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169章 阳奉阴违

第169章 阳奉阴违


北风卷着初雪掠过京州城时,中央关于强制支付加班费的红头文件正通过传真机,缓缓吐着带着油墨香的纸张。

赵立春站在市委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街道上裹紧棉衣的行人,突然想起文件下发前那晚,父亲赵振邦在电话里的叹息:“政策易出,执行难啊。”

果不其然,文件落地首周,各地反馈便呈现冰火两重天。汉东省劳动监察总队的热线被打爆,有工人举着录音举报老板阳奉阴违:“表面签了新合同,私下说不加班就裁员!”

而另一边,特斯拉、汉东重工等企业主动召开发布会,展示透明化的工时系统和翻倍的加班费预算。

赵立春在常委会上播放这些对比视频时,投影仪的蓝光映照着他紧绷的下颌:“有人把政策当约束,有人却从中看到机遇。”

更棘手的暗流在数据中显现。统计局送来的报表显示,汉东省中小企业注册量骤降18%,某纺织协会甚至联名上书,称“强制加班费将摧毁劳动密集型产业”。

深夜的办公室里,赵立春反复翻看沿海省份传来的密报——部分地方政府默许企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暗中为违规者开绿灯。

“书记,中纪委派来的督导组到了。”李达康推门而入,身后跟着几位面色冷峻的工作人员。

为首的老人摘下墨镜,正是赵立春的岳父陈建军。老纪检干部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去经开区看看。”

寒风中,督导组突击检查了三家电子厂。在第三车间,陈建军突然叫停正在运转的流水线,指着墙上崭新的考勤表:“每天八小时工作制?”

班组长额头冒汗,结结巴巴答不上话。当执法人员打开财务室保险柜,未入账的“自愿加班补贴”流水账本让空气瞬间凝固。

“这不是个案。”回程车上,陈建军将取证照片推给赵立春,“南方某省更离谱,企业搞‘阴阳合同’,明面上支付加班费,私下用‘绩效扣减’把钱再扣回去。”

他摘下老花镜擦拭,“但也有好消息,你们京州的‘智能监察系统’被中纪委列为典型案例,准备全国推广。”

赵立春望着车窗外呼啸而过的雪景,想起在机械厂暗访时,那个偷偷往他口袋里塞纸条的年轻女工。

纸条上歪歪扭扭写着:“赵书记,我们不想加班,可不敢说。”此刻,他摩挲着口袋里那张早已揉皱的纸条,轻声道:“岳父,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这场关于政策执行力的拉锯战尚未平息,新的挑战已接踵而至。早春的京州还飘着柳絮,中央“推动产业向高质量转型”的文件便如惊雷落地。

文件中“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等条款,让汉东省的企业家们炸开了锅。

“赵书记,我们纺织厂养活了三千工人,说淘汰就淘汰?”某老牌企业老板拍着桌子,“高质量转型是大企业的事,我们小企业......”

“正因为是三千人的饭碗,才更要转。”赵立春调出长三角的调研报告,投影幕布上,某纺织集群因固守低端制造,订单锐减60%

“看看这些企业,被东南亚抢走订单后,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破局。”

他翻开厚厚的政策包,里面是京州量身定制的“转型十条”:对技改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联合高校开设“产业升级专班”,设立百亿规模的转型基金。

当幻灯片翻到最后一页,“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标语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特斯拉在京州的研发中心即将落成,他们承诺三年内将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提升至70%。”

赵立春目光扫过全场,“这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谁能抓住,谁就能活下来,活得好。”

政策落地的阵痛远超预期。三个月内,汉东省关停了127家高污染企业,近五万名工人面临转岗。

赵立春亲自带队走访下岗职工家庭,在某钢铁厂宿舍,他握着老工人布满老茧的手说:“放心,政府会兜底。职业技术学校开了二十个免费培训班,只要愿意学,就有新出路。”

转机在盛夏悄然来临。当京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当曾经的纺织女工在智能车间熟练操作机器,当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利证书铺满展示墙,质疑声渐渐变成了惊叹。

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报道中,记者走进汉东重工的无人生产线,机械臂精准协作的画面,与五年前工人熬夜加班的场景形成震撼对比。

深秋的一个深夜,赵立春接到父亲的电话。电波那头,赵振邦的声音带着欣慰:“立春,你在京州的实践,中央已经写进下阶段改革方案。”

老人顿了顿,“但要记住,高质量发展不是政绩工程,最终要看老百姓的日子有没有越过越好。”

挂断电话,赵立春走到窗边。远处,特斯拉工厂的灯光彻夜不熄,新落成的研发大楼上,“创新驱动未来”的霓虹标语在夜空中闪烁。

他想起岳父陈建军常说的话:“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改革的落脚点在于民心。”而此刻,京州这座城市,正在阵痛与新生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答案。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