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47章 淬火重生

第47章 淬火重生


南京的深秋来得猝不及防,军事学院图书馆的窗棂上结着白霜。

李云龙裹紧军大衣,鼻尖几乎要贴到摊开的《岛屿登陆战研究》上,煤油灯的火苗在书页间跳跃,将“海空协同”“潮汐计算”这些曾经让他头疼的词汇,渐渐烙进眼底。

“还不睡?”孔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从朝鲜归来的老战友,此刻已换上厚厚的棉衣,胸前的勋章在昏暗中泛着微光。

李云龙头也不抬,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老孔,你说这登陆艇的吃水深度,咋和潮汐表还有关系?”

孔捷搬过椅子坐下,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在朝鲜时,我们吃够了地形的亏。上甘岭的石头、长津湖的雪……”

他用钢笔尖点了点地图上的台湾海峡,“以后要是打台湾,每一寸海、每一块礁石,都得烂熟于心。”

李云龙沉默片刻,突然把书一合:“老孔,以前是我眼拙。你在朝鲜挨的冻、流的血,都没白受。”他抓起搪瓷缸猛灌一口浓茶,“从今天起,老子就跟这些洋理论死磕!”

次日清晨,院长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李云龙笔直地站在桌前,怀里抱着一摞写满批注的资料:“报告院长!我申请加入岛屿作战研究小组!”

师长放下茶杯,镜片后的目光带着赞许:“早该这样!”他抽出一份绝密文件,“这是华东沿海的水文资料,还有美军冲绳战役的内部报告。限你一周内写出分析。”

此后的日子里,李云龙像换了个人。课堂上,他不再咋咋呼呼,而是攥着钢笔飞速记录;课间休息时,他追着常乃超问战术细节,甚至拉着教员讨论到深夜。

有次丁伟撞见他蹲在操场角落,用树枝在地上推演登陆阵型,忍不住笑道:“老李,你这架势,快赶上老学究了!”

常乃超确实对李云龙另眼相看。这位曾经的国民党中将,如今成了他最特殊的“助教”。

每当李云龙的作业被批注得满纸红叉,常乃超总会默默递来修改建议:“李军长,您看这里的兵力部署,是否可以借鉴诺曼底登陆的梯队配置?”

甚至在某次战术考核中,李云龙只得了2分的试卷,被常乃超悄悄添上一笔,改成了3分及格。

“常老师,这……”李云龙拿着试卷涨红了脸。

常乃超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当年在淮海,若不是您手下留情,我早成了枪下亡魂。”

他翻开李云龙的毕业论文《论东南沿海岛屿攻防体系构建》,用红笔圈出几处漏洞,“不过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这些地方还得重写。”

深夜的宿舍里,李云龙就着台灯反复修改论文。窗外的梧桐树在寒风中沙沙作响,他想起院长的话:“解放琉球,是我们这代军人的使命。”

笔尖在纸上顿了顿,他毅然划掉一段照搬教材的论述,重新写下:“我军优势在于灵活机动,可借鉴朝鲜战场的穿插战术,在登陆初期……”

毕业答辩那天,礼堂里座无虚席。李云龙站在讲台上,展开自制的沙盘模型,声音洪亮:“各位首长,我的方案是‘多点佯攻、中心突破’!先以小股部队迷惑敌军,主力趁涨潮时分三路突击……”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院长和常乃超,心中涌起一阵热浪。

“李云龙,”院长突然提问,“若敌军动用海空力量封锁登陆场,你如何应对?”

“用炮火压制!”李云龙指向沙盘上的炮兵阵地,“同时组织渔民船队,伪装成民船靠近岛屿,发动群众战!”

他想起赵刚在朝鲜组织的“钢铁运输线”,补充道,“后勤保障必须跟上,每艘登陆艇都要配足三天口粮和急救药品!”

答辩结束,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常乃超走上前,难得露出笑容:“李军长,这份论文,足以让美军参谋刮目相看。”

院长则拍了拍他的肩膀:“学得不错,但真正的战场,比沙盘残酷百倍。”

毕业典礼当天,李云龙抚摸着胸前的毕业证,眼眶微微发热。孔捷递来一杯烈酒:“老李,等打琉球的时候,咱们还像当年在独立团那样,并肩冲锋!”

他仰头饮尽,望着天空中掠过的战机,心中燃起一团火——曾经那个只会喊“冲啊杀啊”的李云龙,如今已蜕变成能在地图前推演千军万马的将领。

当夜,李云龙给秀芹写了封信:“等解放了台湾,我就回家看承钧。告诉他,他爹不仅会打仗,还学会了看潮汐、算弹道……”

信纸被油灯烤得微微发卷,他仿佛看见儿子捧着作业本,骄傲地说:“我爹是军事学院毕业的!”

窗外,南京城的灯火渐次亮起。李云龙合上信纸,将毕业论文郑重地收进木箱。

他知道,这场在课堂上的“战役”,不过是新时代军事变革的序章。而属于他们这代军人的真正考验,还在那波涛汹涌的海峡对岸。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