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暗流再起
“小心身边人。”
莲花印记。
许墨捏着信纸,脊背发凉。
白莲教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警告?挑拨?还是另有所图?
身边人?谁值得小心?张屠户?老金?还是…更亲近的人?
疑窦丛生,看谁都像有嫌疑。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不能自乱阵脚。
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巩固权力,同时暗中调查。
刘瑾虽倒,但余孽未清,新政未行,百废待兴。
他如今身居左都御史,有监察百官之权,正好行事。
他首先上书新帝,请求彻查刘瑾余党,整顿吏治,平反冤狱。
新帝经历此事,对许墨颇为倚重,加之杨一清等老臣支持,准奏。
许墨雷厉风行,联合刑部、大理寺,开始大规模清算。
该抓的抓,该罢的罢,该升的升。
朝堂风气为之一新。
许多被刘瑾打压的清廉官员得以起复,投入许墨麾下。
他的势力迅速壮大。
但阻力也不小。
刘瑾经营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
清算触及太多人利益。
暗地里,抱怨、抵制、甚至阴谋,从未停止。
许墨深知,光靠狠不行,还需惠民之政,收拢民心。
他再次上书,请求推行在江州试验成功的新政:清丈田亩、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工商。
新帝一概批准。
新政逐步推行,天下百姓翘首以盼。
然而,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地方豪强、胥吏阳奉阴违,变相抵制。
进展缓慢。
许墨不得不派出大量御史,巡回监督。
忙得焦头烂额。
期间,他多次试图寻找白莲教和“主公”势力的线索,皆无功而返。
对方仿佛人间蒸发。
“身边人”也似乎毫无异常。
张屠户依旧忠心耿耿,护卫左右。
老金失踪后,他提拔的新幕僚也兢兢业业。
苏婉远在青州,经营商会,时常来信,言语温馨,鼓励他为民请命。
一切看起来都在向好。
但这平静,反而让许墨更不安。
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天。
他正在批阅公文。
亲随送来一个密封的盒子。
“大人,门外一人送至,说是故人所赠。”
“何人所送?”
“来人丢下盒子就走了,未留姓名。”
许墨警惕,让亲随退下,仔细检查盒子。
无异样。
小心打开。
里面没有机关,只有几份旧文书,和一枚熟悉的玉佩。
瑞王的玉佩!
许墨心中巨震!
拿起文书一看,更是头皮发麻!
竟然是当年瑞王与一些朝臣、将领的密信副本!内容涉及…谋逆!
其中一些名字,如今已是朝中重臣,甚至包括…个别正在支持他推行新政的人!
还有一封信,语气隐晦,提及一位“深宫贵人”暗中支持…
这…
如果这些证据属实,一旦公布,必将引发朝野大地震!甚至比他扳倒刘瑾更甚!
谁送来的?目的何在?
“主公”势力?白莲教?
为何要给他这个?
他立刻封锁消息,将盒子藏入密室。
心乱如麻。
这些证据,用得好,可清除隐患;用不好,反遭其噬。
尤其是那个“深宫贵人”…让人不敢深想。
他不敢轻举妄动,决定先暗中核实证据真伪。
他秘密找来绝对心腹,令其暗中调查名单上的几位官员,尤其是他们与瑞王当年的关联。
同时,试图辨认玉佩和笔迹。
进展缓慢,且需极度谨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几天后,推行新政的核心区域——江南,突然传来急报!
多个州府发生大规模“民变”!暴民冲击府衙,打砸官仓,反对清丈田亩,声称“新法害民”!
许墨大惊失色!
新政在江州效果良好,为何在江南就引发民变?
必有蹊跷!
他立刻派得力干员前往调查。
很快回报:是地方豪强勾结胥吏,歪曲新政,横征暴敛,激起民愤!甚至有人暗中煽动,将矛头直指许墨!
“背后可有他人指使?”许墨问。
“疑似…有白莲教活动的痕迹…”干员低声回报。
白莲教!
又是他们!
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了?想搞乱天下?
许墨震怒,但保持冷静。
一方面,紧急下令,暂停江南争议政策,严惩贪官污吏和为首豪强,安抚百姓。
另一方面,密令各地注意白莲教动向,坚决打击。
处理及时,民变渐息。
但新政声誉受损,推行受阻。
许墨声望也受到第一次严峻挑战。
朝中反对声音开始变大。
他感到一只无形的黑手,在暗中搅动风云,一次次将他推向风口浪尖。
疲惫不堪。
夜深人静,他拿出苏婉的信,反复阅读,获取一丝慰藉和力量。
苏婉在信中除了家常,还提到商会发展顺利,已拓展至海外,只是近来海上不太平,常有不明船只骚扰…
许墨提笔回信,让她多加小心,必要时可求助当地水师。
写完信,他忽然想起一事。
苏婉的商会网络遍布南北,消息灵通,或许…能帮忙留意一下白莲教和“主公”势力的线索?
虽然危险,但值得一试。
他隐去关键,在信末添了几句,请她留意一些带有“莲花”标记或行为诡异的商队、人物。
信送出后,他继续投入繁忙的公务和暗中的调查。
关于瑞王旧案,心腹回报,名单上几人确实与瑞王有过交往,但是否参与谋逆,难以查证。玉佩和笔迹鉴定,也需时间。
关于白莲教,对方行动诡秘,难以捕捉核心。
一切陷入僵局。
这天,大朝会。
讨论江南民变后续处理。
一些官员趁机发难,质疑新政过于激进,请求放缓甚至暂停。
许墨据理力争,双方争论不休。
新帝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皇室宗亲——成王,突然出列。
成王年迈,辈分高,平日不问政事,此时却突然开口:
“许御史新政,本意是好的。只是,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操切。眼下当以稳定为重。老朽听闻,海外有国,试行什么‘议会’、‘共和’,或许…可博采众长?”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议会”、“共和”?这近乎否定皇权!
成王是何用意?
许墨也愣住了,看向成王。
成王面无表情,眼神深邃。
朝会不欢而散。
许墨百思不得其解,成王为何突然说这个?
他秘密调查成王背景,发现其年轻时曾周游列国,见识广博,但回国后一直低调。与瑞王、刘瑾皆无明显瓜葛。
那番话,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试探?
几日后。
更惊人的消息传来。
派去西北军中的一位御史,被暗杀于任上!
现场留下一个莲花标记!
赤裸裸的挑衅!
许墨勃然大怒,却抓不到凶手。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明枪暗箭,防不胜防。
他感觉自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深夜,他独自在书房,对着烛火发呆。
难道真要妥协?放缓步伐?
不。
初心不改。
越是艰难,越要前行。
他重新振作,更加勤勉。
一方面,调整新政策略,更注重循序渐进和民意沟通。
另一方面,加强监察,大力反腐,揪出几只勾结地方、破坏新政的大老虎,雷厉风行地处理掉,震慑朝野。
局面暂时稳住。
这天,他收到苏婉回信。
信中除了思念,还提到一件事:商队在东南沿海某岛,偶然发现一个秘密据点,似有武装人员训练,旗帜上有模糊的…龙纹?而且,似乎看到过带有莲花标记的船只出入…
龙纹?莲花?
许墨心跳加速!
这莫非是“主公”势力的老巢?还是白莲教的基地?亦或是…前朝余孽?
他们想干什么?训练军队?谋反?
他立刻回信,让苏婉商会的人千万不要靠近,立刻撤离,只在外围监视,并立刻将详细地点报来。
同时,他紧急召见兵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将领,以“清剿海盗”为名,调派水师,准备前往查探。
调兵需要时间,且需谨慎,避免打草惊蛇。
等待期间,许墨度日如年。
然而,还没等水师出动。
又一个惊天消息传来!
被软禁许久的那位老亲王,昨夜暴毙府中!
太医诊断:突发心疾。
但老亲王身体一向硬朗…
许墨立刻派人秘密查验,回报:疑似中毒!
谁干的?刘瑾余党?白莲教?“主公”势力?
灭口?还是警告?
紧接着,朝中几位曾暗中支持许墨调查瑞王案的官员,接连遭遇“意外”,或死或伤。
恐惧蔓延。
对方在清晰无误地传递一个信号:停止调查,否则,死。
许墨站在黑暗的书房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对手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能量惊人。
他到底在和谁斗争?
这时,窗户轻响。
又是一封信。
没有署名。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
上面只有一句话:
“欲知‘主公’是谁,明日子时,皇陵西门见。”
终于,要直面了吗?
去,还是不去?
毫无疑问,是陷阱。
但也是唯一的机会。
许墨捏紧信纸,眼神决绝。
必须去。
他倒要看看,这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他立刻秘密安排后事。
写下几封密信,交代若自己遭遇不测,如何行动。
将瑞王玉佩和部分证据,藏于隐秘处。
然后,静静等待子时到来。
明夜,皇陵。
或许是终点,或许是新的开始。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647/503750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