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中央会议
深秋的京华落满银杏叶,中央的会议室里,烟雾与茶香交织成凝重的氛围。
赵振邦副校长将京州工人加班的调研报告推到会议桌中央,泛黄的纸页上,某机械厂工人凌晨三点趴在操作台上打盹的照片格外刺眼。
“赵老,您这报告数据详实,但全国推行强制加班费,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太大。”发改委的老领导推了推眼镜。
“现在外贸订单本就向东南亚转移,再提高用工成本,怕是会让更多企业外迁。”
“难道要靠压榨工人去跟越南竞争?”魔都市委书记石远敲了敲茶杯,青瓷盖碗与桌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龙国发展到今天,不能再走‘拿人命换美元’的老路。京州的试点证明,规范用工反而能提升效率——特斯拉在京州工厂严格执行加班费制度后,产能反升了22%。”
话音刚落,会议室门被轻轻推开,纪检组领导陈建军拿着一份文件走进来,深蓝色的纪检制服衬得他面色严肃。
“刚从基层调研回来,带了些实际情况。”他将一叠工人手写的加班记录放在桌上,“这是珠三角、长三角六省工人的匿名反馈,87%的受访者表示‘被自愿加班’,有的甚至连续三个月每天工作超14小时。”
陈建军的身份特殊——不仅是纪检系统的资深领导,更是赵立春的岳父。
他的话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几位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同志,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那叠皱巴巴的记录纸上。
“建军同志说得对,这不是简单的成本问题,是底线问题。”赵振邦顺势接过话头,从公文包掏出一份泛黄的手稿复印件。
“这是我父亲赵刚同志参与起草《法案》时的手札,上面写着‘劳动者的休息权,是革命胜利后最该守护的权利’。”
提到赵刚的名字,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同志不约而同挺直了腰板。这位百岁的老人堪称活化石。
此刻他虽卧病在床,却特意让赵振邦将这份手札带到会上,算是给这场争论定了个沉甸甸的基调。
“老赵啊,不是我们不支持,”中组部的老领导叹了口气,“可地方政府考核看GDP,企业要利润,工人为了多挣点钱也默认加班……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所以才要顶层设计破局!”陈建军翻出纪检组的督查数据,“我们查过,那些靠无偿加班压缩成本的企业,大多是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强制加班费,恰恰能倒逼他们转型升级。”
他看向石远,“京州搞的‘工时公示+智能监察’模式,既能保障工人权益,又能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企业监管成本,值得推广。”
石远立刻接过话茬,将京州的整改方案摊开在桌面中央:“我们可以先在沿海五省试点,配套出台中小企业转型补贴,用三年时间逐步在全国推开。既不搞一刀切,也不纵容违规。”
争论持续到凌晨三点,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窗帘时,会议纪要的最后一页终于落下钢笔。
赵振邦看着“企业必须按不低于1.5倍工资支付加班费”的黑体字,想起儿子在电话里疲惫却坚定的声音:“爸,就算只能让一个工人按时下班,也算没白折腾。”
陈建军则默默将那份工人手写的加班记录收进公文包——这些皱巴巴的纸页,是这场博弈里最坚实的底气。
与此同时,京州的舆情正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起伏。网络大V“财经冷眼”发表万字长文,列举强制加班费导致的“企业外迁潮”,配图是某服装厂老板在机场托运行李的照片。
而另一边,“工人之声”论坛里,拿到拖欠加班费的焊工老张晒出工资条,下面跟帖的“谢谢赵书记”盖起了高楼。
“书记,中央台要来拍专题片了!”李达康冲进办公室时,赵立春正在修改《京州用工规范2.0》。
窗外,劳动监察大队的执法车呼啸而过,车顶上的LED屏滚动播放着“举报无偿非法加班,最高奖五千”的标语。
“先别高兴太早。”赵立春指着电脑上的跨省企业迁移数据,“上周走了七家制衣厂,去了邻省的‘低用工成本园区’。”
他揉了揉眉心,“但留下的企业里,汉东重工通过技术改造,把加班时长压缩了40%,反而拿下了德国的新订单。”
手机突然震动,是父亲赵振邦的加密电话。
听筒里传来的不是往常的温和,而是前所未有的郑重:“立春,中央刚开完会,强制加班费的政策下周下发。你岳父和石书记在会上帮你据理力争,这已是现阶段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赵立春握着电话,走到窗前。京州的晨雾中,环卫工人正清扫着昨夜的落叶,远处的高铁桥墩在霞光中勾勒出钢铁的轮廓。
“爸,我知道,谢谢您和岳父。”他想起在机械厂看到的那双手——年轻技工的掌心布满老茧,指关节因长期操作机床而变形。
“你爷爷让我转告你,‘守不住劳动者的尊严,就守不住发展的根’。”赵振邦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你现在是副部级,能为京州的工人撑起一片天。
将来位置更高,就能为全国千万劳动者遮风挡雨。立春,要想做到最好,你得加油,争取站到能真正改变规则的高度。”
赵立春的心脏猛地一震。他想起岳父陈建军上次来京州,特意带他去看了一家整改后的电子厂——工人们按时下班。
厂区里建起了图书馆,年轻女工在休息时捧着书笑的样子,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爸,我明白。”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我会走下去。”
挂断电话,李达康递来一份文件:“书记,这是政策的京州落地细则。”赵立春接过,目光却落在文件首页的红色标题上。
他知道,这场胜利不是他一个人的,是自己的前辈的支持。
一周后,全国强制加班费的政策正式出台。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特意提到“京州经验”,大屏幕上播放着特斯拉工人在休息区学习技术的画面。
而此刻的赵立春,正在京州经开区主持“智能制造与劳工权益”研讨会,他指着全息投影里的生产线:“未来的工厂,不该是血汗工厂,而应是让工人有尊严、有希望的地方。”
散会后,他收到石远书记的短信:“立春,中央有意让你参与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民生板块。”赵立春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华灯,想起父亲电话里的那句“争取做到最高”。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漫长而艰难,但为了那些在机床前强撑着眼皮的工人,为了龙国制造业真正的未来,他必须走下去,并且要走得更高,看得更远。
深夜,赵立春站在市政府顶楼,俯瞰着这座他倾注心血的城市。远处,特斯拉工厂的灯光如同繁星,与高铁工地的探照灯交相辉映。
手机再次震动,是赵振邦发来的赵刚语录节选:“工人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起点。”他将这句话设为手机屏保,转身走进办公室,继续修改那份关于“产业升级与劳工保护协同推进”的调研报告。
此刻的他,不仅是京州的市委书记,更是接过接力棒的守护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为了千万劳动者的尊严与希望,步履不停。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