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65章 炉前谈话

第65章 炉前谈话


他说得轻描淡写,并没有解释自己穿越者和超忆症的事情。

事实上自打穿越后,他超忆症的副作用就逐渐消失了。与之相对的,现在记忆力也从“过目不忘”退化到了“记忆力极强”的地步。

爱因斯坦没接话,反而翻到笔记本的另一页,目光落在“宇宙常数”的批注上。

那页纸写着:“宇宙常数非多余,或与宇宙膨胀的动力相关”。

他猛地抬头,刚才的轻慢彻底变成了探究:“我一直认为宇宙常数是‘最大错误’,您说它与宇宙膨胀相关,依据是什么?”

壁炉的火光正好跳了一下,照在张汉卿的脸上。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条简单的光谱线,一端标着“红移”:“教授,您假设宇宙是静态的,所以觉得常数多余。”

“但去年哈勃发现的星系光谱红移,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宇宙在膨胀。这种‘额外的力’,或许就是宇宙常数的本质。”

他顿了顿,笔尖指向光谱线的末端:“如果明年冬天在开原天文台架起大口径折射镜,或许能测量更远星系的红移速率,验证这个猜想。”

“您看,这就像您当年用相对论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观测证据。”

爱因斯坦翻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演算稿,对比着张汉卿的批注,突然低低地笑了一声:

“您提到的‘开原观测’,我刚才在演讲时还想,东北的观测条件是否真能支撑高精度测量。”

“现在看来,是我低估了这里的潜力。您把理论猜想和实际观测条件结合得如此紧密,这比单纯的公式推导更有价值。”

他转身时,眼里已经没了半点轻视,只剩研究者的兴奋。

不等张汉卿回应,又抛出了更尖锐的问题:“那量子纠缠呢?您笔记上写‘它可用于信息传输’,这难道不是异想天开?”

“‘幽灵超距作用’违背相对论,怎么可能用来传递信息?”

张汉卿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两个纠缠的粒子,用虚线连起来:“教授,‘超距’或许是因为我们尚未理解量子信息的传递方式。”

“您想,若将一对纠缠粒子分别放在奉天和欧洲,当这边的粒子自旋向上时,那边的必然向下,这不就是最原始的二进制信号?1是向上,0是向下。”

爱因斯坦凑过去,盯着那张示意图。

正当他要开口,张汉卿却先指了指他的演算稿:“教授,您在《物理学的进化》手稿里探讨的统一场论构想,我读时也有个疑问。”

“关于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的额外维度,您觉得那未被观测到的‘伴生粒子’,真的是理论错了吗?”

这句话像颗火星落进了油桶。

统一场论是爱因斯坦眼下最棘手的研究,卡鲁扎  -  克莱因理论引入第五维度试图统一引力与电磁力,却始终无法解释为何预言中的“伴生粒子”从未出现。

他猛地抬头,眼里的光芒像壁炉里炸开的火星:“张先生对统一场论也有研究?您居然还读过我的手稿?”

“算不上研究,只是托人从欧洲买了复印本,读时多琢磨了几句。”张汉卿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平面,旁边附着个卷曲的小圆圈。

“这个额外维度,或许不是理论错了,而是它的尺度太小。可能是普朗克尺度级别,比电子半径还小千亿倍。”

“您说的‘伴生粒子’,其能量标度远超我们现在的加速器所能达到的水平,就像用渔网捞水分子,根本捞不到。”

他顿了顿,笔尖沿着圆圈画了条弧线:“而且,它或许不是‘粒子’,而是高维引力场在四维时空的投影。”

“就像您当年从麦克斯韦方程里看出电磁波的存在,现在我们没观测到,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我们的技术还没跟上。”

“未来若能在东北建高能物理实验室,利用这里的广阔荒地和低电磁干扰,或许能找到它的痕迹。”

休息室里突然静了下来,只有壁炉的松木还在噼啪响。

爱因斯坦拿着那张画着维度示意图的纸,低头看了足足五分钟,连茶杯里的茶凉了都没察觉。

他突然猛地拍了下桌子,茶杯都震得跳了跳:“尺度!能标!还有地域条件的结合!上帝,我们一直纠缠于数学形式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实际观测环境和实验条件的支撑!”

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甚至伸手抓住了张汉卿的胳膊:“张先生,您这不是解答,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张汉卿看着他眼里的光,轻轻抽回手,指了指桌上的资料:“教授,我这点认知,不过是沾了东北这片土地的光。”

“真正能突破这些理论困境的,还是得靠您这样的学者。东北现在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尤其是受欧洲局势影响的年轻学子,他们在这里能得到最好的条件。”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起来:“我知道您离不开欧洲的科研环境,不会强求您留下,只希望您能推荐些年轻学者来。”

“他们在这里能实现您没能完成的研究,也能让东北的‘天然实验室’真正发挥价值。”

爱因斯坦盯着张汉卿看了许久,忽然笑了,是那种卸下所有防备的释然。

他之前以为张汉卿是想招揽他,所以十分防备。但现在才明白,这个人要的是让科学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扎根。

他从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撕下一页,写下自己的私人通信地址。

“我回欧洲后,会立刻推荐学者。”他把纸条递给张汉卿,“不仅如此,我会在欧洲物理学会上介绍东北的‘天然实验室’。”

“能与您这样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条件的‘同行者’合作,是我的荣幸。”

张汉卿接过纸条,把桌上的一块陨石递了过去:“这是开原天文台去年发现的陨石,里面的钛镍合金成分很纯,或许对您的实验有用。”

爱因斯坦双手接过陨石,指尖摩挲着冰冷的石面,突然郑重地说:“我会把它放在欧洲的实验室里,告诉每一位来访者,这是来自远东的邀请。”

两人相视而笑。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