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咱们国内多山区,交战距离大多在200-400米,这6毫米弹有效射程500米左右,完全够用。”
他走到壁炉旁,添了块木柴:“再说射速,半自动每分钟实际射速是栓动的四五倍。鬼子冲上来的时候,咱们一秒钟能打三四发。”
“就算第一枪没中,第二枪、第三枪马上就能补,容错率比栓动高太多。之前三道岗要是有这枪,鬼子散兵线根本冲不过来。”
翁之麟放下笔,眼神里满是深思:“少帅,缩短弹壳、减重我懂,可为什么非要搞6毫米?比鬼子6.5还小,会不会……”
“因为够好用。”张汉卿笑了,心里却忍不住吐槽。
后世5.56、5.8毫米的中间威力弹都是主流,6毫米在这里面算大的了。
但他没说破,只是语气笃定,“这口径是平衡威力、后坐力、携弹量的最优解。”
“你想,要是搞7毫米,后坐力就大了;搞5.5毫米,威力又差点。6毫米正好,既能打穿钢盔,又能控制后坐力,还能多带弹药。”
“最关键的是,弹头直径变小了,风阻就小,弹速快,弹头飞行过程中动能损耗也小,在300-500米这个距离,不光能有更高的动能留存比,而且弹道下坠幅度更小。”
“鬼子三八大盖6.5毫米子弹能在远距离保持如此高精度,也有小口径降低风阻的原因。”
他拿起文件,递给翁之麟:“之麟,你是兵工厂的技术一把手,我想让你先试产几批6×40毫米弹,再基于这弹研发半自动步枪。”
“咱们打靶测试——好不好用,试过就知道。”
翁之麟捧着文件,手指在参数页上反复摩挲,片刻后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决心:“少帅,我虽然还没完全想通,但您说的这些道理,确实在理。”
“我明天就回兵工厂,调最好的工匠,先试产子弹,再画步枪图纸,争取一个月内搞出样枪。”
在枪械生产领域,通常是先有子弹,后有枪。步枪的设计,也是围绕着如何将子弹的最佳性能发挥出来。
可以说设计好子弹,枪的事情就完成了一半。
于学忠看着两人,虽然听得有点脑袋疼,但也点了点头:“要是真能成,咱们东北军的火力,就真的比鬼子强一大截了。”
“其实枪械的设计我也已经完成初稿,就等着你这位技术部长来查看了。”张汉卿笑着开口。
翁之麟闻言心头一跳,手指顺着文件页往下翻,当“半自动步枪”的参数映入眼帘时,他下意识停住了手。
“全枪长1100毫米,枪管长520毫米,质量4.1公斤。”
“口径6毫米,有效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000米。”
他抬眼看向张汉卿,又快速扫过“自动方式导气式、活塞长行程、20发可拆卸弹匣”,眉头越来越紧。
“竟然是采用弹匣供弹。”他有些惊讶的抬起头来,“这种可拆卸的结构,战场上一旦丢了,岂不是开不成枪?”
之前的辽13式步枪就是因为防尘盖经常脱落,导致遗失,还有很多士兵甚至嫌它故障率高,主动拆掉。
这样的设计,看着怎么不太靠谱的样子?
张汉卿早有所料,笑着解释:“所以我计划专门设计一款弹匣携行具,让每名士兵携带四个弹匣,外加80发散装子弹,共计160发。”
“士兵在战场上偶尔遗失一两个弹匣可以理解,但你总不能四个全丢了吧?”
“即便是全丢了,跟战友借一个也能作战啊。”
“要知道,现在西北军的很多士兵人均都分不到20发子弹,咱们一个弹匣,顶他全部备弹了。”
于学忠闻言露出认可的神色,“说得对,其实大部分时候,使用栓动步枪的士兵一场仗下来都打不了20发子弹,真正消耗子弹的大户是机枪。”
“这……确实是,四个弹匣全丢也太不像话了。”翁之麟愣了一下,轻笑一声,神色稍稍缓和,旋即又想起来一个关键问题。
“少帅,不知道这款半自动步枪,您打算起什么名字?”
“是不是沿用之前的习惯,按年份命名为辽21式?”
张汉卿闻言愣了一下,看着眼前的壁炉,露出追忆的神色。
片刻后才抬起头来,认真的回答:“就叫‘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吧。”
“简称……五六半!”
作为一代名枪,五六半可是无数人的回忆,这款枪也确实足够优秀,产量极高,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为了致敬经典,他决定将这款新枪命名为“五六半”。
说起来新枪的设计,确实参照了记忆中的五六半,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优化升级。
比如更小的口径,降低子弹质量。比如使用20发弹匣,大幅度提升了弹容量。
除了不能全自动射击,其实它在设计理念上已经脱胎SKS,更加接近AK。
当然,真正的自动步枪现在他还玩不起,子弹产能和后勤补给完全跟不上。
翁之麟闻言轻轻点头,一个名称而已,少帅喜欢“五六式”,那就叫五六式吧。
他继续翻看手里的资料,却在翻到“新式轻机枪”那页时,猛地“咦”了一声。
“少帅,这暴雨轻机枪……怎么也是6毫米口径?”翁之麟的声音里带着惊讶,目光停留在“通用6×40毫米弹”上。
“轻机枪用中间威力弹,会不会威力太弱?而且理论射速1200发/分钟,这弹壳强度能扛住吗?枪管散热也成问题吧?”
张汉卿笑了笑,从桌角拿起一个木质枪模——是暴雨轻机枪的缩比模型,连两脚架和弹鼓都做得一模一样。
他把模型递给翁之麟:“你先看看这个。之所以用6毫米弹,就是为了‘通用’。”
“今后基层部队不用再分‘步枪弹’和‘机枪弹’,士兵带的6毫米弹,既能喂半自动步枪,也能给暴雨轻机枪用,省了多少麻烦?”
翁之麟接过模型,翻来覆去地看,手指卡在三脚架的接口处:“这轻机枪……能装三角架?”
“对。”张汉卿指着模型上的卡扣位置,“暴雨机枪自带两脚架,用75发弹鼓,就是班用轻机枪,跟着班组冲锋,压制鬼子掷弹筒。”
“加装三脚架、挂300发超长弹链,就是排用重机枪,能架在阵地前沿,打700米外的集群目标。”
“你想想,连级有狂风重机枪扛大梁,班排有暴雨轻机枪补火力,这不就是‘狂风暴雨’的高低搭配么?”
翁之麟眼睛亮了,他快速翻回参数页,算着携弹量:“这么一来,以前机枪手得带专门的机枪弹,现在跟步枪手一起带6毫米弹就行。”
“机枪手带200发,副射手再多带两个弹鼓,算下来弹药携带量比以前翻了一倍还多!”
“不光如此,因为五六半和暴雨弹药通用,所以每个士兵都能充当机枪的弹药储备库,可以随时支援,保证机枪火力不断档。”
“这不论对后勤还是实战来说,都是重大利好啊。”
“还有,”张汉卿补充道,“你看暴雨的枪管,轻重两态通用,还能快速更换,打上千发也不怕过热。”
“之前捷克式轻机枪换枪管得拆护木,而且一个弹匣才20发,咱们这个设计,副射手十秒就能换好,弹鼓容量还高达75发,实战里火力持续性更强。”
翁之麟拿着文件的手微微有些抖,他忽然想起刚才张汉卿不让急着增产捷克式的事,瞬间恍然大悟:“难怪您不让我加捷克式产能,原来早想着用暴雨替代!”
“这轻机枪既能当班用,又能当排用,更换枪管便捷,携弹量还高,比捷克式灵活多了!”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6831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