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177章 闲聊

第177章 闲聊


市委一号楼的走廊静得能听见脚步声,赵立春推开办公室门时,阳光正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房间陈设简单——一张木桌、两组书柜,沙发上搭着件未叠的夹克,茶几上还放着半杯冷掉的茶,这里更像临时歇脚的驿站,而非市委书记的办公地。

“坐吧。”赵立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自己则靠在桌沿,目光落在祁同伟紧绷的肩上,“我记得你,祁同伟。汉东大学学生会主席,当年校会上你代表新生发言,说要‘用法律护佑寒门’,这话我没记错吧?”

祁同伟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讶。他没想到时隔四年,赵立春还能记得自己的名字,原本攥紧的手不自觉松开,掌心的冷汗浸湿了分配通知书的边角。

“按照体制规矩,你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确实没机会直接见到我。”

赵立春抬手看了眼表,语气平静,“给你十分钟,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值得我花时间管你的事。”

祁同伟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地开口:“赵书记,梁璐是政法委梁群峰书记的女儿,她因为我拒绝她的追求,就利用父亲的权力篡改我的分配结果,把我从原定的省检察院,调到了偏远山区司法所。

我是祁家村吃百家饭长大的,拼了命考上大学,不是为了在山区荒废一辈子,更不是为了靠依附权力换前途......”

他的声音渐渐发颤,从梁璐的威胁,到村民凑学费的艰辛,再到对法治理想的执念,十分钟的时间里,将一个寒门子弟的挣扎与不甘和盘托出。

最后,他攥紧那张村民签名的求学证明,红着眼眶补充:“我不怕吃苦,但我怕努力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

赵立春静静听着,脸上没有太多波澜。42岁的他,早已不是十年前那个容易热血沸腾的青年干部。

身为京都赵家继承人、魔都陈家女婿,他听过太多权力倾轧的故事,只是祁同伟的经历,多了几分寒门子弟的倔强。

等对方说完,他突然笑了,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从了梁璐,最多三十年,以梁家的资源,你至少能到正厅级。有权有位,能给祁家村带来实惠,有什么不好?”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祁同伟愣住了。他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只能攥紧拳头,涨红了脸:“赵书记,我想要的不是靠依附换来的官帽!我想靠自己的能力办案,想让像我一样的寒门子弟相信,努力真的有用......”

看着祁同伟较真的模样,赵立春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他抬手打断对方:“行了,我知道了。”

他走到书柜前,抽出一本《汉东省干部任免条例》,指尖在书页上划过,“你先回去,不用去找梁璐,也不用去山区报到。梁群峰那边,我会跟他说。”

祁同伟猛地站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赵书记,您......您真的愿意帮我?”

“不是帮你,是不想让一颗还没发光的种子,就被踩进泥里。”赵立春合上条例,目光落在他身上,“记住,不管以后走多远,都别丢了今天这份不肯低头的骨气。否则,就算进了省检察院,也成不了好干部。”

祁同伟重重点头,激动得语无伦次:“谢谢您!赵书记,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会好好工作,不辜负您的信任......”

他深深鞠了一躬,转身时脚步都有些发飘,走到门口又回头,郑重地说了句“谢谢”,才快步离开。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安静,赵立春拿起手机,拨通了梁群峰的电话。

听筒里传来对方略带寒暄的声音,他直截了当开口:“群峰书记,聊聊你女儿梁璐和汉东大学一个叫祁同伟的毕业生的事......”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落在办公桌上那份《京州市法治建设规划》上。

赵立春看着文件上“公平正义”四个字,想起祁同伟临走时发亮的眼神,轻轻叹了口气——体制里的光,从来不是靠某个人点亮的,而是靠无数个像祁同伟这样,不肯向权力低头的人,一点点汇聚起来的。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