅  ——  舅舅为人靠谱,又在杭县有些人脉,或许能帮上忙。

果然,舅舅听完她的想法后,立刻应了下来,说自己在杭县有个开布庄的老友方叔。

方叔常年和乡下有生意往来,为人谨慎,从不多说多问,就以他的名义托方叔给禾香寄东西。

“到时候你们把要寄的东西列个单子,钱交给我,我直接给他就行。”

舅舅的话,让姜弘静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此时姜弘静正坐在桌边拟着单子。

家里吃的用的都是额外的,她平日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昨天算了账才知道,自己手上工钱竟然已经存下一百多块了。

老家受了灾,给她买些粮食也是好的。

单子上,她一笔一画写着:两块钱给方叔做跑腿费,四块钱给禾香买些粮食,比如米、玉米面;还要买几尺结实的粗布,让她能做件新衣裳;剩下四块钱给禾香。

最下面又添了一句:方叔,请您托人和禾香的婆家说一声,若下次见到禾香过的不好,我就不再给钱了。

她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钱也不能给多,免得被禾香的婆家惦记。

但《她字报》上的陈寡妇说过因她后面能挣钱了,夫家的人对她都客客气气的。

所以她知道哪怕是只有几块钱,但这几块钱,也能让禾香过的好一点,手上有钱心里才会硬气。

娘家不给她撑腰,自己就给她一点希望。

人活下去总要有点希望和执念。

姜弘静盯着单子上的字看了又看,反复确认没有落下什么,将纸张叠起来收好。

禾香收到这些东西时,一定会高兴吧?

......

另一边的姜弘瑶雇了辆驴车,打算将八百斤粮食送到了南市傅云州那儿,后面开新铺子定是忙得脚不沾地,她一时半会儿顾不上。

驴车停在破庙前,她看着傅云州弯腰卸粮食的身影,粗布短褂都被汗水浸透,便上前说着。

“傅云州,我后面没时间过来了,忙着筹备新铺子开业。等十五那天铺子开张,你要是有空,可以来店里看看。”

傅云州直起身,手里还攥着搭在粮袋上的麻绳,一听这话,忙不迭笑着回应。

“有空!阿瑶,我有空的!”

心里已想着,十五那天说什么也得抽开身,好好去帮衬她的生意。

正想着,他突然手忙脚乱地掏出个小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二十块大洋。

傅云州捧着大洋递过去,手掌心的厚茧在阳光下格外明显,桃花眼翘着带了几分笑意。

“阿瑶,这是我最近攒下的二十块大洋,你先拿着!”

姜弘瑶的目光落在那只有些粗糙的手上,又抬眼看向傅云州  ——  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却带着几分不安,像是怕她不肯收。

她轻轻蹙了蹙眉,问道:“你给我钱做什么?”

“之前你给我的马齿苋、绿豆,还有那些糖和盐,算下来肯定不止三十七块大洋。我也不知道具体差多少,这些先给你补上。”

傅云州说着,又把胳膊往前伸了伸,指尖几乎要碰到她的衣角,语气里满是恳切,就怕她推辞。

看着他这副紧张又执拗的模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姜弘瑶突然忍不住笑。

“三十七块已经够了。这钱你自己收着吧,真要给,不如十五那天带着这钱去我店里,多买点东西照顾生意。”

傅云州一听这话就知道她不收这钱,脸上的光瞬间暗了暗,明显透着几分失落。

却还是跟着她往庙外走,脚步慢了半拍,还在小声劝着。

“阿瑶,你就收着吧,等十五我还能再赚些的,肯定能照顾你生意。”

姜弘瑶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他。

只见傅云州跟在身后,像只大狗似的,定定地望着自己,又带着点局促。

那只捧着大洋的手还僵在半空,不肯收回。

她无奈又好笑,只好软声说道:“傅云州,这钱你先好好存着,等十五铺子开业那天,你再给我好不好?到时候我还能多算你几分优惠。”

这话像是给傅云州吃了颗定心丸,他脸上的失落一扫而空,连忙点点头,小心地把大洋收回。

之后又亦步亦趋地跟着姜弘瑶走到桥头,直到看着她坐上黄包车,车轱辘慢悠悠转着远去,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回破庙。

回到破庙,傅云州看着堆在角落的粮食,当即找了丁子勇,两人扛着沉甸甸的麻袋往自家走。

破庙放这么多粮食实在不安全,况且粮多了,连平日里镇着粮的鼠爷也顾不过来。

丁子勇一边走,一边嚷嚷着:“傅哥,十五那天我也去!到时候我也照顾姜姑娘生意!”

傅云州没搭腔,满心想着,那天得提前把手里的活计都安排妥当,绝不能耽误了去给阿瑶捧场的时间。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3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