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东征西战
要说哪个地方比安南更烂的话,那就要说高丽了。
安南至少被占领过好几次,高丽这破地方在这个时代没被占领统治过一次。
又穷又烂,山地多,打这破地方要从冀州运粮去幽州,再从幽州辽东翻山越岭去高丽,翻山越岭跨大江,补给线能拉到三四千里地。
冬天寒冷,在国土外面是一大片的海洋和沿海沼泽,船只也登陆不上去。
但是对北极武来说不是问题,山农国自修建山海关后就开始经略辽东。
辽东部和女真人也在山农人的指挥下修建水利设施,把海水排干变成可以耕种的平地。
粮食运输问题对山农国反而是小事情,山农国有大量运粮食的车马和吃不完的粮食。
天气严寒也不是问题,山农人优先配备御寒的羊皮衣服和毛衣,还有大量适应严寒气候的辽人相助。
城池坚固就用火炮。
在北极武的设想中,这次出征不存在任何困难。
死了多少人都无所谓,一定要成功!
“圣上,我朝高丽国王请求归降山农国,愿意携带所有王室来洛阳居住,献上十二州,五百郡县臣服山农国。”
北极武坐在大明宫上,和文武百官一起见证高丽使者的投降上书。
面对高丽的投降,北极武的心情并不好。
“你回去吧,告诉你们国主,化外之人,说话也听不懂,管教起来太过麻烦。”
众大臣都是一惊,都能感觉到北极武不喜欢异族,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狠!
南诏国的国王此时紧张的厉害,他也是来投降的……
使者不敢回去,忙跪下说:“圣上明鉴,我高丽国贵族商人农民都是说的汉话,与山农人并无太多差异,也都以耕种捕鱼为生,自古就仰慕中原文化,高丽语只是私下里才说的方言,并非化外蛮夷。”
北极武还以为那边说的都是说的外国话,不过对使者的话也不是完全信。
“你们那边国王吃什么?贵族吃什么,农民又吃什么?”
使者回答说:“国王吃百米牛肉,羊肉清茶。”
“贵族吃白米杂粮,酱菜鸡肉米酒,一日两餐。”
“农民吃杂粮野菜,清水稀粥,一日一餐。”
附近站着的文武官员忍不住露出了微笑,都保持着殿前礼仪没有笑出声,但那表情就是看不起。
南诏国的国王也面露尴尬之色。
来之前以为山农国是一个造反成功的农民军,只是能打,内部问题肯定非常多。
但是等到了山农国境内后,发现这里从农民到商人,吃的比贵族都好。
如果一开始还觉得是装腔作势,故意把穷人赶走用富人装穷人的话,那么随着靠近京城,所看到的场景就颠覆了两国贵族的认知了。
此时正值夏粮收获之际,行走在官路上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金色良田,还有能代表数百万骑兵的百万骏马。
人人一日三餐,人人有衣服穿,一年能换一次新衣服,家家存了能吃一年多的粮食,一年吃吃喝喝还能存下来五分之一的收入应急。
良田十亿,雄兵百万,战马无数,国库堆积的金山银沙花不完,又灭了一个又一个的王国。
“凡是历史上属于中原王朝的土地,如今都已经收回,高丽并非汉人故土,也不是山农人的故土,我只打算拿来练兵,并无久治之意。”
北极武坦坦荡荡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打仗就打仗,北极武也不是等别人主动挑衅才反击的性格。
北极武和别人也差不多,也会主动往外打。
使者跪下道:“还请圣上宽宏大量,我高丽国国王贵族都是汉姓,与汉人还有山农人都是同宗同源,岂是外人?”
北极武被笑到了,感觉无比的可笑。
可确实是也不好反驳这个笑话。
“高丽王继续在高丽即可,我不管你北方的事情,依旧是你们自己的贵族玩去吧,但是迁徙五十万农户匠户至高丽南边海岛,我会派人过去管理。”
“那里距离我国盐城也就千里海路,以后会由黄淮省给岛上提供粮食和盐,岛上居民也可坐船到盐城打工赚钱。”
“作为回报,我每年会运输过去六十万人一年吃的粮食给你们北方贵族,允许高丽人从北方辽东购买铁器调料和丝绸茶叶,但是不得再南下走贫民通道!”
使者听到后迅速感谢,“谢圣上!”
在明白北极武是准备打灭国战争的前提下,要么全部拼死顽抗,要么就投降干脆点。
辽人投降了,全国人都保存的好好的,也没有被虐待,没有当作二等公民看待,就连贵族也没有处理。
女真人不服气,结果一个月内就出兵灭了。
西夏吐蕃也都是如此,全都被闪电速度灭国除名,王室男子一个不留。
在山农国面前,生与死的差别太大了。
投降不是当奴隶,不会被虐待,能保存全家性命,还会好好照顾,委以重任。
不投降的有很多,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抵抗山农国征讨的势力。
所有人的抵抗都像是纸糊的一样,砍菜切瓜一样被大卸八块。
根本打不了持久战,全都是干净利索的被灭国。
西南蛮夷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几个人口超过二三十万的国家都清楚这个山农国的实力。
国王没办法不把战争当回事,下错命令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被杀死,跑都没地方跑去。
在高丽国使者投降后,南诏国的皇帝也跪下磕头。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文是南诏的“高端语言”,南诏国也庆幸自己从小学习汉语,不然此时连跪下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
北极武看着地上这个跪着的西南蛮夷,“在洛阳过得可好?”
南诏王不敢抬头,心惊肉跳的趴在地上回答道:“中原美食数不胜数,屋子床铺干净清香,人人爱美,衣食无忧,臣和全家人都甚是喜欢这里,不愿再回去。”
北极武道:“那就这样吧,按照王爵待遇给你一家人安置,城中有多个国公府,你自己多看看,挑选一个合适的住下就可。”
“以后每年给你们家一万银子,南诏国的宝物你可以留下十分之一,宫女妃子也都留下吧,今后以山农语为主,莫要再教后人蛮夷之语。”
南诏王迅速低头答应,“臣谨遵圣上旨意!”
此时周边一圈国家要么是平白无故的被打蒙了,要么是投降快,要么就是被打死了。
基本上是没有能打的了。
扶桑在这个阶段和中原地区互不相犯,因为海洋的关系施行孤立主义,对外部的了解也仅限从高丽获得。
而且祖上对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好学生的态度,政治依附,文化仰慕。
之前是数百年的战乱,中原无主。
如今中原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霸主,未来恢复朝贡是肯定的。
以草原骑兵为主山农国西征部队,也顺利依靠着归农省和山农省两省之力,将山农国的版图向西疯狂扩张。
云中、归化、辽东部分三路进攻,食物从当地人手里抢,需要的只是山农省提供的酒和药物,以及更换的铁器,破城用的炸药包。
一年时间里已经把西域外围的中亚国家都被打了一顿。
这些人出去抢劫屠城肯定不会说自己是突厥人蒙古人契丹人,最后都落到了山农人头上。
地盘太大根本管不过来,北极武还要接收几个刚打下来的地区,需要等第一波人口潮之后再移民出去。
在西路军攻占中亚地区、高加索诸国、南俄草原后,除了留下一部分继续统治外,其余人回归草原受赏。
北极武收了工匠美女,按照这些人送来的东西给予对应的金钱。
到手的金钱可以购买牛羊,也可以购买美酒和佛像经书,丝绸衣服,锋利的武器,炮弹火药和更好的战马。
也可以留给妻子孩子在山农国吃饭学习花销。
对不会种地只会打仗的草原人来说,牧马放羊的草场并不多,还要受上级贵族的层层剥削。
只有打仗才能获得赏赐,而给山农人打仗获得的好处要更多一些,老家也不会被偷了。
有山农国在,征西军就不用紧急回国,也不会因为首领战死就撤退。
山农人的战死后继制度,早就运用在了草原上,草原人比北极武更早运用出死战不退,不成功就死的强硬军规。
山农国提供优厚的后勤保障。
一是安全,不担心附近人反叛偷袭家人。
二是武器和药品支持,尤其是炸药和攻城炮的出现,让战争呈现一边倒的碾压。
三是土地价值。
因为山农人需要的是适合耕种放牧的土地,所以草原人不需要往山里跑,不需要去打难打的地盘。
也因为山农人会根据土地给钱,即使是找不到金银珠宝和奴隶等战利品,也不算白跑一趟。
这种兜底制度稳定了军心。
因为知道最终会有山农人赏赐,所以下级对上级的态度也还算听话,不至于内耗太多。
山农国越强大,这支军队就越稳定。
北极武出动山农军团灭辽东部、林邑国、南诏国、西南蛮夷、高丽国的事情,让所有草原将领都意识到武王麾下还有一支很少出动,但是战无不胜的山农军团!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071/111109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