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博弈,祁同伟决心入缉毒队
省委3号楼的红木办公椅上,梁群峰指尖的香烟燃至过半,烟灰簌簌落在《汉东政法工作简报》上。
赵立春推门而入时,他下意识将烟按灭在烟灰缸里——这位比自己小八岁的市委书记,虽在省委排名第九,却凭着张启山留下的资源、赵陈两家的背景,还有石远书记的暗中支持,在汉东政坛成了谁也不敢轻视的存在。
“立春稀客啊,坐。”梁群峰起身倒了杯茶,目光扫过对方手中的文件夹,不用想也知道,是为祁同伟的事来的。
自从昨天赵立春的电话打过来,他就没睡好——一边是女儿梁璐的哭闹,一边是赵立春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更别提自己刚接任政法委书记不久,根基未稳,实在没必要硬碰硬。
赵立春接过茶杯,没有绕圈子,将祁同伟的分配档案放在桌上:“群峰书记,这孩子的情况您应该清楚。寒门出身,靠百家饭长大,在汉大成绩拔尖,原本该去省检察院,现在却被调去山区司法所,说不过去。”
梁群峰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神闪烁:“立春,这事是梁璐不懂事,我已经说过她了。但祁同伟毕竟年轻,去基层历练两年,未必是坏事......”
“历练可以,但不能是因为私人恩怨的‘惩罚性历练’。”赵立春打断他,语气却留了余地。
“您是政法委书记,政法系统的人才培养您比我懂。祁同伟是块好料子,要是真埋在山区,太可惜了。”
办公室里的空气静了几秒。梁群峰看着赵立春,突然意识到对方今天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要是真想硬来,赵立春完全可以让纪委直接查教育厅的违规操作,没必要亲自上门谈。
这是在给自己留面子,也是在给政法委留体面。
“那立春你的意思是?”梁群峰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
“我看不如这样。”赵立春手指在档案上敲了敲,“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缉毒总队、京州市公安局,这三个岗位让祁同伟自己选。
去检察院能发挥他的法学专长,去缉毒队或公安局能接触一线实务,都是正经历练。”
他抬眼看向梁群峰,“您是政法委书记,政法系统的人事安排您说了算,我只是提个建议,最终还得您拍板。”
这话恰好说到了梁群峰心坎里。既解决了祁同伟的问题,又保住了自己的决策权,还卖了赵立春一个人情。
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笑容:“立春这个提议好!还是你考虑周全。就让祁同伟自己选,选好了让他直接来找我签字,我亲自安排。”
“那我替祁同伟谢谢您了,群峰书记。”赵立春收起档案,语气缓和了些,“年轻人难免冲动,梁璐那边,您也多劝劝,别因为这点事影响了她的工作。”
“一定一定!”梁群峰连忙应下,亲自送赵立春到门口,看着对方的车驶离大院,才松了口气。
他掏出手机给梁璐打了电话,语气严肃:“别再揪着祁同伟不放了,赵立春亲自上门说了情,我已经给那孩子安排了三个好岗位,这事到此为止。”
另一边,赵立春坐在车里,李达康递来一份文件:“书记,省检察院那边刚传来消息,公诉处还留着祁同伟的编制,就等您点头。”
“不用点头。”赵立春笑了笑,“让高育良教授告诉祁同伟,三个岗位让他自己选。路是自己走的,选了就别后悔。”
他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想起祁同伟昨天红着眼眶说“想靠自己”的模样,心里清楚——给选择,比直接安排,更能让这个寒门子弟明白,机会要靠自己把握,尊严要靠自己守护。
当天下午,高育良把祁同伟叫到办公室,将三个岗位的选择权告诉他时,这个年轻人数度红了眼眶。
他最终选了省公安厅缉毒总队——这个最苦、最危险,却也最能直接守护公平的岗位。
消息传到梁群峰耳中时,他正在主持政法系统会议。听到祁同伟的选择,他愣了愣,随即笑了:“这小子,倒有股韧劲。”
散会后,他亲自在祁同伟的调动文件上签了字,笔尖落下时,突然觉得赵立春的“退一步”,不仅给了自己面子,更给了这个年轻人一条靠自己站起来的路。
而此时的赵立春,正在市委办公室修改《京州市政法队伍建设规划》。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文件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他想起今天在3号楼的谈话,突然明白——真正的博弈,从不是非要争个你输我赢,而是在守住底线的同时,给彼此留余地,给更多人机会。这,才是为官者该有的格局。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