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118章 我不明白

第118章 我不明白


金陵。

憩庐。

常申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桌上的报纸被他揉成一团,又狠狠砸在地上。

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粤军血战扬国威,沪城大捷振民心”的标题刺得他眼睛生疼。

而旁边小字专栏里“国府坐视?抗战不力?”的诘问,更像一记记耳光扇在他脸上。

他胸膛剧烈起伏,手指死死攥着桌沿,奉化口音的怒斥声在室内回荡:“娘希匹,一群不知死活的笔杆子!懂什么国家大计?就知道煽风点火!”

秘书垂首站在角落,连大气都不敢喘。

桌上还堆着厚厚一叠各地通电,有民间团体的质问,有地方士绅的请愿,甚至还有国府元老的委婉诘问,字字句句都戳在“未积极支援粤军”的痛处上。

常申烦躁地踱来踱去,猛地停下脚步,咬牙下令:“给沪城拨款!再加300万银元的‘慰问款’!告诉陈真如,这是中枢对前线将士的体恤,让他安分点!”

可转身看到墙上挂着的全国军事地图,他脸色愈发阴沉。

“陈真如这小子,借抗倭之名揽尽民心,粤军经此一战,威望直逼中枢!”

此时,他眼前的案头摆着一份密报,“粤军陈部,挟大胜之威,于沪城深得民心,俨然自成体系。”

“自成体系?他想干什么?”

常申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阴鸷地锁定了浙沪交界处,“立刻给第8师发报,移防浙沪边境!给我盯紧了,看看这位‘抗敌英雄’到底想演哪一出!”

然而,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侍从室主任小心翼翼地呈上另一份情报,是关于各地军阀动向的。

“阎百川、李德邻等人的代表,近期皆秘密北上奉天,与张汉卿洽谈武器采购事宜。”

“据悉,张汉卿提出,采购其新式五六半自动步枪及暴雨轻机枪,须配套采用东北的弹药标准与后勤维护体系,美其名曰‘统一后勤,合力抗倭’。”

“统一后勤?合力抗倭?”常申先是一愣,随即猛地醒悟过来,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这哪里是统一后勤,这分明是张汉卿在伸手,要将触角伸进各个军阀的命根子里!

一旦各路军阀的武器、弹药都依赖东北的标准和供给,那张汉卿无形中就成了他们的太上皇!到那时,金陵还如何号令天下?

联想到沪城之战中粤军那脱胎换骨的战斗力,常申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脑门。

他猛地将手中的青瓷茶杯拍在桌上,地道的奉化官话脱口而出: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五六式、奉天兵工厂!难道我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造出来的,都是烧火棍吗?!”

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北方骂道:“张汉卿这个小家伙,也太猖狂了!”

“我这个三军总司令还坐在这里,他这个副总司令就开始搞这一套,间接控制其他部队,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还有没有中央?!”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宋玲玲端着一碗莲子羹,袅袅走了进来。

她挥手让噤若寒蝉的秘书退下,将羹碗轻轻放在桌上。

“达令,何事动这么大的肝火?”她声音温婉,仿佛自带抚慰人心的力量。

常申余怒未消,指着那份情报:“你自己看!”

宋玲玲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却不见太多波澜。

她轻轻将情报放回桌面,柔声道:“汉卿这个副总司令,不是你任命的吗?他能干,不正显得达令你有识人之明吗?”

“况且,东北军打了胜仗,粤军守住了沪城,说到底,都是我国的胜利。你身为全国首脑,这份荣耀,自然有你一份。”

“我们只需让报纸多谈谈你高瞻远瞩,提前授予东北军自卫反击之权,又调派善战的粤军驻守沪城前线,这运筹帷幄之功,谁能抹杀?”

“我急的不是这个。”常申转过身,语气依旧激动,“你知道他张汉卿在做什么吗?他这哪里是卖军火,分明是在挖咱们的根基!”

他走到沙发边坐下,胸口仍在起伏,缓了缓才继续说道:“咱们中央军能压得住各路军阀,独揽大权,靠的是什么?”

“不只是江浙财团的支持,更关键是咱们攥着海关税的命脉!”

宋玲玲坐在他身边,静静听着。

“咱们夏国的工业不成体系,军民商品大多要靠进口,洋枪、洋炮、洋火、洋灰……哪一样离得开列强?”

常申的声音沉了下来,眼神里满是算计,“这就催生出了咱们牵头的通商总会,也就是掌控进口渠道的核心力量。”

“咱们利用资源和渠道进口商品,既满足国内需求,又能赚得巨额差价,更重要的是,任何进口商品都绕不开海关税!”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那些地方军阀,就算是土皇帝,想买洋枪洋炮武装自己,也得从海外采购,入境时就得上缴海关税。”

“咱们就是靠着这套税务体系,间接拿捏着全国武装力量的命脉!”

“可张汉卿呢?他搞奉天兵工厂,自己造武器,还逼着其他军阀用他的军械标准和后勤体系。”

“一旦各路势力买武器、买工业品不用经过咱们,也不用交海关税,那咱们对他们的控制力就会大大削弱!”

“你看陈真如现在的样子,有了东北军的武器支援,就敢跟我摆架子,以后这样的刺头只会越来越多!”

这番话道尽了他愤怒的根源。

并非单纯嫉妒张汉卿的军火生意,而是恐惧自己赖以生存的权力根基被撼动。

宋玲玲观察着他的脸色,点头道:“你说得对,但不能意气用事。汉卿那边,说到底,他现在还是在抗倭。”

“不如由我找个机会,去一趟北方,亲自见见他,看看这位副总司令究竟想走到哪一步,也摸摸他的底。”

“凡事,总要先接触,才能下判断。我们现在,还是积蓄实力最重要。”

“江浙的财源握在手里,好好发展,等我们底子厚了,军队、枪炮、地位、影响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何必此刻与他争一时之气?”

此时的江浙财团,掌控着全国近半的金融资本与进出口贸易,其触角深入纺织、航运、房地产等核心领域,是能左右全国经济命脉、甚至影响政局走向的庞然大物。

张汉卿再有钱,比起江浙财团,也差一个等级。

听着夫人条分缕析的劝解,常申胸中的滔天怒火渐渐平息,但眼底的那抹阴霾与忌惮,却更深了。

他沉默良久,才挥了挥手,示意自己需要静一静。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088/435336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