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都城
洛阳城内,来自各地的二十名科举进士进入了前往皇宫城门的主街
众人都穿着各自最体面的衣服过来,也有人特意换成了山农人的服饰。
二十人齐齐的朝着天子所在的地方走去,脸上带着自信又紧张的微笑。
两旁的路人都好奇看着这群人。
四九八正在报亭外面乘凉,看到后一边坐在椅子上用蒲扇扇风,一边对着旁边小孩子喊道:“瓜儿,不好好看着摊子出来干啥?”
小瓜喊道:“学堂放假了,老师说圣上为了选拔人才,从江南选的二十个文人过来了,今天城里放假让我们去看看。”
小瓜补充说:“圣上说的。”
听到是圣上说的,四九八这才没有和小瓜计较。
“我去看了。”小瓜看小伙伴都走了,也迅速跟过去继续看热闹。
四九八不关心这些,只坐在亭子旁边的阴影位置,等着别人来买报纸。
本来去年生意不错,一个月能赚七八两银子,两个摊子加起来能赚十几两银子。
但是自从武王把一部分人赶出去后,每天买报纸的人就少了很多,现在一个月也就三四两。
现在城里做生意和当官的都少了不少,一般百姓也都搬出去了,留下来的都是公共户和当官的。
银子倒是够花,四九八静下心来,看了看今天的报纸。
四九八不看军事和农业,最近喜欢看起了时尚页。
不知道从去年还是今年哪一天开始,十六岁的四九八就关注起了时尚内容。
可能是时尚板块的黑白图画很好看,也可能是上面的衣服款式变得漂亮了起来。
也可能是四九八自己变了。
很多看起来非常漂亮的连衣裙和花纱帽子要十多两银子,四九八的藏钱不少,可哪里舍得用两三个月的工资去买衣服。
虽然很喜欢。
一边想着自己穿着漂亮衣服的开心样子,又一边翻开报纸找了相对实惠的板块。
【本周特惠:印花棉布连衣裙每米176钱,花纹包含花卉与兔子等动物利纹,品质超越丝绸货!儿童围裙36钱起,欢迎工厂与商铺批发订货,谨防劣质仿品!】
【张德高裁缝店高价收购旧衣!本店长期收购可继续穿着之羊毛外套与马裤,同时出售翻新工装,适合工匠学徒与船工,认准百年老字号!」
……
四九八正好大部分时间都没事做,记下几个布料店的名字后就准备自己购买布料做衣服。
“卖报纸,要二手的。”
“好!”
四九八站起来,笑呵呵的收钱卖报纸。
刚卖完一份报纸,就见一个小男孩跑了过来。
“四九八,你妹说她那里没有五月五号的报纸,让你匀点给她。”
四九八认识这个附近的小孩,于是说:“我找一找,那天报纸我好像都卖了,怎么都买那天的报纸?”
四九八一边找报纸,一边随意的唠叨。
小孩子回答说:“那天的报纸说了南诏和安南的事情,带回来好多大象和钱,还有南边的好多人。”
四九八找了找后,很快回答说:“我这也没有了,等我明天领报纸的时候和其余人合计一下,以后旧报纸互相匀一下,免得有的卖不出去,有的不够用。”
小孩听到后就跑回去传信了。
四九八又有了空闲,拿出藏着的蜜水葫芦喝了一口,然后坐在阴凉地方继续纳凉。
过了一会儿,四九八就见远处吵吵闹闹的。
一大群人从远方走了回来,然后又照着城外走去。
四九八好奇等着,并没有人过来买报纸,只见几十人跟着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走了。
没多久小瓜也回来了,身边还跟着两个玩伴。
“姐,我渴了,有没有水?”
四九八站起来进屋拿水,“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小瓜回答说:“圣上让人告诉那些人回家想怎么答题,说以洛阳为京城有啥好处,有啥坏处,让明天在街上对着城里的百姓讲。”
四九八拿出水葫芦给小瓜喝水,又询问小瓜。
“你说说洛阳当京城有啥好处。”
小瓜双手接过葫芦,立刻说:“洛阳大!别的地方都小!”
四九八笑了笑,“你这傻瓜以后肯定当不了大官。”
小瓜不辩解这个,睁着眼睛认真的双手举着葫芦喝水。
旁边的两个玩伴看着小瓜露出羡慕的表情。
谁家都不会少一口水喝,但是看到小瓜喝水自己不喝,总感觉很失落。
不是自家兄弟姐妹,当然不好抢了。
四九八只当没看到,却不想小瓜喝完后很义气的递给旁边的小孩。
“你们也喝一口,我姐在里面放蜂蜜了!”
两个小孩高兴的接过葫芦,一人喝了一口。
四九八不好阻拦,明明是给自己稍微一点好喝的,偏偏被弟弟知道后就藏不住了。
一斤蜂蜜两百文,等于两只活鸡了。
还好一天只放一点点,稍微尝点甜味。
“没事快去干活去,让胡嫣过来帮我。”
“好。”
小瓜带着小伙伴去继承四九六的称号了。
农历五六月份正是最热的时候,中原地区虽不如安南那样湿热,但许多人还是在阴凉处躲避酷暑。
今年的麦子已经收完了,各地正在随便的种植一些豆子。
已经是武朝七年了,自七年前武王占领九州后,在朔州连稀饭都喝不饱的一家人过上了一天三顿饭的好日子。
父亲死了后,一家人也没有饿肚子,在接替父亲成为武王的奴隶户之后,日子就越来越好。
从奴户到公共户,也就是称呼改变了一下,实际上始终是武王直辖的奴仆。
相比起规矩法律和什么礼义廉耻,山农国的人更认武王的命令。
南方来的文人才子们可没有山农人这种觉悟。
各省各府的才子很快聚在一起想要讨论这次的题目。
“对不起,我们少爷正在苦思冥想,不便见客。”
“张兄请回,明日各凭本事。”
“我儿子明天要殿试!你别来碍事,快走!!”
“先生不在,公子要不晚上再来?”
文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终身大事。
相比起娶亲,科举确实是能称得上是终身大事。
前几年还有人觉得武王的江山坐不稳。
但是从年初开始,从山农军团开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之后,江南的世家都清楚山农国不可抵挡了!
山农国的江山稳当的厉害!
不再是北极武一个人打天下,而是变成山农人打天下,治天下!
灭女真、灭南诏、灭林邑国、高丽臣服,山农军团半年内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清楚山农人不光是会种地,还会打仗!
武王手下至少有三支精锐,甚至更多。
谁敢造反,不用武王过去,就有山农人大军过去镇压。
武王并不需要各地世家帮他治国,山农人大臣越来越多,越来越让江南人感觉焦虑!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治国应该是南方人的事情,山农人的出现不光让北方人参与了治国,还让北方的百姓开始大面积接触山农文字。
南方人更多还是在繁体字里打转,写的也是毛笔字。
此时各个南方才子和南方师爷都在思考北极武的考题。
【洛阳成为京城后,对洛阳会产生哪些好处,哪些坏处,不要和我说,和外面的百姓说。】
不光是考生和家长在思考这个问题,洛阳各个地方的官员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傍晚时候,北极武在院子里乘凉。
细丹走进来,对着在调试钢笔的北极武轻声报告事情。
“圣上,潘夫人郑夫人求见。”
北极武不认识这两个夫人,一边给钢笔装墨水,一边随意道:“进来吧。”
“是。”细丹出去让人进来。
细丹的弟弟是牛儿柱儿,母亲是高葱莲,父亲是艾大可。
艾大可投降后被处死,高葱莲回去了武州,柱儿和牛儿反倒是留在了洛阳,依旧和沐林住在洛阳城的民间院子。
因为从小就分开的关系,细丹对两个弟弟并不熟悉,反倒是和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更亲一些。
没多久一个六十多岁的白发老太太,以及一个五十多岁的宫装女人走了过来。
两个女人看起来都不胖,有些略微的清瘦,感觉年轻的时候也都是养尊处优的妇女。
“参见圣上!”
潘夫人和郑夫人都规矩的跪下行礼。
文朝时候不需要下跪,只需要蹲身就行了。
但是山农人的规矩谁也不知道,打听到初次见面应该下跪后,就要老老实实的下跪。
帝王之威不容置疑,也不容冒犯。
北极武看着这两个上了年纪的女人,也许年轻时候是个漂亮美女,但现在都已经是白菜梆子了。
“你们找我何事?”
对待两个没事找事过来找自己的女人,北极武觉得她们还是跪下说话合适些。
北极武不会因为别人给自己下跪就觉得很爽,只是单纯的不喜欢别人过来烦自己。
潘夫人恭敬道:“听闻圣上以洛阳为都出题,所以说说心中的想法,只是妇人之见。”
北极武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比起这个,我更不喜欢妇人干政。”
潘夫人忙道:“圣上恕罪!是老妇人我孟浪了!”
北极武突然感觉圣上这个称呼很别扭。
“算了,你们也都一把年纪了,坐下说吧,听听老人言倒也无妨。”
北极武低下头用钢笔写字,这个手工钢笔用着还不错,就是寿命肯定不如几十年后的钢笔。
“谢圣上!”
两个老夫人恭敬地道谢。
也不需要别人搀扶,老太太们自己起来,又很小心拘谨的坐在了北极武的对面。
见北极武在忙着写什么东西,潘夫人首先开口。
“洛阳乃是千古帝都,四面有天险阻碍,水运畅通可以从天下各地调运粮食过来。”
“但若是没有外敌,这小小的洛阳城就处于四面包围之中,不适合圣上您这种掌控天下的雄主。”
北极武看向这个老妇人,“你知道就好。”
潘夫人不明所以,又一直都害怕说错了话。
北极武低下头继续说:“既然你都知道了,别人肯定也能猜到。”
“我几次往外赶人,确实是有迁都之意,但是如今天下刚定,不想大兴土木耽误了各地修路修桥修水利的事情。”
“不论是哪里当首都,都会有人得了好处,有人因此受罪。”
“所以我的打算是慢慢看看情况再说。”
“洛阳城如今宫女五十多万,五十多万人伺候我一个人,但我也有手有脚不需要那么多人伺候,反倒是整个洛阳城和周边两百多万人,要养活这五十多万人。”
“我也想过将一些宫女都嫁出去,只是如今山农人都已经婚配,妻妾都不少。”
“未婚的也有未婚的少女相配,你们一群大龄妇女出宫也没有去处,真让你们嫁给乡下大字不识的汉人农户,多半是不愿意的。”
“山农族不养闲人,皇宫的工资每月都要上百万,若有想回去老家的,回去就是,不必在皇宫里遗憾终身。”
北极武直言赶人,不想给一群宫女发工资。
郑夫人主动道:“圣上,妾身是二十年前北方小国的妃子,因年轻时候略有美名被多为君王收入后宫,如今虽然年老色衰,但是舞蹈歌唱,一些不入流的本事也都还会,愿意为圣上效力,帮圣上训练一批懂事的美人。”
北极武听到后笑道:“这倒是不错,我早就说过,会织布刺绣的就去纺织局,会写字的就学好山农文字,翻译些我能看懂的书。”
“会跳舞唱歌也好,吹拉弹奏也好,做饭种花也不错,再或者是洗衣做饭也行。”
“总之一句话,没有好皮囊就好好干活,能靠脸和身材吃饭是好事情,不能的也可以用才华和一身力气做点事情。”
“山农人不养闲人,我也不会一个人独占五十万女人。”
两个被俘虏过来的妃子都不想离开皇宫,都听话的当起了皇宫内的老太太,负责帮北极武筛选出一些长得不好看,或者啥也不会的女人。
很快皇宫再次瘦身,从五十万降低到了五万人。
十万人去了关中婚配,十万人去了川蜀婚配,十万人去了铁州,十万人去了胶东半岛给矿工盐工当老婆,顺便采茶。
还有五万人自己回去老家,自生自灭。
留下的五万人要么都是精锐,要么都是美女,要么是有能力的人。
即使如此,宫女工资也下降到了二两银子一个月,为同等级太监的八成。
南朝的文人表现很差,没有让北极武满意,于是都打发去郑城六部学习。
这一年,武朝第一条内环路修好了!
洛阳、长安、运城、临汾、太原、朔州、同州、武州、幽州、铁州、辽州。
从铁州往下到冀州后分两路,一路通往保定府、邯郸府、沿着山脉平地直接通往洛阳。
一路从冀州沿海绕着胶东半岛进去,把里面资源运输到徐州许昌等地,再回洛阳。
整条道路全长八千里,耗时两年半,累计使用工人一百余万。
有了更宽敞的公路之后,全国的粮食和商品运输就变得稍微容易了一些。
第二条从洛阳通往西南省、安南省的西南国道也开始动工。
光是农具和武器工具已经消耗不完如今的钢铁产量了,钢铁开始运用于各种传统木头工具上。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071/111109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