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85章 收回铁路和矿产

第85章 收回铁路和矿产


佐藤烈背靠着岩壁,缓缓站起身。他环顾四周,身边只剩下几个面如死灰的参谋和卫兵。

他整理了一下破碎的军装,试图维持最后的体面,但颤抖的手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崩溃。他没有去拿放在地上的步枪,而是双手紧握那柄御赐军刀。

就在他深吸一口气,准备遵循武士道传统,进行最后一次徒劳的冲锋或切腹时,几道强光手电筒的光柱猛地刺破黑暗,精准地笼罩在他身上。

光线灼目,让他瞬间失明。

“不准动!”

“放下武器!”

呵斥声近在耳边。他听到身边卫兵试图举枪的声响,紧接着就是几声干脆利落的枪栓拉动和肉体被击倒的闷哼。

他最后的护卫也倒下了。

强烈的光线下,他看不清对方的面容,只看到几个高大挺拔的身影如同铁塔般堵住了他所有的去路,黑洞洞的枪口散发着致命的寒意。

他高举的军刀,在这绝对的武力压制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完了。一切都完了。

一股巨大的虚脱感瞬间攫住了他。求生的本能,或者说,是败军之将最后那点想要知道“为何而败”的不甘,让他紧握刀柄的手指微微一松。

“哐当——”

那柄象征着帝国荣耀与他个人野心的御赐军刀,率先脱手,掉落在地,在岩石上发出清脆而屈辱的声响。

佐藤烈仿佛听到了一声来自灵魂深处的碎裂声。

他双腿一软,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帝国中将,只是一个面如死灰、眼神空洞的囚徒,被两名如狼似虎的东北军士兵粗暴地反剪双臂,押解着,踉踉跄跄地走向洞外。

走向那片他再也无法征服的光明。

至此,发动三八事变的关东军主力第二师团,全军覆没!

……

3月10日,上午9点。

奉天帅府地下掩体的会议室内。

昏黄的灯光微微晃动,映得长条木桌上那张东北资源分布图泛着油亮的光。

地图上,“抚顺煤矿”“连京铁路”“旅顺港”  的红色标记格外显眼,旁边还沾着未干的墨渍,那是刚刚战况更新时留下的痕迹。

参会的将领们刚从前线赶回来,军装上还沾着雪粒和硝烟。

刘多荃的棉服袖口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羊毛;王以哲的钢盔放在桌角,盔沿还卡着一块弹片;黄显声手里攥着个牛皮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待办的事项。

林大章站在地图旁,手里拿着根细木棍,先打破了沉默:

“各位长官,最新战报:沙岭堡煤窑的第二师团残部已被包围,仅剩不到两百人;39混成旅团在安奉铁路被装甲师和救国军夹着,进退不得。”

“肇州油田那边,第10师和17师已经全歼鬼子的突袭大队,油田没受损失。”

他话音刚落,王以哲就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好!这下看鬼子还怎么狂!”

张汉卿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叩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打赢了仗,不是结束,是开始。”

“今天不议怎么打,要议怎么‘收’——把被鬼子啃了三十年的肉,一块块拿回来!”

他伸手拿过林大章手里的细木棍,指着地图上“抚顺煤矿”的标记:

“老帅当年起家,确实借过鬼子的钱,也靠过他们的帮衬,可鬼子不是慈善家,他们也从东北获得了丰厚的煤铁资源。”

“就说这抚顺煤矿,年产量六百万吨,一多半都运去了东瀛,咱们自己倒要从晋省买煤,一吨比他们贵三倍!”

“从今天起,这个荒唐事,得改了。”

按丛林法则,赢家通吃,这些资产就是胜利者的红利。

黄显声立刻翻开笔记本:“总司令,您吩咐的事我都记着了。”

“连京铁路的奉天站、抚顺煤矿的井口、本溪湖煤铁公司的厂房,我已经让治安队摸过底,鬼子的人还没跑,设备也都在。”

“只要您下令,下午我就带弟兄们去接管。”

“接管可以,但有两条规矩。”张汉卿放下细木棍,语气沉稳。

“第一,不能伤了矿工和技师——尤其是鬼子技师,咱们现在还缺懂开采的人,让他们接着干活,派咱们的人盯着,等咱们的技师学会了,再让他们走。”

“第二,设备不能坏,鬼子要是敢炸矿井、毁机器,直接抓起来,按军法处置。”

王以哲点点头:“总司令考虑得周全。本溪湖那边有咱们的兵工厂需要的铁,要是设备坏了,兵工厂的‘东北虎’坦克就得断了原料,确实得护好。”

说完煤铁,话题很快转到了港口上。

张汉卿的手指移到地图最南端,停在“旅顺”和“达利安(大-连)”两个名字上。

“这两个港口,是鬼子在东北的命根子。旅顺是他们海军联合舰队的驻地之一,达利安是他们运资源回本土的枢纽。”

“但咱们不能硬来,何柱国,你的骑一师准备得怎么样了?”

何柱国立刻站起来:“回司令,两个团的骑兵已经在辽阳集结,王师长也调来了一个坦克团,随时能开赴旅顺。”

“好。”张汉卿点点头,“你带弟兄们去旅顺外围的山地扎营,离港口十五公里远,别靠太近。”

“每天巡逻,让鬼子看得见咱们,但围而不打。”

这话刚说完,王以哲就皱起了眉,忍不住开口:“总司令!咱们装甲师的坦克能打穿旅顺的防御工事,骑兵再配合着冲,拿下港口不难!”

“为什么要围而不打?直接接管了吧,省得夜长梦多!”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张汉卿。

王以哲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思——刚打赢仗,士气正盛,谁不想趁势把鬼子的据点全端了?

张汉卿没急着反驳,而是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东瀛本土的位置:“以哲,我问你,咱们三个月能动员多少兵力?”

“哪怕把预备部队算上,最多八十万。”

“而鬼子,算上预备役和后备役,至少一百八十万!”

“飞机方面,鬼子光陆军航空兵,就有八百多架各式战机,而我们的新编航空师要几个月后才能满编。”

“鬼子要是举国宣战,咱们能挡一时,挡不了一年。”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下来:“老帅当年跟鬼子合作,不是怕他们,是为了争取时间发展。现在咱们拿回资源,也是为了这个。”

“时间是站在咱们一边的。”

“等奉天兵工厂能造更多‘东北虎’,等新垦区的粮食能养更多兵,等咱们的飞行员空战技术超过鬼子,再跟他们算总账。”

“现在把他们逼到墙角,导致鬼子狗急跳墙大规模升级战事,是不明智的。”

“在国家大事上,战术必须为战略让步。”

“当下咱们东北的首要战略,是发展。”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