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沪城停战决议
“现在把这些武器和中间威力弹的标准推出去,让各路军阀都用上咱们的装备,到时候抗战爆发,全国军队的火力和弹药通用性就能上一个台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各路兵马弹药混杂、互相接济不上。”
于学忠眉头微蹙:“可这样一来,咱们不就等于把核心优势拱手让人了?”
“非也。”张汉卿摇了摇头,“卖归卖,但有两个原则。”
“第一,绝不影响东北军自身的换装计划,现有产能优先保障咱们自己的部队,新增产能才用来交付军阀订单。”
“第二,所有采购咱们武器的军阀,必须逐步采用东北的弹药标准和后勤体系——这才是关键。”
他拿起米春霖刚送来的“军火贸易标准化方案”,递到于学忠面前:“你看,方案里写得很清楚。”
“他们用了咱们的枪,就必须用咱们的弹;要了咱们的弹,就得适配咱们的后勤体系。”
“久而久之,他们对东北的依赖只会越来越深,将来联合抗战时,咱们也能更好地统筹协调。”
于学忠翻看着方案,忍不住轻吸一口凉气。
“这……您是打算借着军火贸易,间接控制全国军阀的武器装备体系啊!”
“可是,各路军阀又不是傻子,他们岂能看不出来?”
“他们当然能看出来,但这是阳谋!”张汉卿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水,然后起身来到壁挂地图前,嘴角含笑。
“你想,一发7.92全威力弹能打死人,一发6毫米中间威力弹也可以。但选择后者,用同样原材料,制造出的子弹数量可以翻倍!”
“如果国内各军阀部队都换装半自动步枪和中间威力弹,那么将来在战场上不论是火力,还是弹药储备数量,都会翻倍上涨。”
“这等战斗力提升的诱惑,谁能抵挡?”
“他们或许一开始只会少量采购给精锐部队,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士兵们体会到半自动的优势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届时即便仿制,也会助力咱们的弹药与枪械普及。为了避免口径混乱,他们终究要采用奉天标准。”
“而将来战事爆发,一旦弹药不济,他们必然要向咱们求购。甚至枪管配件、钢制弹匣、战斗携行具、维修保养、运输储存等等内容,都得按咱们的标准来。”
“这,就是我的目的。”
“总司令深谋远虑,孝侯佩服!”于学忠听到这,哪里还不明白他是在下一盘大棋,顿时心生叹服。
“还有一点,”张汉卿补充道,“粤军是率先下增购订单的,他们在沪城浴血抗倭,咱们得优先供货给他们。”
“这样既能报他们溢价支付金钱的恩,也能造个‘先下单、先付定金就能先排队’的势头。”
“让他们知道,好东西是要抢的,下订单晚了、给钱慢了,连号都排不上!”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兵工厂的烟囱:“奉天保卫战、沪城之战的胜利,已经彻底验证了咱们军工体系的实力。”
“现在是卖方市场,咱们的操作空间大得很。要让东北的军工产品,成为全国的香饽饽,让他们挤破头都想跟咱们合作。”
于学忠闻言,重重点头:“总司令高瞻远瞩,我明白了!那这份标准化方案,咱们就按这个思路推进?”
“就按这个来!”张汉卿拍板道,“通知下去,兵工厂立刻启动扩产计划,资金从武器预付款里调拨。”
“同时给各路军阀回电,明确告知供货规则和标准要求,让他们尽快敲定订单细节。”
“是。”
……
与此同时。
东京,皇宫御苑。
一场小范围的御前质询在压抑中进行,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寒意。
天皇星野圭吾身着戎装,端坐于上,面色沉静如水,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下方分立两侧的陆海军将领。
“所以,”星野圭吾的声音让所有人脊背紧绷,“耗费帝国巨资,动员海陆精锐,最终换来的就是《沪城停战决议》这份屈辱的文件,以及三国更严厉的制裁?”
“川崎卿,佐藤卿,你们谁能给朕,给国民一个解释?”
陆军参谋本部部长川崎一郎猛地向前一步,额头青筋隐现,他先深深鞠躬,随即抬头,将矛头直指海军:
“陛下!沪城之败,非陆军将士不效死力!实乃海军指挥失当,畏首畏尾!”
“‘出云号’巨舰拥有足以摧毁一切的舰炮,却因惧怕误伤租界而近乎全程旁观!”
“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迟缓,屡次被粤军击退,致使我陆军第11师团侧翼包抄计划一再延误,最终陷入僵局!”
“归根结底,是海军马鹿的懦弱,葬送了胜利!”
“八嘎!”海军军令部长佐藤真一立刻厉声反驳,他甚至不屑看川崎,直接向天皇陈词:“陛下明鉴!陆军这是推卸责任!”
“我联合舰队第三舰队在森山司令官指挥下,已竭尽全力提供火力支援!”
“但陆军在宝山路、八字桥的拙劣进攻,一次次被粤军的新式武器粉碎,才是久攻不下的主因!”
“更何况,”他语气转为尖锐,“若非陆军在东北先有‘三八’之败,让帝国在国际上陷入被动,导致米国、不列颠对我处处掣肘,我海军在沪城行动何以如此束手束脚?!”
“你说什么?!”站在川崎身后的激进派急先锋武田信按捺不住,双目赤红地瞪着佐藤,手已按上了军刀刀柄,那架势仿佛要当场进行“天诛”。
“够了。”
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立刻噤声,躬身。
首相岸田文信不知何时已立于一旁。
“陛下,”岸田向天皇深深行礼,声音沉痛,“沪城之事,已非单纯军事失利。三国制裁导致国内石油、钢铁进口锐减,工厂停工,失业率飙升。”
“昨日东京各大学的抗议游-行,民众喊出的已是‘反战’而非‘圣战’!”
“长此以往,恐非外患,实为内乱之根源!”
他双手奉上一份文件:“为整肃军纪,协调军政,避免再因个别将领的冒进将帝国拖入深渊,臣恳请陛下批准,设立‘军事参议官’一职。”
“由深谙国策的文官担任,入驻陆海军省,确保所有军事行动符合国家整体利益,而非……某一部门的私心。”
星野圭吾沉默地听着,目光在愤怒的陆军、倨傲的海军和忧国的首相之间移动。
他知道,岸田是在利用这场失败和外部压力,抢夺军部的权力,但这确实是稳定目前局面的唯一方法。
帝国的力量,不能再这样无谓地消耗在内斗和鲁莽的冒险中了。
他缓缓拿起御玺,在岸田的奏请上重重盖下。
至此,沪城之战的失利被迅速掩盖下去。
但深埋战争之下的根本矛盾,却没有半分调和,反而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般,越来越恐怖。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5336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