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只想种田,女帝非要我打天下 > 第118章 会走路的盐引,看不见的市场

第118章 会走路的盐引,看不见的市场


盐引和棉票发放后的第三天,苏州城表面平静,暗流汹涌。

城西一家半开着门的米铺里,老板老王愁眉苦脸地坐在柜台后,手里捏着那张印刷精美的盐引,却一个劲儿地唉声叹气。

官府的平价粮稳住了人心,却稳不住他老娘那咳血的病。

城被围了,药材价涨得比天高,他急需一笔现钱去药铺抓药。

“王哥,又愁啥呢?”隔壁卖炊饼的张屠户拎着半扇猪肉路过,探头问道。

“还能愁啥,钱呗。”老王晃了晃手里的盐引,苦笑道,“这玩意儿是个宝,可它不能当药吃啊。我娘那病,拖不起了。”

张屠户眼珠子一转,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王哥,你这盐引,卖不卖?我家那婆娘,天天念叨着冬天没盐。我寻思着,反正这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先换张票心里踏实。你看……九成的价,咋样?”

老王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九成虽亏了点,但能解燃眉之急。他一咬牙:“成!换了!”

这笔小小的、自发的交易,很快便如同投入静湖的一颗石子,荡起了圈圈涟漪。

消息通过安插在市井中的府衙探子,不到半个时辰,便送到了沈棠的案头。

府衙内,张衡看着这份报告,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

“师兄,必须立刻禁止!”他将报告重重拍在桌上,语气急切,“这是在投机倒把!官府的票证,还没兑现就先打了九折,这会严重动摇百姓对我们的信任!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官府的信誉就完了!”

沈棠没有说话,只是从怀中,再次取出了那封早已被他翻阅了无数遍的、李澈的亲笔信。他翻到新的一页,指着上面那龙飞凤舞的字迹,轻声念道:

“堵不如疏。承认其价值,引导其流动,为它搭建一个舞台。”

次日清晨,一张崭新的告示,再次贴满了苏州城的大街小巷。

告示内容简单明了:官府承认盐引、棉票的价值,并允许其在百姓间自由转让。

为保公平,杜绝欺诈,特指定城中最大的“同福茶馆”,为官方唯一指定“票证转让登记处”。

凡在此处交易并登记画押者,官府将以信誉担保,确保其三个月后的兑现权益!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死”的票证,瞬间“活”了过来!

同福茶馆,这座平日里只闻说书声和茶水香的清雅之地,一夜之间,变成了整个苏州最喧嚣、最疯狂的所在。

“盐引一张!急用钱!九成二就卖!”

“我出九成三!谁还有棉票?有多少我收多少!”

“别挤!都排队!先去那边窗口登记!”

茶馆的大堂被彻底清空,几十张桌子拼在一起,权当柜台。

几名桃源学院的学生正满头大汗地维持着秩序,一块巨大的黑板被立在最中央,上面用白色的炭笔实时更新着票证的最新成交价。

一个简陋却真实的、超越了这个时代认知的票证交易所,就此诞生!

急需用钱的百姓,在这里将未来的权益变现;而手有余钱、看好沈大人的人,则在这里为自己的冬天提前投资。

票证的价格,随着人们的信心和需求,如同活物般上下波动,竟真的形成了一个独属于苏州的“物价指数”!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便通过秘密渠道,传出了被封锁的苏州城。

隔壁松江府,最大的布行“锦绣阁”内,老板赵掌柜正对着空空如也的仓库唉声叹气。

清河崔氏垄断了所有棉布货源,价格一日三涨,他这种中小布商根本进不到货,眼看就要破产倒闭。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名从苏州逃难来的远房亲戚,神秘兮兮地给他讲了“棉票”这种奇物。

赵掌柜起初不信,但走投无路之下,还是决定孤注一掷。

他带上自己最后的全部身家,乔装打扮,混在难民中,几经周折,终于潜入了苏州城。

当他亲眼看到同福茶馆内那人声鼎沸、交易火爆的场面时,他惊得下巴都快掉在了地上!

他拉住一个刚刚卖掉棉票的人,仔细盘问后,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

他发现,即便算上交易的溢价,从别人手中购买“棉票”的价格,也比从崔氏黑市上买棉布要便宜足足三成!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赵掌柜狂喜,当即挤进人群,倾尽所有,疯狂收购了三百张棉票!

越来越多像赵掌柜一样的外地商人,通过各种渠道涌入苏州。

他们不为买货,只为买票。

清河崔氏耗费巨资构建的物理封锁网,竟被这张看不见的金融之网,从内部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

千里之外,清河崔氏的别院。

一名谋士正眉飞色舞地向家主崔衍汇报着苏州城内的“纸片交易”闹剧,言语间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鄙夷。

“家主,一群穷疯了的泥腿子,拿着几张废纸互相买卖,聊以自慰罢了。据说还有外地的蠢货跑去收购,真是可笑至极。”

崔衍品着香茗,淡淡一笑,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儒雅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猫戏老鼠般的怜悯:“由他们去。纸就是纸,永远变不成盐。他们炒得越高,摔下来就越惨。我倒是很期待,当沈棠兑现不了承诺,被愤怒的民众撕碎时,会是何等光景。”

此时,一名管事匆匆来报,神色有些凝重:“家主,刚刚得到消息,我们囤货的几个秘密仓库周边,最近多了许多生面孔,似乎在打探什么。”

崔衍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无妨,派人看紧点。一群饿疯了的野狗,闻到点肉味罢了。传我命令,继续抬高市价,我要让整个江南都知道,只有我清河崔氏,才是冬天唯一的神。”

他浑然不觉,那些打探的“生面孔”,并非想偷他的货,而是在评估他仓库的储量,以计算苏州票证的“空头风险”。

他所珍视的财富,正在变成整个市场虎视眈眈的“交割品”。

……

是夜,苏州府衙。

张衡手持一份最新的账目,兴奋地冲进沈棠的书房,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师兄!大获全胜!今日票证价格再涨半成!我们不仅没花一分钱,光是登记收取的那些微末手续费,就足够整个衙门一个月的开销了!”

然而,沈棠只是平静地看着窗外同福茶馆方向那星星点点的灯火,眼神却依旧凝重如水。

他指了指桌上那封李澈的亲笔信,翻到了最后一页,对张衡轻声说道:

“先生说,市场会带来朋友,但不会变出盐。”

他转过头,那双锐利如刀的眼睛里,没有半分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沉静。

“现在,所有人的信心都维系在这张纸上。可是张衡,三个月后,我们拿什么来兑现这满城的票证?”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310/111110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