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29章 窑洞论军事

第29章 窑洞论军事


延安窑洞内,摇曳的煤油灯将参会者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黄土墙上。赵刚坐在角落,握着铅笔的掌心沁出薄汗,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中央领导对当前抗战局势的分析。

自旁听会议以来,这种既紧张又振奋的情绪始终萦绕着他——毕竟,眼前讨论战略的,皆是将改写历史的关键人物。

“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企图切断我们与民众的联系,”伟人用红铅笔重重划过地图上的据点,“如何破局?请同志们畅所欲言。”

屋内陷入短暂沉默。赵刚望着地图上晋西北的标记,独立团在大扫荡中化整为零的经历突然涌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手:“报告!我认为可将‘麻雀战’与‘地道战’结合,在敌后构建地下交通网络。”

他快步走到地图前,指尖点过冀中平原,“把村庄、地道、山地据点串联,让日军机械化部队难以施展,而我们能灵活出击,同时发动群众组成情报网,使每个村庄都成为抗日堡垒。”

“好思路!”一位带着眼镜看起来就非常有文化的书记眼前一亮,“这与‘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方针不谋而合!”

伟人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赵刚:“你在晋西北打过不少硬仗,说说看,如何具体发动群众?”

“成立农会、妇救会,把各阶层组织起来。”赵刚想起独立团在各村建立民兵队的场景,语气愈发坚定,“青壮年编入民兵,妇女儿童负责传递情报、坚壁清野。但是不能让他们白干,得给点补偿。

平安城战役前,我们就是靠百姓挖地道、埋地雷,才撕开了日军防线。”

散会后,伟人特意留下赵刚,往烟斗里填着烟丝笑道:“小赵,你年纪轻轻,想法却很老成啊!既有实战经验,又能上升到战略层面,不简单!”

此后的会议中,赵刚逐渐卸下拘谨。讨论根据地经济建设时,他提出“军垦屯田与合作社结合”的方案,建议部队带头开垦荒地,同时组织群众成立互助组。

分析日军“囚笼政策”时,他结合多次反扫荡经验,提醒要提前储备物资、分散机关驻地,避免被敌军“一锅端”。这些建议并非照搬记忆,而是基于实际战况的灵活思考。

某个深夜,会议持续到油灯添了三次油。散场时,一位书记拍着赵刚的肩膀:“你提的地雷战改良方案很有价值,但日军若摸清规律怎么办?”

赵刚立刻从口袋掏出草图,上面画满连环雷、真假雷区和诡雷机关:“可以设置多重陷阱,用头发丝、兽夹制作触发装置,再搭配虚虚实实的雷坑。这样既能消耗敌军排雷兵力,又能震慑其行动。”

书记反复端详图纸,连连点头:“这个要尽快下发各根据地。你这脑子,简直是个‘土专家’!”

随着参与度加深,赵刚愈发感受到肩上的分量。在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时,他斟酌道:“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就像之前独立团与楚云飞合作时,既协同作战,又严守原则,才能在合作中保存实力。”

伟人赞许地敲了敲烟斗:“‘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你用实战经验把道理讲活了!”

春日的延河泛着粼粼波光,赵刚站在河畔,听着远处战士训练的口号与百姓劳作的歌谣。

窑洞会议上迸发的思想火花、被采纳推行的作战建议,让他真切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那些从战火中淬炼出的经验,正通过一次次讨论,化作推动抗战胜利的坚实力量。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