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28章 圣地曙光

第28章 圣地曙光


马蹄踏碎晨雾,蜿蜒的黄土路上,赵刚的军大衣在风中猎猎作响。连续七日的跋涉,让他的脸庞蒙上一层尘土,腰间配枪却依旧锃亮。

身旁两名警卫员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这片通往延安的山道看似平静,实则暗藏险机——三日前,他们刚击退一伙伪装成流民的土匪。

“赵政委,翻过前面那道梁,就是延安地界了!”年轻的警卫员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窑洞群,声音里难掩激动。

赵刚眯起眼睛,望见山坳间飘动的红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热流。他下意识整了整军装,恍惚间竟有了初次上战场的紧张。

行至延安城郊,岗哨士兵的盘问声传来。当得知眼前这位面容刚毅的军官是平安城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时。

年轻战士的眼中瞬间迸发出崇敬的光芒:“原来是赵政委!总部早就通知我们接应了,请跟我来!”

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沿途百姓背着农具、赶着羊群,不时有人停下脚步,投来好奇又亲切的目光。

赵刚注意到路边墙壁上刚刷的标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字迹虽显稚嫩,却透着蓬勃的生命力。

在中央党校的窑洞前,赵刚下马整理军容,手心微微沁汗。推开门的刹那,温暖的炭火气息扑面而来,窑洞内陈设简朴,木桌上堆满文件,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作战地图。

而在桌旁,那个只在影像中见过无数次的身影,正握着毛笔书写,浓重的湖南口音随风传来:“小同志,路上辛苦了!”

赵刚感觉呼吸一滞,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眼前的伟人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布鞋上沾着泥土,嘴角挂着和蔼的笑容。与记忆中影像不同的是,此刻的他更显亲切,仿佛邻家长辈。

“您……您是……”赵刚喉咙发紧,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能得到如此高规格的迎接。

“莫紧张嘛!”伟人放下毛笔,快步迎上来,有力的大手握住赵刚的手,“晋西北的平安城大捷,打得漂亮!以少胜多,还牵扯住大批日军,这战术,值得好好研究!”

他示意赵刚在木凳上坐下,亲自倒了杯热水,“听说你在师部争取作战机会时,舌战群儒?哈哈,有点当年诸葛亮的风范嘛!”

赵刚的眼眶瞬间湿润。穿越以来,他无数次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在生死边缘徘徊,却从未像此刻这般心潮澎湃。面前这位伟人,不仅熟知他的每一个决策,还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报告!我……我只是做了该做的。”赵刚努力平复情绪,“独立团的兄弟们才是功臣,他们用命换来的胜利……”

“说得好!”伟人赞许地点头,“战争靠的就是人民,就是这些舍生忘死的战士。”他拿起桌上的文件,“你提出的独立团编制问题,中央已经讨论过了。

平安城一战意义重大,不仅打击了日寇气焰,更证明了我军灵活作战的能力。你们的编制,该解决!”

赵刚猛地站起,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感谢组织!我替独立团的兄弟们……”

“坐下坐下!”伟人笑着按住他的肩膀,“到了延安,就安心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你在战场上的经验,要好好总结出来。

以后,还要带更多的‘独立团’出来!”他的目光转向窗外,延安的晨光正洒在窑洞群上,“抗战是持久战,我们需要更多能文能武的人才。”

谈话间,警卫员送来简单的饭菜——小米粥、窝窝头和几碟腌菜,还有一碗辣子,伟人热情地招呼赵刚用餐,边吃边聊起晋西北的风土人情,聊起战士们的生活。

当听到李云龙“抢马场”“闹县城”的趣事时,他放声大笑:“这个李云龙,有点意思!是员虎将,但也要多学习政策,不能光靠一股子猛劲!”

临别时,伟人从抽屉里取出一本装订整齐的册子,封面上写着“论持久战”四个苍劲大字:“这本书你带着,抽空多读几遍。有些问题,这里面或许能找到答案。”

他拍了拍赵刚的肩膀,“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尽管来找我。记住,延安就是你的家!”

走出窑洞,赵刚紧紧攥着那本《论持久战》,感受着纸张的温度。延安的阳光洒在身上,驱散了连日的疲惫。

远处,战士们训练的口号声、百姓劳作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激昂的乐章。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在此翻开新的篇章,而这份与伟人的相遇,将成为他一生最珍贵的记忆,激励着他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