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地下实验室的回响
王振海的皮鞋踩进泥里,车灯扫过围栏缺口。
陈砚趴着,手贴地面,能感觉到变电站铁门震动的频率变了。车轮压过碎石的声音停了,巡逻车没进去,调头走了。
他没动,等了七分钟。雨没停,风从背后吹来,带着铁锈味。
他摸出药瓶,把烟头放回去,手指在瓶口停了两秒,然后拧开,倒出一点润滑脂。
不是机油,偏灰,带金属粉末,和砖窑窗下捡到的一样。
他把药瓶收好,沿着车辙往回退了十米,蹲下看草丛。被踩倒的不是一片,是两道,中间隔三十公分,像是有人拖着东西走。
他伸手拨开湿草,底下泥土有划痕,像金属支架蹭出来的。
顺着痕迹往前,二十米后,岩壁出现。表面长着青苔,但靠右半米处,苔藓颜色浅,像是最近被擦过。
他贴上去,掌心压住石面,能感觉到轻微震动,频率稳定,每分钟六十次——通风机运转的节奏。
他从鞋垫夹层抽出手术刀,撬开排水沟的金属盖板。锈蚀严重,边缘割手,他用袖子裹住手腕,用力往上掀。
盖子翻倒,露出垂直向下的铁梯,梯脚没在黑暗里,深处透出一点幽蓝的光。
他没往下看太久,把盖板拖回原位,只留一道缝。然后从白大褂口袋掏出听诊器,拆下铁头,绑在一根短棍上。
这是急诊科修输液架剩下的钢管,三十公分长,一头磨尖了。
他先进去半身,把听诊器探进去,慢慢往前伸。蓝光映上来,照见通道顶部有红外线网格。
他记下间距,缩回来,换了个角度再试。第三次,听诊器穿过空隙,没触发警报。
他收起工具,脱掉白大褂塞进防水袋,只穿黑色长袖。裤兜里的手术刀换到后腰,用布条缠紧。然后他踩上铁梯,一级一级往下。
梯子有三十级,到底时脚踩到金属平台。前方是道门,密封条压得严实,门缝里渗出冷气。
他伸手摸,掌心结了一层薄霜。负压环境,里面气压比外面低,开门会响。
他用手术刀在密封条右下角划开一道小口,两毫米宽。等了五秒,听到“嘶”的一声漏气,内外压力平衡。他握住门把,缓缓拉开。
门后是走廊,墙面刷着防潮漆,地面铺橡胶垫。头顶的蓝光来自嵌入式灯带,每隔五米一个监控探头,镜头正对通道。
他贴墙走,脚步落在垫子上没声音。
走廊尽头有间控制室,门开着。他进去,第一眼看到操作台上的生物识别器。指纹区有残留水渍,虹膜扫描口有轻微划痕——有人强行通过过。
他没碰设备,低头看地。橡胶垫边缘翘起,底下露出半张纸。
他蹲下,抽出来,是设备进出登记单。最近一条写着:“L—07组件转运,地下B区,负责人:王。”
他把纸折好塞进口袋,退回走廊,继续往前。
十米后,通道分叉。左边标着“饲养区”,右边是“净化通道”。
他选右边,门没锁。进去后是一间更衣室,墙上挂着防护服,编号从01到12。他翻了翻07号服的口袋,空的,但内衬有汗渍,不是干的。
再往里是风淋室,之后是一道气密门。他等灯由红转绿,才推门进入。
眼前是个大厅,三十米见方。四周墙面全是展板,贴着实验记录、基因图谱、药剂配比。他扫了一圈,目光停在中央位置。
“完美样本”四个字下面,贴着一张照片。是他穿军装时的档案照,左下角印着“代号:夜枭”。旁边标注:“神经反射延迟低于标准值0.3毫秒,战场应激反应评级S。”
他没靠近,先看四周。监控探头有八个,分布在天花板角落。
他数了三秒,发现它们转动有规律,每十二秒扫一遍全场,中间有两秒盲区。
他等了一个周期,在探头转向左侧时,贴墙移动到主培养舱前。
舱体两米高,玻璃内充满淡蓝色液体。里面悬浮着一个胚胎,双头,四臂,躯干连接处有缝合痕迹。
导管从各个方向接入,连接着心跳、脑波、代谢监测仪。
他盯着监测屏。波形跳动,节奏稳定。前两个起伏正常,第三个突然拉长,形成一个独特的平台期。他瞳孔缩了一下。
这个波形他见过。父亲最后一次手术失败,心电图最后三十秒就是这个节奏。医学上叫“终末性Q波延长”,通常出现在心肌大面积坏死前。
他抬手想拍下屏幕,指尖刚触到玻璃,警报响了。
红光旋转,头顶喇叭“咔”了一声。
“师弟,你该感谢我保留了陈家血脉。”
是王振海的声音。平稳,带笑,像在讲一堂课。
“你父亲毁掉的一切,我让它重生了。”
陈砚没回头,也没动。他知道声音是预录的,系统检测到接触才触发。
他盯着培养舱,发现底部有编号:B—07。和数据库里的项目一致,和注射器上的编号一致。
他迅速退后两步,手伸进展板背面。胶条粘着一张微型存储卡,伪装成产品标签。
他抠下来,塞进内袋。
然后他看向通风口。方形,三十公分见方,装着滤网。他脱下防护服上衣,揉成团,塞进进气口。
滤网被堵住一半,气流声立刻变小。
他绕到培养舱侧面,看到药剂输送管上的标签:“镜像综合症激活剂——批次L—07。”
他记下,准备撤。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液压启动的嗡鸣。走廊方向,金属门开始下落,是自动封锁程序。
他转身冲向入口,但已经晚了。气密门正在关闭,只剩半米缝隙。他扑过去,肩膀卡住门边,硬挤出去。
风淋室灯灭了。更衣室的防护服被气流卷动,哗啦作响。
他没停,冲回走廊,直奔检修井。身后,通风口的嗡鸣变了,气体流速加快。是惰性气体注入,要清空氧气。
他爬上铁梯,两级一跨。到顶时,手够到盖板,往上推。锈住了。
他换左手,右手抽出手术刀,插进缝隙,撬。盖子松了,但只开了一条缝。他把刀留在缝隙里,撑住,然后整个人往上顶。
盖板翻倒,冷雨砸在脸上。
他爬出去,滚到一旁,大口喘气。氧气还没断,但肺里像塞了棉花。他趴在地上,手指抠进泥里,缓了十秒,才撑着站起来。
雨还在下,比刚才大。他摸了摸内袋,存储卡还在。药瓶也在。
他转身看变电站方向。铁门关着,没灯光。王振海的车不见了。
他沿着田埂往北走,没走原路。七分钟后,找到一处废弃农屋。墙塌了半边,屋顶漏雨。
他进去,背靠墙坐下,从防水袋里拿出存储卡。
指甲大小,黑色。他用刀尖刮了刮表面,没标记。然后他掏出备用手机,装上电池,开机。
信号满格。他插上读卡器,连接。
屏幕亮起,文件夹自动打开。第一层是加密的,需要权限。他试了几个密码,不行。
他停下来,回想培养舱的心电图。那个波形,除了父亲,没人知道它的意义。
王振海知道,说明他接触过原始病历。
他输入一串数字:19980715。
父亲死刑的日期。
文件夹解锁。
里面是三百二十七份实验日志,按编号排列。他点开L—07,第一行写着:“样本基因来源:陈砚。备用来源:陈昭(弟弟)。融合成功率:47%。”
他往下翻。有照片,是手术过程记录。一个成年人躺在操作台上,胸口打开,心脏被取出。旁边站着穿白大褂的人,脸被打码,但右手小指和无名指的机械反光,和砖窑捡到的义肢一致。
他关掉照片,继续看。
最后一段写着:“意识移植准备就绪。待‘夜枭’捕获后,启动最终融合程序。”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225/1111111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