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书民国开蛋糕店 > 第198章 栗子蛋糕

第198章 栗子蛋糕


孟书知头一回正经跟陆清灵说上两句话,不过是对方低头道了两声  “多谢”。

他指尖还残留着替她挡开纠缠者时,不小心触到她手腕的微凉触感。

不过是一刹那,可他偏偏记了许久,她说话时垂着眼,眉宇间还带着藏不住的愁绪。

自打那天起,孟书知就总想着找机会打听她的近况。

他借着去百乐厅谈事的由头,辗转了好几日,才从杜育涛嘴里撬出点消息。

“你说陆清灵?银器铺的常伯来过一回,跟她家是旧识,或许知道些内情。”

这天午后,孟书知特意绕到常伯居住的老巷,常伯正坐在院门口的竹椅上晒着太阳。

他走上前恭恭敬敬地弯了弯腰,“常伯,晚辈孟书知,是陆清灵陆小姐的朋友,今日特意来是想问问她的情况,看能不能帮上忙。”

常伯闻言,抬头打量了他好几眼,才叹了口气摇着头。

“清灵这孩子,命苦啊。家里爹娘都走了,就剩个弟弟。可她那狠心的姨娘竟偷偷把孩子带走了,说要来申城投奔什么远亲。”

“清灵答应过她爹,一定要把弟弟找回来,可这都几个月了,连个音讯都没有。”

孟书知站在原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原来是这样。

他攥了攥拳,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帮陆清灵找到她弟弟。

这边孟书知忙着四处托人打听消息,却没料到自家妹妹孟书媛又偷偷跑去了姜弘瑶的店。

孟书媛近来可是忙得脚不沾地,舞台剧大获成功,小人书的事业也迎来了腾飞。

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订单源源不断。

好不容易抽出半天空闲,孟书媛头一个就想起了姜弘瑶,干脆约了顾彦一起去店里捧场。

与此同时,冯远钧那边调查苏曼的事情终于有了些苗头。

他盯着苏曼好些天,发现她隔几日就会去一趟文兴书店,进去不过一刻钟就出来。

碰头当天他找了陈寅初扮演商人和大哥在沁茶馆见了面,没说两句演了场戏就走了。

等陈寅初也离开茶馆后,冯远钧悄悄跟在后面,竟发现有两三个陌生男人盯着陈寅初的背影。

他赶紧记下那几个人的面孔,没敢轻举妄动。

可转身的功夫,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似乎有不明身份的人也在暗中盯着自己。

他心里一紧,脚步放慢了些,八成是苏曼身后的岛国人。

行事不得不更加谨慎。

这些日子,山本的梅泽商行也不对劲  ——  掌柜的换了人,山本高一直接消失不见,不知是不是另有安排。

新负责商行的梅先生更是个老狐狸,行事谨慎,冯远钧盯了好几回,愣是没抓到半点把柄,只能先按捺住性子,继续盯着。

想着好些天没去姜弘瑶的店看看,再说自己上次五百块还是有些少,不能让姜弘瑶吃亏,便又揣着钱来到了店里。

前厅里挤满了学生,空气中飘着甜丝丝的点心香,他挤挤挨挨地找了一圈,没看见姜弘瑶的影子,便顺着后门往后巷走。

刚拐过去,就看见顾彦、孟书媛和姜弘瑶三个坐在后巷的小方桌前,桌上摆着几个碟子,正凑在一起吃点心。

冯远钧也不客气,搬起旁边的小凳子就往桌边一坐,眼睛看着姜弘瑶往嘴里塞的点心说着。

“这什么,我也要。”

姜弘瑶撇过头翻了个白眼,指了指前厅的方向。

“你自己上前厅找我大姐拿去,这是栗子蛋糕,就剩这几块了。”

冯远钧也不恼,起身晃悠悠地去了前厅,没一会儿就端着个小碟子回来。

碟子里摆着一块褐色的蛋糕,上面还撒着些碎碎的杏仁脆。

冬天一到,舅舅的杂货铺又开始卖糖炒栗子,香甜的味道飘得整条街都是。

她给舅妈送了两大袋栗子,看着剩下的栗子,突然想起以前吃过的栗子蛋糕,便试着复刻出来。

把栗子磨成泥,混着奶油搅得绵密,再铺上一层蛋糕胚,最后撒上杏仁脆。

一口咬下去,既有栗子的香甜,又有奶油的丝滑,还有杏仁脆的嚼劲,幸福感满满。

这蛋糕一推出就成了店里的冬季爆款,每天都有学生特意来买。

几人坐在小桌旁,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讨论着《她字报》加版的事情,享受着这片刻的悠闲。

孟书媛对于加版有些迷茫,不知道加什么内容好,最近投来的稿子倒是不少,可翻来覆去都是些闺阁琐事、婆媳矛盾。

连个新鲜的切口都没有,读着就让人提不起劲。

更让她犯愁的是采访,想找几位敢说真话的妇人聊聊,可大多人要么遮遮掩掩,要么干脆闭门不见。

往往要跑三四趟,还得塞上些车马费,才能勉强换来几句家长里短的闲话,根本撑不起报刊的深度。

偏偏家里又看得紧,前几天大哥还特意把她叫到跟前,再三叮嘱不许再发那些容易惹争议的文章,生怕给家里生意招来麻烦。

她对着空了大半的版样叹气,顾彦坐在一旁,将她的愁容看在眼里。

“要不试试加些时事新闻?总比翻来覆去说些家常强。”

话音刚落,姜弘瑶就摇了摇头,小巧的下巴微微扬起:“时事新闻可不行,我自己看那些东西都觉得头疼,要么写得云里雾里,要么半截子就断了,读者哪会愿意看?”

顾彦被她直白的话逗笑,顺着话头追问:“说说看,你有什么好想法?”

他靠着《消失的爱人》出书加舞台剧本的改编,多家报社向他发出邀约,邀请他撰写专栏文稿。

他的稿费收入也水涨船高,都比得上一些声名卓著的资深作者了。

不仅自己松了口气,京城那些学社的老友们也在为他感到高兴,时不时自己还能寄些钱资助他们。

冯远钧正慢条斯理地用银勺挖着栗子蛋糕,细腻的栗泥在舌尖化开,甜香裹着温热的暖意,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

他听着几人聊《她字报》的难处,没插嘴,国外的报刊他见得多了,可专做女性内容的,还真没听过。

他没这方面的经验,贸然开口反倒添乱,不如安安静静当个听众。

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姜弘瑶身上,见她皱着小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沿。

这副认真思考的小模样还挺招人稀罕的。

姜弘瑶突然有了想法,眼睛一亮地说着:“书媛!我们可以写《民国女性生活指南》和《职业手册》啊!”

见几人都疑惑地看着她的样子,姜弘瑶又解释道。

“生活指南就写在申城过日子的基本常识,比如申城分哪些区,有哪几家医院,学堂有多少间,坐船要怎么找码头,坐电车该怎么买票,让那些从外地人对申城有个大致的了解,不至于一落地就抓瞎。”

“职业手册就告诉大家,女孩子除了嫁人生子,还能做工挣钱。纱厂女工、刺绣缝纫、洗衣房帮工、百货店店员,把这些营生都写清楚明白,让大家知道路不止一条!”

“可以每一期都刊登不同的内容,家里有孩子的也会买来看,就当多开拓一些眼界。”

孟书媛回想姜弘瑶刚刚说的一切,越想越觉得可行,她就知道姜弘瑶有办法。

顾彦早已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笔尖飞快地记录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他抬头看向姜弘瑶时,眼里满是赞赏:这姑娘简直就是个宝藏!

天生就适合吃报刊这碗饭,时事热点一点就透,想法又多又新,还总能出其不意。

他心里清楚,这两本小手册要是登出去,意义可不止填补内容空缺那么简单。

女性知道得越多,就越不容易被蒙蔽。

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本身就是一种解放,更是在推着社会往前挪。

不行,这么好的点子,得赶紧写给京城的仲生,让他也看看!

冯远钧放下银勺,看向姜弘瑶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刮目相看。

她小脑袋里装的想法还真不少,而且个个都透着股新颖劲儿,连他都忍不住想夸两句。

可还没等他开口,孟书媛已经抢先一步,拉着姜弘瑶的手夸了起来,话里话外满是惊喜。

冯远钧看着姜弘瑶,只见她小下巴抬得更高了,嘴角的梨涡深深陷了进去,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样。

他忍不住勾了勾嘴角,都得意成这样了,自己要是再夸,她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

到嘴边的夸赞,硬生生被他憋了回去。

这时,顾彦收起本子,起身说要回去翻资料,又从随身的皮包里掏出厚厚一摞纸币递给姜弘瑶。

“这是三百一十二块,舞台剧剧本的分成,你收好。”

姜弘瑶喜滋滋地接过来,摊在桌上一张张数着,头也没抬,只是摆了摆手,含糊地跟孟书媛、顾彦说  “再见,下次再来”。

这些钱可得赶紧换成黄金,纸币这东西说不准哪天就贬值了。

之前收的稿费,她早就换成金条,藏在空间了。

冯远钧看着她低着头数钱,一时无言。

财迷属性又爆发了。

钱对她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冯远钧清了清嗓子,从自己兜里拿出五百块的银票递过去,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

“姜弘瑶,这是我额外申请的五百块,买你上次说的那消息。”

姜弘瑶的目光在银票上顿了两秒,又抬眼看向冯远钧  ——  他下巴微抬,眉梢带着点  “我办事你放心”  的傲气。

那副  “你该好好感谢我”  的模样藏都藏不住。

她知道,这肯定是冯远钧顺着上次的线索,查出苏曼的一些眉目了。

当下也不推辞,伸手接了银票起身说着:“谢谢啦!”

冯远钧见她就一句轻飘飘的  “谢啦”  就要打发自己,挑了挑眉,“你就一声谢谢啊?”

姜弘瑶整理银票的动作顿了顿,想着自己今天又挣到一大笔钱,心情好,不和你斤斤计较。

她转回身时,干脆往前凑了凑,手肘撑在桌边,笑意甜了些,脸上那对梨涡儿离冯远钧不过半尺远。

“那我再请你吃块草莓奶油小方,好不好呀?”

冯远钧坐在小桌边,仰头看着眼前凑过来的笑脸,这笑感觉一下印在他心上,他竟莫名有些恍惚。

喉结动了动,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好。”

等姜弘瑶转身去了前面拿蛋糕,他才意识过来,皱着眉头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受到了什么蛊惑。

自己之前是想干什么来着。

他还没理清楚这混乱的思绪,面前的桌上就多了碟草莓奶油小方,姜弘瑶系上围裙转身又走了。

冯远钧拿起小勺,无意识地挖了一块送进嘴里。

草莓的酸甜在舌尖散开,奶油的奶香裹着松软的蛋糕胚,口感绵密得很。

他嚼着嚼着,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几次和姜弘瑶的见面。

酸甜的口感吃着像姜弘瑶,奶油的奶香吃着像姜弘瑶,哪儿哪儿都觉着像她......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87/434573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