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中间威力弹
张汉卿看向于学忠,开口问道:“之前我力推的狂风重机枪,实战里到底怎么样?”
于学忠立刻点头,语气带着振奋:“太管用了!远程压步兵、打掩体、防空都顶用,奉天保卫战里,它击毁的鬼子坦克不下30辆,连八九式中型坦克的侧甲都能击穿!”
“是啊,这侧射火力是真狠。”翁之麟也在旁附和,赞其破坏力远超预期。
张汉卿听着两人的认可,指尖轻敲桌案,顺势将桌上的文件推过去:“既然狂风靠谱,那咱们再往前迈一步,聊聊新军械改革的事。”
他说完就从抽屉里拿出两份红头文件,交到二人手中。
文件封面上《关于新子弹型号及制式步枪的研发计划》一行字,在暖光里显得格外醒目。
“学忠刚才说狂风重机枪厉害,我倒觉得,光有重机枪还不够。”张汉卿的声音里带着一股自信。
“奉天保卫战里,咱们的栓动步枪射速太慢,鬼子冲散兵线的时候,弟兄们打一枪得拉一下枪机,多少人就是因为这两秒的延迟送了命。”
“因此我打算,在全军推行半自动步枪!”
“半自动?全军列装?”于学忠猛地直起身子,手里的茶杯都晃了晃,“少帅,这……这也太急了吧?”
“咱们现在连捷克式轻机枪都没配全,突然要搞半自动,基层弟兄们能适应吗?”
翁之麟更是直接皱起眉头,伸手拿起文件翻到参数页,目光在“半自动步枪” 几个字上顿了顿。
“少帅,不是我泼冷水,半自动步枪的后坐力是个大问题。射速快了,后坐力压不住,准头就差了。”
“而且射速快意味着弹药消耗加剧,咱们兵工厂现在的产能,怕是供不上。”
“还有结构,半自动比栓动复杂,枪管、枪机都得改,重量肯定上去,士兵扛着行军更累。”
他抬头看向张汉卿,语气带着专业的谨慎:“您看各大列强,日耳曼的毛瑟、熊国的莫辛纳甘、鬼子的三八大盖,全是栓动,没一个敢把半自动列装到基层的。”
“之前您提迫击炮列装到班,我还觉得激进,现在这半自动计划……比那还疯狂啊。”
于学忠也跟着点头:“是啊,咱们刚把火力配置改明白,再突然换步枪,怕是要乱。”
张汉卿没急着反驳,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枚黄铜弹头。
弹头比普通7.92毫米弹头小一圈,表面泛着冷光。
他把弹头放在桌上,推向两人:“你们先别急,听我说完‘6×40毫米通用中间威力弹’,这才是关键。要搞半自动,先得有合适的子弹。”
翁之麟拿起弹头,放在掌心掂了掂,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6毫米?比鬼子的6.5毫米还小,这威力够吗?”
“怎么不够?”张汉卿笑了笑,起身走到地图旁,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对比图,“这子弹是介于大威力步枪弹和小威力手枪弹之间的。”
“你们看,全弹重12.2克,只有7.92毫米全威力弹的一半重,后坐力自然也小一半,半自动射速再快,士兵也能压得住。”
他指着文件上的携弹量数据:“以前士兵最多带80发7.92毫米弹,差不多1.8公斤;现在带150发这6毫米弹,也才1.83公斤。”
“重量差不多,携弹量却翻倍了,甚至带200发都没问题。弹药消耗快的问题,这不就解决了?”
翁之麟眼睛微微亮了,他翻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快速记下数据:“那结构增重呢?半自动枪机肯定比栓动复杂。”
“口径小了,枪管就能做细做轻啊。”张汉卿指着枪管参数,“7.92毫米枪管得用厚壁,这6毫米枪管薄一点也够用。”
“再优化枪机结构,最后步枪重量控制在4公斤左右,跟现在的辽18式栓动差不多,士兵扛着没负担。”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个关键细节:“对了,发射药我加了0.5%的凡士林,解决东北冬天-30℃哑火的问题。”
“去年冬天兵工厂试射,普通单基药在极限低温下哑火率15%,加了凡士林之后降到3%以下,初速也稳了。”
翁之麟的笔停下来,眉头渐渐舒展:“那威力呢?300米能不能击穿鬼子钢盔?”
“300米能击穿2毫米钢板,鬼子钢盔才1.2-1.5毫米,你说够不够?”张汉卿拿起弹头,“而且弹头是覆铜钢被甲加钢芯,100米内过穿率不到5%。”
“不像毛瑟、三八大盖,100米打中人,弹头直接穿过去,动能浪费大半。”
“而且这6毫米弹打进去,容易翻转变形,造成的创伤面积可能比全威力弹还大。”
于学忠听得有些发愣,他插了句嘴:“那射程呢?毛瑟能打800米,这弹……”
“800米射程有什么用?”张汉卿语气带着几分反问,“学忠,你打过仗,实战里除了神枪手,谁能在800米外看清人、打准人?”
“普通士兵肉眼能够分辨目标的极限距离只有500米,再远就看不清了,子弹打出去跟蒙一样。”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